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31.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门诊管理中的实施价值。 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部实施柔性管理模式,对实施前后门诊管理工作质量的变化进行记录与对比。 结果柔性管理实施之后,医护人员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柔性管理实施之后,门诊患者对门诊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门诊管理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不但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还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从整体上提升门诊管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切开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在胃镜定位下行腹腔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切开及胃底折叠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5~125 min,术中出血量5~25 ml,未发生消化道漏,术后平均住院5~7 d。 结论腹腔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切开及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客观,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模式(PCV)对全麻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患者术中循环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45例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的病案资料,其中压力控制通气模式23例,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22例,对比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结果VCV组术中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均高于PCV组(t=2.57、3.51、3.77,P=0.018、0.001、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CV组与PCV组在术中血氧饱和度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P=0.505)。 结论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对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术中的血液循环影响较小,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慢性胃炎患者与幽门螺杆菌不同抗体的关系。 方法纳入2014年1至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198例,维吾尔族96例,汉族102例,均行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及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并活检,用χ2检验分析两组间幽门螺杆菌不同抗体的阳性率是否存在差异,对有差异者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本研究中幽门螺旋杆菌5种不同抗体阳性率,维吾尔族较汉族明显增高;维吾尔族与汉族间CagA-128KD、VacA-110KD、VacA-90KD、UreB-66KD及UreA-30KD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gA-128KD、VacA-110KD、VacA-90KD、UreB-66KD及UreA-30KD与维吾尔族慢性胃炎患者相关,其中与CagA-128KD密切相关(r=0.506、0.410、0.273、0.285、0.277,P<0.001、<0.001、<0.05、<0.05、<0.05)。 结论维吾尔族慢性胃炎患者较汉族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5种不同抗体阳性率明显高,维吾尔族慢性胃炎患者与CagA-128K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SC)患儿的临床、视频脑电图(VEEG)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000年6月-2010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诊断为TSC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构成、癫发作形式、皮肤损害情况和眼底情况等,以及头颅CT/MRI资料和VEEG.结果 41例TSC患儿中癫发作36例,癫的发生率为88.71%(36/41例),局限性发作为癫主要发作形式.VEEG异常者占77.78%(91/117例次),同一例患儿可见多种异常.TSC患儿头颅CT检查均有异常,均可见侧脑室外侧壁室管膜下结节状高密度影;23例TSC患儿头颅MRI异常,同一例患儿病变可以累及多个脑叶,并且病变范围较头颅CT更为广泛,头颅CT/MRI异常部位与VEEG的异常部位不完全相符.患儿眼底均未发现异常.结论 TSC患儿诊断主要依靠皮肤损害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检查对该病有诊断意义,但与VEEG的异常部位不完全相符,从经济学角度上认为行头颅CT检查更有价值.癫发作主要类型为局限性发作.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区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对7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 例HBV携带者,42 例HBV感染后自然恢复者,8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并比较DQA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及其差异.结果 HBV感染后自然恢复组与健康对照组HLA-DQA1*0102分布频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HBV携带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携带者组HLA-DQA1*0501分布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HLA-DQA1*0501分布频率高于HBV感染后自然恢复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携带HLA-DQA1*0501等位基因者感染HBV后可能会增加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而携带HLA-DQA1*0102者可能会降低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7.
目的总结右室双腔心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右室双腔心23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单纯右室双腔心1例,同时合并其它心内畸形22例。23例患者中肌束型12例,肌隔型7例,混合型4例。所有患者均予切除右心室异常肌束,同期予室间隔缺损直接缝合19例,自体心包加宽右室流出道11例,矫正合并的其它心内畸形3例。结果 23例患者中均痊愈出院,无近期、远期死亡及相关并发症。结论右室双腔心常合并其它心内畸形,外科手术矫治心内畸形是唯一的根治方法。熟练掌握双腔右心室的病理解剖、正确识别异常肌束及有效的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细胞形态学与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32只健康昆明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标记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与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离子钙接头蛋白抗体(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区胶质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小鼠海马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脱失明显,细胞核体积变小,深染,呈核固缩。GFAP与Iba-1阳性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胞体肥大,分支变粗;模型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2.56±1.58)个/HP和(9.63±1.50)个/HP,均显著多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可能参与加重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损伤及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尿酸水平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PICU收治的247例患儿,根据患儿在PICU期间的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儿童死亡风险(PRISM)评分、GGT及尿酸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患儿PICU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预测患儿PICU期间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247例患儿在PICU住院期间共出现31例死亡,死亡率为12.55%。死亡组的GGT、尿酸水平、PRISM评分及菌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尿酸水平及PRISM评分是患儿PICU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GT、尿酸与PRISM评分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0.967,95%CI 0.920~1.000)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独预测,联合预测在评估PICU患儿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5%和94.91%。结论GGT、尿酸水平在评估患儿PICU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两者与PRISM评分联合预测患儿PICU死亡风险的效能更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前血液透析导致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抗体产生的几率及分布特点。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肾移植前无致敏史患者血清样本共169例,应用Luminex 200检测平台及相应试剂检测抗HLA抗体,并进行分析。 结果经血液透析的169例患者中,64.50%(109/169)的患者产生抗HLA抗体;随着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抗HLA抗体产生的阳性率增加,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6.009,P>0.05);共检出186个抗HLAⅠ类抗体,158个抗HLAⅡ类抗体;抗HLAⅠ类抗体中,以抗-A11、A25、A66、A80、B8、B75、B76和Cw17出现的频率较高,抗HLAⅡ类抗体中,以抗-DR4、DR51、DR52、DR53、DQ2、DQ4、DQ6、DQ7、DP1、DP5、DP11和DP13出现的频率较高。 结论无致敏史肾移植术前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体内会产生抗HLA抗体,血液透析可能是致敏的另一个因素,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