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82篇
内科学   16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299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211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CT灌注成像鉴别兔腋窝炎性增生性与转移性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I)鉴别腋窝炎性增生性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 方法 将14只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建立腋窝炎性增生性淋巴结模型和VX2种植性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模型,建模成功后行CTPI。分析两组淋巴结病变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各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间的差异,并以病理为基础初步对BF、BV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BF值明显高于炎症组(P=0.004),分别为(150.00±70.00) ml/(min·100 g)、(75.00± 40.00)ml/(min·100 g);BV、PS及MTT值与炎症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淋巴结的TDC呈速升速降型,炎症组淋巴结的TDC以缓慢上升型为主。两组淋巴结的BF、BV值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21,P<0.001;r=0.519,P=0.001)。 结论 CTPI可在毛细血管水平反映兔淋巴结的血流灌注状况,推测淋巴结内血管生成状态,有助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后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4例不同病因行各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后患者,给予有异于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特殊康复治疗,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进行Harris评分并判定疗效。结果全髋关节翻修手术后1、3个月患者疼痛、活动度、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比术前均有所提高(P〈0.05或P〈0.001)。术后3个月疗效评定:优4例,良13例,中6例,差1例,优良率70.83%。结论 1)全髋关节翻修术后的早期康复对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2)由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的复杂性,其术后的康复训练需从髋关节骨骼的完整性(是否骨质疏松、骨缺损的程度)、内植物相对的稳定性(选择何种类型的假体固定)、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条件3个方面进行评定;3)术后康复训练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的原则,重点是增加肌力,尤其是髋外展肌肌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度中心度(DC)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功能网络局部DC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28例RRMS患者(RRMS组)与28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R-fMRI)扫描及扩展残疾量表(EDSS)、进步式听觉累加测试(PASAT)和修正的疲劳影响尺度(MFIS)评分,在Matlab平台上采用基于体素的DC(阈值为0.25)方法分析R-fMRI数据;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组间参数,对RRMS组差异脑区的DC值分别与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RMS组双侧楔前叶、双侧颞下回、双侧内侧前额叶、左侧额上回、小脑前叶DC值明显增高,双侧前扣带回、双侧顶下小叶、双侧楔叶、双侧尾状核DC值显著减低(P<0.05,AlphaSim校正);右侧顶下小叶DC值与PASAT评分呈负相关(r=-0.443,P=0.018),与MFIS评分呈正相关(r=0.557,P=0.002)。结论 RRMS患者存在DC异常改变,且右侧顶下小叶DC值与认知功能下降及易感疲劳相关,表明DC改变是导致临床症状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稳定的犬心脏骤停(CA)模型,为心肺脑复苏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犬30只,体质量(15±2)kg,雌雄不限,麻醉后经右颈外静脉置电极导管至右心室,以5mA电流诱发室颤的方法制作CA模型,根据CA时间不同随机分为CA3 min组、CA5 min组和CA8 min组,每组10只,随后进行电除颤及标准胸外心肺复苏术,比较各组的复苏成功率及存活情况。结果诱颤后所有犬心电图均显示室颤波,动脉血压下降并失去波动;各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情况为CA 3min组:90%(9/10)、CA5min:80%(8/10)、CA8min:20%(2/10);ROSC率CA3 min组和CA5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8 min组与其他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3rain组与CA5min、CA8 min组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犬经右心室导管诱发室颤制作的心脏骤停模型稳定且可靠,CA3 min后开始复苏具有较好的ROSC率和存活时间,能满足心肺脑复苏基础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提高对马蹄肾合并肾盂尿路上皮癌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马蹄肾合并肾盂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该病的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肾盂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随访8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应用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测可对马蹄肾合并肾盂尿路上皮癌准确作出诊断,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应坚持膀胱灌注化疗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常规髋外侧入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4例采用经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弧形切口加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改良组),27例采用常规髋外侧切口加DHS固定(常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Evans分型、合并症、受伤至入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引流量、住院时间及负重天数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改良组和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4±1.28)周和(12.29±1.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5,P=0.15)。术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肢体短缩、髋内翻畸形愈合、主钉切出股骨头、内固定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充分暴露,并能减少肌肉损伤,降低手术风险,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在简单条件下,稳定的、用于移植后早期免疫功能等实验研究的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prague Dawley大鼠为受体。取供体大鼠左肾,移植物包括与肾静脉相连的下腔静脉段,与肾动脉相连的腹主动脉段,以及与输尿管相连的供体膀胱瓣,经腹主动脉原位低温灌注6~8mL4℃肝素生理盐水。受体手术于裸眼下完成,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体输尿管带膀胱瓣与受体膀胱两定点连续缝合。结果共完成50例异体肾移植大鼠模型,存活41例,手术成功率82%,存活时间(6.3±1.6)d。供体手术时间(44.8±7.4)min、受体手术时间(59.0±6.6)min、动脉吻合时间(15.9±2.3)min、静脉吻合时间(14.2±2.7)min、尿路重建时间(5.3±0.8)min、热缺血时间(55.7±4.5)s和冷缺血时间(55.1±5.9)min。结论建立此模型所需要的实验条件简单,术者容易掌握,移植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Ⅰ CT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与病情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4月至10月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RA患者57例(RA组)、非RA的其他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25例(非RA对照组)及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30名,采用ELISA定量检测测定血清Ⅰ CTP、抗CCP抗体,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RF、CRP.结果 (1)RF、CRP、Ⅰ CTP及抗CCP抗体在健康对照组、非RA对照组、RA活动组及缓解稳定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抗CCP抗体、RF、CRP在RA活动组中的浓度均高于其他组,而在健康对照组、RA缓解稳定组及非RA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Ⅰ CTP在RA活动组中的浓度高于RA缓解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而RA缓解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RA组RF、抗CCP抗体、Ⅰ CTP、CRP的阳性率分别为73.7%,52.6%,61.4%,56.1%.(3)Ⅰ CTP与抗CCP抗体、RF、CRP,抗CCP抗体与RF、CRP及RF与CRP在RA组中均呈正相关(rs=0.474,0.366,0.645,0.536,0.643,0.555,P均<0.05),且定性结果相关性显著(P均<0.01);在非RA对照组中无相关(P均>0.05).(4)RF和抗CCP抗体的联合敏感度为87.5%,联合特异度为49.9%.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与RF可降低RA的漏诊率.动态联合测定ⅠCTP、抗CCP抗体、RF、CRP能更有效地及时监测RA的疾病进展,对指导临床诊治及干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以社交障碍和兴趣狭窄为共同症状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ASD易感基因是现今国内外医学领域的热点.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对调控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等至关重要.目前VGCC的10种亚型均被发现与ASD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编码VGCC的10种...  相似文献   
90.
舒会叶  韦芊  邵毅 《眼科新进展》2022,(10):824-828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引起的光感受器细胞损伤会导致患者视力受损,出现进行性视野缩小、视野缺损等临床症状。由于视网膜的免疫赦免特性,异体光感受器移植成为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方法,但光感受器的组织来源又成为一大难题。人胚胎干细胞是由3D培养诱导分化而成的视网膜类器官,可以作为视网膜组织来源之一,为类器官移植提供了供体材料。本文就3D培养技术在视网膜类器官培养中的应用、类器官移植存在的问题、类器官与临床应用的距离等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