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探究乳腺肿瘤术后临床护理中引入个性化护理模式后所产生的效果。方法: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10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每组50例,对比两组疼痛程度、认知程度、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康复锻炼依从性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VAS评分、认知评分分别为3.98±1.15、76.34±4.86,SAS、SDS以及PSQI评分分别为40.63±4.12、42.03±4.97、7.28±2.29,患者在生理、社会、情感、躯体、心理、活力、疼痛方面的评分分别为82.63±4.12、84.03±3.97、81.28±4.29、80.53±3.11、77.29±5.82、74.36±4.02、84.69±4.53,在锻炼频率、锻炼时间、锻炼准确性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分别为9.29±0.61、9.36±0.42、9.25±0.61,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00%、100.00%,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于提高乳腺肿瘤术后患者对疾病的相关认知水平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缓解疼痛,减轻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规避并发症的发生,促...  相似文献   
172.
目的通过CT测量腰椎间隙指标,探讨其在旁正中穿刺法椎管内麻醉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12月行腰椎CT的患者142例,男76例,女66例,年龄15~90岁,BMI 18.4~28.1 kg/m~2,ASAⅠ—Ⅲ级。选择L_(2-3)、L_(3-4)间隙上位下关节突内缘间距最大且下位椎板不可见层面作为测量层面,测量下关节突内缘到后正中矢状线最小距离,皮肤后正中点向一侧旁开10 mm作为模拟穿刺点,模拟穿刺针向内倾斜进针,测量穿刺针沿着同侧下关节突内缘通过椎板间隙的穿刺角度、穿刺针通过硬脊膜后正中点的穿刺角度、穿刺针沿着对侧下关节突内缘通过椎板间隙的穿刺角度。记录L_(2-3)和L_(3-4)间隙下关节突内缘到后正中线距离(IMD)、最小穿刺角度(MIN)、最佳穿刺角度(MID)、最大穿刺角度(MAX)、穿刺角度范围(MAX-MIN)。分析L_(2-3)间隙IMD和MIN的相关性、IMD和MAX-MIN的相关性;L_(3-4)间隙IMD和MIN的相关性、IMD和MAX-MIN的相关性。结果 L_(2-3)间隙IMD明显短于L_(3-4)间隙(P0.01),MIN、MID和MAX明显大于L_(3-4)间隙(P0.05),MAX-MIN明显小于L_(3-4)间隙(P0.05)。L_(2-3)间隙IMD与MIN呈明显负相关(r=-0.713,P0.01),IMD与MAX-MIN呈明显正相关(r=0.802,P0.01);L_(3-4)间隙IMD与MIN呈明显负相关(r=-0.772,P0.01),IMD与MAX-MIN呈明显正相关(r=0.814,P0.01)。结论通过腰椎CT发现,测量数据可以作为旁正中穿刺法参考指标,选择合适穿刺间隙和穿刺角度进行穿刺,避免一些普遍性错误,对穿刺经验不足麻醉科医师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3.
目的通过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分析,比较锁骨外侧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6-06诊治的72例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33例行锁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组),39例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组)。结果锁定钢板组随访时间为(18.9±4.4)个月,锁骨钩钢板组随访时间为(18.9±4.4)个月。锁定钢板组与锁骨钩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双侧喙锁间分离比值、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Oxfor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均可以恢复锁骨的垂直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喙锁间距离恢复程度并没有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而且术后肩峰撞击、肩峰下骨吸收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4.
陈志达  肖棋  姚小涛  丁真奇  黄国锋  宋超 《骨科》2019,10(5):395-401
目的 评价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胫骨横行骨折的最佳叩击理论参数。方法 对成年健康雌性山羊胫骨进行薄层CT扫描,所获图像分别通过Mimics软件、Abaqus软件建立胫骨横行骨折内固定和外固定三维有限元实验模型。固定胫骨近端,胫骨远端则施加轴向应力,频率分别为0.5 Hz、1 Hz、1.5 Hz、2 Hz、2.5 Hz、3 Hz,载荷分别为100 N、150 N、200 N、250 N、300 N,参数两两组合后采用迭代运算,模拟骨折愈合微观变化特征及骨折愈合情况,观察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愈合组织内应变、应力及位移,内固定和外固定所承受应力、变形,骨痂转化过程及愈合模式图。结果 成功获得山羊胫骨横行骨折内固定和外固定愈合组织转化过程中内应变、应力、位移、固定物所承受应力、变形云图及骨折愈合模式图。组合参数为200 N、1 Hz时,胫骨骨折在内固定和外固定方式下骨折愈合所需时间均最短。结论 200 N、1 Hz组合参数为山羊胫骨横行骨折内固定和外固定骨折愈合的最佳理论参数,为临床试验最佳应力刺激促进胫骨骨折愈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采用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共78例,男37例,女41例,年龄45~78岁,平均54.2±7.9岁,随访13~36个月,平均18.3±4.1个月。其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25例(32.1%),退行性腰椎侧凸23例(29.5%),退行性腰椎滑脱18例(23.1%),椎间盘源性腰痛12例(15.4%)。手术节段L2/3 31例,L3/4 47例,L4/5 37例;单节段融合52例,双节段融合15例,三节段融合11例。其中6例一期或二期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72例未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351min,平均130±55min。术中出血量为50~2500ml,平均为118±76ml。共有18例(23.1%)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并发症5例,包括终板损伤2例,术中一期给予后路钉棒内固定处理,至末次随访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节段动脉损伤1例,术中给予结扎止血,术后未出现进一步失血;左髂总静脉损伤1例,术中予修补、止血材料止血及输血,术后患者出现下肢肿胀,抬高患肢、抗凝等处理后肿胀消退;腹膜损伤1例,术中予腹膜修补,术后次日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出现术后并发症13例,包括融合器沉降2例,融合器移位2例,均二期及时给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大腿前方麻木3例,术后予神经营养药治疗,1周左右患者麻木症状明显改善;下肢皮温感觉异常2例,予营养神经治疗,随访4个月时患者症状恢复;假关节形成2例,但无临床症状,未予特殊处理;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禁食、肛门排气及服用通便药物后好转;术后切口浅表感染1例,经清创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O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术中/后并发症发生率,积极地对症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 患者血清几丁质酶壳三糖苷酶1(Chitortiosidase 1, CHIT1),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水平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7 年12 月~ 2020 年12 月收治的PMOP 患者60 例为PMOP 组,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绝经后妇女60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HIT1 和VIP 水平、腰椎L1-4 和股骨颈的骨密度、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I 型羧基端交联端肽胶原(type I collage cross-linked-telopeptide, CTX)和I 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eptide, PINP)水平,分析上述指标的相关性,观察PMOP 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PMOP 组血清CHIT1(9.64±2.25),CTX(0.52±0.13mg/L),PINP(60.84±23.51 mg/L) 水平高于对照组(5.83±1.26nmol/mol/h,0.25±0.07mg/L, 39.83±12.52mg/L),血清VIP(161.32±27.86 pg/ml),PTH(10.49±2.52pmol/L)水平以及腰椎L1-4(0.74±0.13g/cm2),股骨颈的骨密度(0.62±0.0.14g/cm2)低于对照组(302.61±43.92pg/ml,15.19±4.64pmol/L,1.19±0.16g/cm2,0.88±0.12g/cm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10 ~ 21.042,均P=0.000)。PMOP 患者血清CHIT1 水平与血清PTH,腰椎L1-4,股骨颈的骨密度呈负相关(r=-0.327,-0.479,-0.485,均P < 0.05),与血清CTX,PINP 水平呈正相关(r=0.482,0.423,均P < 0.05),血清VIP 水平与血清PTH,腰椎L1-4,股骨颈的骨密度呈正相关(r=0.515,0.482,0.535,均P=0.000),与血清CTX,PINP 水平呈负相关(r= -0.414,-0.386,均P <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CHIT1 > 7.73nmol/mol/h 是PMOP 发生的危险因素,而VIP > 231.97pg/ml,腰椎L1-4 骨密度> 0.97g/cm? 是预防PMOP 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 < 0.05)。结论 PMOP 患者血清CHIT1 水平增高,而VIP 水平降低,且二者均与腰椎L1-4,股骨颈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标志物有相关性,临床有望将二者作为评估PMOP 病情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通过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结合DenseNet网络模型CT检查手段,探讨其在亚实性肺结节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入本院经CT检查的亚实性肺结节患者98例,其中直径≤10 mm组患者32例,10 mm < 直径≤20 mm组患者33例,直径>20 mm组患者33例,将所有患者实施高分辨的CT诊断,并将CT检查数据录入基于DenseNet网络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把控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的训练数据集质量,由人工智能组和人工读片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良恶性的诊断,比较分析人工智能对肺结节不同直径患者的CT平扫、增强动脉期及延迟期中的CT值、体积及恶性概率的预测值,测试诊断方面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  结果  CT扫描对肺结节不同直径患者CT值、体积以及恶性概率的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直径≤10 mm患者中,人工智能组的敏感度达94.61%,特异性(93.12%)和符合率(92.08%)均高于传统人工读片组(P < 0.05);10 mm < 直径≤20 mm和直径>20 mm患者中,人工智能组的诊断敏感度与人工读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诊断特异性及符合率均高于人工读片组(P < 0.05)。  结论  人工智能识别结合DenseNet网络模型CT可对肺结节识别的敏感度及特异性较高,平扫CT可辅助预测肺结节恶性概率,可辅助临床医生诊断,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总结1例新生儿过度惊吓反应征的临床诊疗及遗传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19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1例过度惊吓反应征患儿临床诊疗、随访过程进行总结,并在CNKI、PubMed及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查询时限建库起至2020年2月,对国内外过度惊吓反应征伴GLRA基因突变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男,因“生后肌张力增高,哭声尖锐、单调、伴惊跳”收治,症状每日持续存在。查体见点鼻试验阳性,肌张力增高;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诊断过度惊吓反应征,基因分析回报GLRA1基因变异,患儿为新发变异。予口服氯硝西泮治疗,经治疗2周后患儿上述症状缓解。末次随访年龄为7月余,哭声同正常同龄儿童,未再出现惊跳及全身僵硬症状,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结论:点鼻试验阳性对过度惊吓反应征初筛重要,基因检测可用于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79.
180.
目的 探讨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内踝骨折伴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采用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内踝骨折伴骨骺损伤的患儿病例资料。男25例,女10例,年龄5-15岁,平均(8.3±2.8)岁。左踝16例,右踝19例。按Salter-Harris骨骺损伤分型:Ⅲ型22例(包括2例Tillaux骨折),Ⅳ型 13例。手术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取细克氏针采用撬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记录双侧小腿的长度、手术时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随访的时间以及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踝关节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ASAMI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55min,平均(40.2±3.8)min,术中出血5-20ml,平均(12.1±2.7)ml。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18~48个月,平均(32.2±4.9)个月。健侧小腿的与患侧小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35例患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较术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患侧足踝ASAMI评分显示:优34例,良1例,优良率100%。X线及CT检查提示所有病例在末次随访时均骨性愈合。并发症方面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踝关节活动均不受限,均能参加日常活动及功能锻炼。 结论 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内踝骨折伴骨骺损伤的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对内踝骨折块固定牢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