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郎涛  毛敏  王晓敏 《医学综述》2011,17(3):406-407
电子病历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了病历书写质量和医师的工作效率,但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责任心、诊断思维和独立分析能力上却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临床教学实践的分析,阐述电子病历在临床教学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指导临床教学医院更好地发挥电子病历所带来的便利,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对患者肛门直肠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低位前切除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直肠肛门压力测定,并与术前作对比,记录术后控便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15例患者排气不能自制,9例患者排液性便不能自制,直至术后1年上述患者的肛门自制功能才恢复正常。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术后3、6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2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的肛门直肠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导致术后患者的控制排便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通过分组对照,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对流冲洗治疗Fournier坏疽的效果。 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例Fournier坏疽患者,其中4例因VSD需自费纳入单纯换药组,另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VSD组6例和VSD联合对流冲洗组6例。所有患者经抗感染、控制血糖治疗后行Ⅰ期清创手术。单纯VSD组:根据创面大小及形态将负压材料剪成合适形状,充分接触并填满创面残腔,确保无残留死腔,封闭创面后负压接医院中心负压进行持续吸引,负压为150 mmHg(1 mmHg=0.133 kPa);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在单纯VSD组处理基础上联合0.9%氯化钠溶液通过输液器冲洗创面;清创换药组:对创面进行仔细清创,并用0.9%氯化钠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对创面进行冲洗,尽量保持创面清洁后,乳酸依沙吖啶纱布填充创面后敷料覆盖。对各组的创面细菌清除率、Ⅱ期缝合术式、平均创面封闭时间、住院总时间、患者满意情况、VSD使用个数及VSD堵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3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及χ2检验。 结果治疗后,单纯VSD组可见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较好;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创面基本被鲜红肉芽组织覆盖;清创换药组创面可见肉芽组织散在生长,创基仍可见坏死组织及分泌物附着,创周皮肤炎症反应较重。3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07,P<0.05)。清创换药组创面细菌清除率为(58.7±4.5)%,明显低于单纯VSD组[(79.8±5.6)%]、VSD联合对流冲洗组[(93.6±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22、9.133,P值均小于0.05);单纯VSD组创面细菌清除率也明显低于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8,P=0.001)。单纯VSD组5例Ⅱ期行拉拢缝合联合植皮封闭创面,1例腹股沟区创周皮瓣红肿明显,拉拢缝合后切口局部持续较多分泌物渗出,加强清创换药后切口逐渐愈合;VSD联合对流冲洗组患者Ⅱ期缝合采用直接拉拢缝合即基本封闭创面,创面愈合良好;清创换药组1例Ⅱ期行直接拉拢缝合联合局部植皮,皮片部分成活,剩余3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加游离植皮术封闭创面。3组患者平均创面封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89,P<0.05);清创换药组的平均创面封闭时间明显大于单纯VSD组、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1、7.195,P值均小于0.05);单纯VSD组平均创面封闭时间也明显大于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18)。3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07,P<0.05);清创换药组的住院总时间为(38.3±9.3) d,明显大于单纯VSD组[(22.3±3.4) d]、VSD联合对流冲洗组[(16.7±2.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63、7.106,P值均小于0.05);单纯VSD组住院总时间也明显大于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47)。单纯VSD组堵管率为44.4%(12/27),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堵管率为15.8%(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41)。单纯VSD组患者治疗期间虽然也无明显疼痛,但费用较高;VSD联合对流冲洗组创面愈合良好,患者满意度最高;清创换药组患者换药过程疼痛剧烈,住院时间长,后期创面封闭效果不甚满意。 结论VSD联合对流冲洗能快速稀释引流创面分泌物,减轻创面感染,有效解决堵管发生,保障引流通畅,为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对胃食管反流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7年1-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胃食管反流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胃食管反流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干预模式,首先对远程会诊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和自我管理模式的培训,待到患者出院后依托我院远程会诊中心通过电话、微信和和家庭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实行自我管理干预。对2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实施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后,试验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胃食管反流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今后的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We previously reported on a 26-year-old patient who presented early during a large and eventually fatal cerebral infarct. Microarray analysis of blood samples from this patient demonstrated initially up-regulated and subsequently down-regulated Granzyme B (GzmB) expression, along with progressive up-regulation of genes for 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12 (S100A12)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we investigated these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troke presenting within 6 h of symptom onset to a single centre.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at enrolment, then 1 h, 3 h and 24 h post-enrolment for the examination of cellular, protein and genetic changes. Patients with subsequently confirmed ischaemic (n = 18) or haemorrhagic stroke (n = 11) showed increased in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of GzmB in all cell populations investigated (CD8+, CD8 and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Infarct patients, however,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GzmB gene expression and increased circulating MMP-9 and S100A12 levels in contrast to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TIA) patients or healthy controls. Furthermore, a pronounced neutrophilia was noted in the infarct and haemorrhage groups, while TIA patients (n = 9) reflected healthy controls (n = 10).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spectrum of immune response during stroke. TIA showed few immunological changes in comparison to infarct and haemorrhage, which demonstrated inhibition of GzmB production and a rise in neutrophil numbers and neutrophil-associated mediators. This implies a greater role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These markers may provide novel targets for inhibition and reduction of secondary injury.  相似文献   
27.
目的检测及分析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过敏原(s Ig E)及总Ig E水平。方法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CAP 100过敏原分析仪对新疆地区118例变应性皮肤病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血清特异过敏原及总Ig 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118例变应性皮肤病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血清多价过敏原均以食物组过敏原(fx5、fx2、fx7)和吸入组过敏原(p Had、hx2)阳性率较高,维吾尔族患者食入组过敏原(fx5)阳性率明显高于汉族,汉族患者吸入组过敏原(hx2)阳性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血清总Ig E阳性率为78.9%,以荨麻疹和异位性皮炎最高,阳性率分别为93.4%和85.7%。变应原特异性Ig E阳性率略高于总Ig E阳性率。结论对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实验研究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过敏原并对其进行预防、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8.
探讨沟通在无菌物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供应室和临床科室沟通对无菌物品管理的重要性。方法中心供应室主动深入临床一线参加护理查房,及时了解和解决临床需求,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临床服务为中心,全面开展消毒供应工作,共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宣传中心供应室方面的相关知识。结果保证无菌物品优质快捷的供应和安全使用,达到临床需求和供应服务为一体,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结论预防医院感染,依靠多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心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协调作用,依托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放疗过程中骨髓抑制与盆腔骨接受剂量体积相关性,为明确盆腔放疗骨受量限制参数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在我院行非姑息性放疗的宫颈癌102例、直肠癌53例、前列腺癌34例。所有患者盆腔照射剂量50.0~50.4Gy,不同肿瘤病灶或瘤床区给予10~24Gy加量。宫颈癌和直肠癌常规给予同步化疗,前列腺癌给予内分泌治疗。收集整理患者靶区骨体积和V10、V20、V30、V40、V50及放疗期间至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和放疗后6个月以上骨髓抑制RTOG分级。单因素分析骨受照体积与骨髓抑制分级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多因素分析骨髓抑制分级与年龄、化疗、放疗剂量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直肠癌、前列腺腺癌放疗患者总早期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77.5%、79.2%、70.6%,≥2级骨髓抑制率分别为65.7%、62.3%、35.3%。晚期骨髓抑制1级11例,2级7例,≥2级发生率3.7%。宫颈癌、直肠癌、前列腺癌患者靶区骨体积分别为(746.30±27.84)、(736.15±28.72)、(740.70±35.08) cm3(P=0.023)。接受不同照射剂量骨体积剂量百分比与早期骨髓抑制分级之间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10、V20、V30、V40和CV10、CV20、CV30、CV40与骨髓抑制分级无相关性(P>0.05),V50和CV50与骨髓抑制之间有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V50=72.33 cm3和V50=9.42%是≥2级骨髓抑制的诊断界值。结论 盆腔放疗过程中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与靶区骨受照射体积和剂量相关。在盆腔总剂量50Gy下,≥2级骨髓抑制与骨≤V40和绝对值与无明确关系,与病灶区加量和是否化疗无关,但与骨V50和绝对体积有关。V50=9.42%或CV50=72.99 cm3是≥2级骨髓抑制发生的临床参考界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牙髓干细胞(DPSC)与Pluronic F-127水凝胶生物相容性。 方法酶解组织块法获得DPSC,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制备20%、25%、30%(w/v)的Pluronic F-127水凝胶,扫描电镜(SEM)观察水凝胶支架空间形态,检测支架材料的溶胀率,凝胶化时间。用不同浓度Pluronic F-127水凝胶包封DPSC进行三维培养,并以普通培养皿的二维培养作为对照,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第1、3、5、7天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支架对DPSC增殖的影响。将最佳浓度的Pluronic F-127用于包封DPSC,常规矿化液诱导14 d进行茜素红、甲苯胺蓝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成骨相关骨桥蛋白(OPN)、Ⅱ型胶原,以评价Pluronic F-127对DPSC成骨及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成功分离并纯化DPSC,细胞在支架内生长良好;MTT结果显示:第1天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20% Pluronic F-127组细胞增殖A标准值(0.774 ± 0.095)显著高于其他培养组(A对照= 0.353 ± 0.096、A25% PF= 0.559 ± 0.053、A30% PF= 0.532 ± 0.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5.993,P= 0.000);第5天时,20% Pluronic F-127组细胞增殖A标准值(0.554 ± 0.510)显著高于其他培养组(A对照= 0.260 ± 0.097、A25% PF= 0.353 ± 0.049、A30% PF= 0.212 ± 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0.821,P= 0.000)。成骨及成软骨诱导后茜素红及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对照组呈阴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三维诱导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PN= 65.576,POPN= 0.000;FCOL-2= 38.382,PCOL-2= 0.000)。 结论20% Pluronic F-127适合DPSC的培养,并可支持其生长及分化。Pluronic F-127可作为DPSC的生物载体,有望成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