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0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 将超细氯化钠粉喷射入空气中形成一定浓度的盐气溶胶,观察该气溶胶对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利用反溶剂法将岩盐制备成超细氯化钠,采用平板自然沉降法采集消毒前和消毒后空气中菌落,检测不同时间段采集的菌落数并进行鉴定,评价氯化钠气溶胶对空气的消毒作用。结果: 氯化钠气溶胶对空气中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芽孢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结论: 超细氯化钠粉喷射入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消毒作用明显,可考虑作为野战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段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42.
王晶艳 《医学信息》2019,(22):152-153
目的 观察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检测口腔正畸中牙槽骨、牙根吸收状况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患者92例,均接受CBCT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中切牙牙槽骨厚度、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下颌、上颌根尖部、根中部、牙颈部牙槽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颌、上颌侧切牙牙根长度[(20.63±1.20)mm、(19.41±0.85)mm]、中切牙牙根长度[(21.12±1.19)mm、(21.74±1.02)mm]小于治疗前[(21.84±1.52)mm、(20.39±1.27)mm]、[(22.84±1.37)mm、(22.31±1.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患者存在一定牙根吸收现象,但未见明显牙槽骨改建,CBCT检测可对口腔正畸患者牙根吸收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预防牙根吸收提供确切信息。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评估在牙周探诊中获得的龈沟血(gingival crevicular blood,GCB)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否可以代替手指末梢血(finger stick capillary blood,FSB)来筛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可靠性,为DM筛查提供新渠道。方法:选取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仪检测GCB和FSB的血糖,Bio-rad 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GCB和FSB的HbAlc,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GCB和FSB血糖以及HbAlc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GCB HbAlc对DM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本研究收集了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有无DM史、FSB血糖以及HbAlc的结果,发现18例有DM、42例无DM的牙周炎患者,两组GCB和FSB血糖的相关性分别为r=0.993和r=0.926;HbAlc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7和r=0.829;ROC曲线确定GCB HbAlc对DM的最佳诊断界值为HbAlc=5.7%,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2%。结论:与FSB HbA1c相比,牙周探诊获得的GCB进行HbA1c检测同样准确,最佳诊断界值为GCB HbAlc=5.7%,可能用于筛查DM患者。  相似文献   
144.
Tumor‐targeting bacteria have been developed as powerful anticancer agents. Salmonella typhimurium VNP20009, a representative tumor‐targeting strain, has been systemically administered as a single‐agent therapy at doses of 1 × 106 to 3 × 106 colony‐forming unit (cfu)/mous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ntitumor agents at doses of 1 × 104 to 2 × 105 cfu/mouse. Recently, we reported that oral delivery of VNP20009 at the dose of 1 × 109 cfu/mouse induced significant anticancer effects comparable to that induced by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of this strain at 1 × 104 cfu/mouse. To further addr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bacteria, here we performed a systemicall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nticancer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VNP20009 administered: (i) orally at a dose of 1 × 109 cfu/mouse (VNP9‐oral); (ii) intraperitoneally at a dose of 1 × 104 cfu/mouse (VNP4‐i.p.); or (iii) intraperitoneally at a dose of 1 × 106 cfu/mouse in tumor‐free and tumor‐bearing murine mod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NP9‐oral, similar to VNP4‐i.p., induced significant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whereas VNP6‐i.p. induced better anticancer effect in the B16F10 melanoma model. Among three treatments, VNP9‐oral induced the mildest and reversible toxicity whereas VNP6‐i.p. resulted in the most serious and irreversible toxicities when compared to other two treatments. Moreover, the combination of VNP9‐oral with a low dose of chemotherapeutics produced comparable antitumor effects but display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oxicity when compared to VNP6‐i.p.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oral administration, as a novel avenue in the application of bacteria, is highly safe and effective. Moreover, the present preclinical study should facilitate the optimization of bacterial therapies with improved anticancer efficacy and reduced adverse effects in future clinical trials. (Cancer Sci 2009; 100: 2437–2443)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评价单钉近嵴顶固定颏部骨块移植术在上前牙区骨增量种植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2013年1—6月收集上前牙区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5 例,年龄19~24岁,平均21.6岁,其中单牙缺失3例,多牙缺失2例。取患者颏部块状骨,采用单钉近嵴顶固定法行自体骨块移植,术后定期随访。种植体植入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移植骨愈合情况,并测量牙槽嵴宽度和钛钉距牙槽嵴顶距离。参考CBCT检查结果,常规完成种植体植入术,待种植体骨结合形成后完成种植修复。结果:5 例自体骨块移植术全部成功,无1 例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上前牙区骨量充足,固定钛钉顶端接近牙槽嵴顶。结论:采用单钉近嵴顶固定法行颏部自体骨块移植能有效改善上前牙区的骨量严重不足,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6.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医院信息系统促进了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过多年的运行,医院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数据,如何深入获取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信息,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数库的基础上,探讨了使用数据仓库技术,根据不同主题的应用需求,设计多维数据模型,建立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的设计方法,为医院发展提供更多客观可信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47.
派丽奥软膏辅助龈下超声治疗中重度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派丽奥软膏(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龈下超声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度、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经龈下超声根面平整后,实验组在牙周袋内置派丽奥软膏,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不置药,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检查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派丽奥软膏辅助龈下超声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8.
刘玮玮  马俊青 《口腔医学》2022,42(11):1011-1014
目的 通过分析锥形束CT(cone beam CT, CBCT)比较成人和青少年安氏Ⅰ类正畸患者经减数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槽嵴高度,探究减数治疗对成人及青少年安氏Ⅰ类患者牙槽骨高度的影响及差异。方法 研究纳入成人和青少年安氏Ⅰ类拔牙正畸患者共40例(成人20例,青少年20例),均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通过术前及术后CBCT分别对青少年及成人患者的20颗牙颊、舌侧牙槽嵴高度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 在测量的3 200个根面中,成人在正畸治疗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降低明显;成人矫治前有210个根面骨开裂,拔牙矫治术后为477个,青少年矫治前骨开裂有14个,拔牙矫治术后为40个。结论 正畸拔牙矫治将导致成年患者牙弓前部牙槽骨高度降低,而青少年组拔牙矫治前后各区段牙槽骨高度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9.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 BGs)是一种以SiO2-Na2O-CaO-P2O5氧化物体系为基础的生物活性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BGs对临床上常见的多种口腔细菌都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有作为口腔抑菌剂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对于它的抑菌机制尚未见总结性研究,该文回顾了BGs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