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12月在本院骨科就诊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1例,前环给予经皮耻骨联合螺钉、耻骨上支螺钉,后环给予以髂骨后部螺钉、骶髂关节螺钉或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等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采用Matta及Majeed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12~19个月,平均15.2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感染或脂肪液化及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6±2.5)周。采用Matta标准评定,满意复位者20例,可1例。采用Majeed评分评估术后1年功能,20例优良,优良率:95.23%。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有明显的优势,取得较好的疗效。具有创伤较小,愈合时间较短,稳定性较好等优点,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16(IL-16)基因-295 T>C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模式,通过面访填写调查表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中国南方汉族300例患者和300例正常人群的IL-16 gene-295 T>C基因型。并采用分层分析进一步探讨与罹患CCRCC相关的可能因素。结果与TT型携带者相比,CT型(OR=0.7 8,9 5%CI=0.5 5~1.09)或CC型(0.37,0.19~0.73)携带者发生CCRCC的危险性明显降低。分层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及饮酒与CCRCC危险性之间无明显关联,携带CT或CC型从不吸烟的女性患者发生CCRCC的危险性明显降低(从不吸烟:0.61,0.41~0.91;女性:0.52,0.30~0.91)。结论 IL-16 gene-295 T>C多态性可能与我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CCRCC易感性有关,CC型或CT型携带者发生CCRCC的危险性要明显低于TT型携带者。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急性脑梗死(CI)TOAST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82例CI患者(CI组)和32例对照者(NC组)血清MMP-3,根据TOAST分型,CI组又分为小动脉闭塞型34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型(15例)、心源性栓塞型10例、其他明确病因型1例、不明原因型22例,比较各组血清MMP-3水平的变化。结果 CI组患者脑梗死后第1天血清MMP-3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脑栓塞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后第1天血清MMP-3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脑梗死发病1、3、7 d内血清MMP-3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水平增高,TOAST各亚型患者组MMP-3水平变化不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型(LAA型)组升高最显著,支持脑梗死亚型的病因不同的论点,血清MMP-3在LAA型脑梗死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比较阴式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患者198例,随机分为阴式组97例、腹腔镜辅助组101例,比较2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阴式组,但出血量显著增多;腹腔镜辅助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阴式组,而术后3 d最高体温、术后住院天数2组无显著差异;阴式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腹腔镜辅助组。结论对于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时间稍长,但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比较熵指数(RE、SE)和双频指数(BIS)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下监测气管插管和手术切皮伤害性刺激的能力。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1例。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观察麻醉诱导前即基础值(T1)、患者对指令性反应消失(T2)、气管插管即刻(T3)、插管后第1分钟(T4)、切皮即刻(T5)和切皮后第1分钟(T6)六个时点RE、SE、BIS、△RE-SE、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插管后第1分钟MAP显著高于插管时(P<0.01),但显著低于基础值(P<0.01),手术切皮前后MAP无显著变化(P>0.05);插管前后和切皮前后HR均无显著变化(P>0.05)。RE、SE、△RE-SE和BIS在插管前后和切皮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下,熵指数和BIS对气管插管以及切皮伤害性刺激反应均缺乏有效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手术治疗的39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提供规范化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网片侵蚀及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护理,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和护理,脏器损伤的预防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经1~24个月随访,39例患者均未出现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结论对盆底重建手术患者提供围术期规范化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