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314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210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10种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兰、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和咖啡因等10种添加剂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脱气,调节pH,经定量滤纸和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以甲醇-0.02 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反相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10种添加剂成分含量。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5,各组分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7%,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2%~103%。结论:该法同时测定饮料中10种添加剂成分,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不含蛋白质饮料中色素、防腐剂、甜味剂和咖啡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适合硅沉着病患者疗养的有效运行模式,为今后这一职业病的社区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50例住院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于回家前和回家后1年进行费用、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生存质量的调查对比。结果患者在"回归家庭"照护期间发生的费用、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住院期间降低,生理、心理、精神、主观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住院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回归家庭"照护模式有利于提高Ⅰ-Ⅱ期硅沉着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很好的疗养模式,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论述了卫生院发展问题。某乡镇卫生院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结合该院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促进医院与群众服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剖宫产80例新生儿的断脐位置与血红蛋白(Hb)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方法: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实验组在靠近胎盘位置处断脐,保留脐带长度〉50cm,并将脐带高于胎儿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将脐静脉内的血液挤入胎儿体内;对照组则按常规方法断脐。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h和24hHb和HCT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72h血清胆红素水平两组相近(P〉0.05)。结论:剖宫产时断脐位置靠近胎盘,并将脐静脉内的血液挤入胎儿体内,可有效提高新生儿体内Hb和HCT水平,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钱春燕  赵士雅  段荣芳  王彩云  高飞 《安徽医药》2009,13(12):1581-1583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路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将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的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2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螯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6.
RECIST标准评价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RECIST标准评价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新辅助化疗食管癌患者。根据食管钡餐X线片显示病变长度,将食管病灶分为T1、T2、乃、T4期,CT扫描确定N、M分期。FLP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按照RECIST标准评价食管癌化疗疗效。结果68例患者中,T1、T2、T3、T4期分别为2、31、24、11例,N0、N1期分别为12、56例。临床分期Ⅲ、Ⅳa及Ⅳb期分别为25、20、23例。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CR1例,PR27例,SD30例,PD10例,RR为41%。结论RE-CIST标准能够评价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食管钡餐X线片显示病灶长度确定食管癌T分期,更适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瘫侧足三里(ST36)和风市(GB31)联合穴位电针刺激fMRI监测患侧脑激活簇偏侧指数LI(Late-rality index,LI)意义及其改变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评定价值。方法对恢复期可配合检查19例脑损伤致偏瘫的我院住院患者,选择瘫侧足三里和风市穴位进行电针刺激fMRI,运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的脑功能图。15例患者相隔14~49天后再进行1次fMRI对比检查。计算出每次的针灸对侧脑激活簇偏侧指数LI,LI=(C-I)/(C+I),C与I分别为针灸侧的对侧与针灸侧的同侧脑激活簇数目之和。同时,计算出同期相应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S(Score)。统计分析2期LI值对比变化△LI(LI2-LI1)及其与S改变△S(S1-S2)的相关性。结果15例获得2期检查的完整资料,4例仅得到1次检查资料。19例共做53次fMRI,选择其中较优质34次脑功能图做统计分析。这34次结果中,29次LI值为正值,出现在16个病例中;仅5次LI值为负值,出现在3个病例中;15例取得2期完整对比资料中,LI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t=1.304,P〉0.05);△LI和△S均为正值,且△LI与△S呈正相关(r=0.959,P〈0.001)。结论脑损伤患者瘫侧足三里和风市穴位联合电针刺激fMRI单次监测患侧脑激活簇LI表明脑激活簇是以患侧脑占主导地位的;动态监测患侧脑激活簇LI改变△LI对脑损伤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具有一定的评定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致病菌的菌群种类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ICU 2005年1月-2007年12月送检标本中分离的311株病原菌株分布及耐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在311株病原菌中,有G-杆菌237株(76.21%),G+球菌74株(23.79%)。G-杆菌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84株(27.01%)、铜绿假单胞菌40株(12.86%)、肺炎克雷伯菌28株(9.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6株(8.36%)、大肠埃希菌15株(4.82%)等,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达73.33%(11/15)和39.29%(11/28)。G+球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株(8.68%)、肠球菌30株(9.65%)、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4.18%)等,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达96.30%(26/27),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仅为23.08%(3/13)。ICU病房感染以G-菌为主,大部分病原菌呈现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的特点。G+球菌对利福平、氯霉素、磷霉素、呋喃妥因仍较敏感,未见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G+球菌株。结论:本院ICU病房菌群分布及耐药状况与铜陵地区医院平均水平有差异,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非发酵菌最为多见。定期对ICU病房进行细菌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分析对临床经验用药、减少新的耐药菌株出现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患者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置管成功6例,置管成功率75%。成功的6例中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88.5±104.6)μmol·L^-1下降为术后1周的(132.7±92.4)μmol·L^-1,其中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程度≥1/2术前水平4例,〈1/2术前水平2例。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例。术后37d死亡1例,术后不到1个月随访期1例。其余生存期超过3月4例,超过6月3例。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经济、安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华 《安徽医学》2012,33(11):1489-1490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32例患儿应用珂立苏及n-CPAP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反应、血气变化、CPAP参数变化及疗效。结果应用珂立苏及n-CPAP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凹征明显减轻或消失,CPAP参数均下调,用药前后pH、P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3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及氧合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