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9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篇
  6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干扰素诱导基因20 kDa蛋白(ISG20)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BV感染所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67例、肝硬化患者(LC组)58例、肝癌患者(HCC组)54例和同期体检47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SG20蛋白水平。比较不同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ISG20水平与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凝血酶原、甲胎蛋白(AFP)、HBV DNA的相关性。 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为9.4(0.82~25.72)ng/ml,显著低于CHB组[18.6(1.87~56.32)ng/ml,Z =-1.567、P = 0.034]和HCC组[28.2(3.09~81.42)ng/ml,Z = -1.854、P = 0.021]。HCC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显著高于CHB组(Z =-1.431、P = 0.041)和LC组[12.9(2.81~77.54)ng/ml,Z =-1.987、P = 0.029)。HCC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ISG2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6.976、P = 0.031)。HCC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与AST(r = 0.323、P < 0.001)、ALT(r = 0.248、P = 0.036)、TBil(r = 0.221、P = 0.031)、DBil(r = 0.215、P = 0.043)、AFP(r = 0.176、P = 0.044)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 =-0.239、P = 0.019)。 结论HBV感染者,尤其是HBV感染所致HCC患者,血清ISG20水平升高。血清ISG20水平与HBV感染疾病进展和临床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ObjectiveUlcerative colitis (U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characterized as a chronic, relapsing inflammation that causes damage to the colonic mucosa. Maresin 1 (MaR1), a 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mediator, has powerful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that prevents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inflammatory diseas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MaR1 in DSS-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Methods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stablished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rat model in vivo. Rats with colitis received tail vein injection of MaR1, with or without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ML385. The changes of body weight, colon length, 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 colonic histopathology,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he activity of myeloperoxidase (MPO)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nd infiltration of macrophages expressing F4/80 were analyz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litis severity. In addition, protein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using western blot.ResultsMaR1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production, and restored body weight, DAI and colonic histopathology. Besides, MaR1 improved the expression of tight junction (TJ) proteins and reduced the infiltration of neutrophil and macrophages, as well as a decreased activity of MPO and ROS. Meanwhile, MaR1 activated Nrf2 signaling and decreased toll-like receptor 4(TLR4)/nuclear factor-κB(NF-κB) activation. Furthermore, ML385, an inhibitor of Nrf2, significantly revers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MaR1.ConclusionMaR1 play a protective role in DSS-induced colitis by activating Nrf2 signaling and inactivating Nrf2-mediated TLR4/NF-κB signaling pathway, which mediate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intestinal TJ proteins in rats, providing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therapeutic strategy of colitis.  相似文献   
63.
64.
张涛  苏晓兰  毛心勇  刘倩  吴宝麒  魏玮 《北京中医药》2020,(3):205-210,F0003
目的探讨胃肠安丸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SPF级C57BL/6小鼠60只,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小鼠均给予2.5%DSS水溶液,自由饮用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评价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胃肠安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胃肠安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015、0.03、0.06 g/(kg·d)胃肠安丸混悬液0.5 mL灌胃,1次/d;美沙拉嗪组给予0.52 g/(kg·d)美沙拉嗪混悬液0.5 mL灌胃,1次/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水灌胃,均连续干预10 d。对比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用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组织中Treg、Th17、CD4^+、CD8^+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CRP水平。结果药物干预过程中,各组小鼠体质量均逐日增加,腹泻、便血、体质量下降等症状逐日缓解,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和胃肠安丸高剂量组能更快地缓解上述症状,2组DAI评分逐日下降(P<0.05)。药物干预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胃肠安丸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小鼠结肠较长(P<0.05),结肠组织充血、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较轻,CD4^+、CD8^+、Treg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10水平较高(P<0.05),Th17细胞百分比及血清TNF-α、IL-6、IL-8、CRP水平较低(P<0.05)。结论胃肠安丸对DSS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恢复Treg/Th17免疫平衡以及调节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5.
归纳分析芳香醒脾药的分类、药性、功效和注意事项。芳香醒脾药是具有恢复和促进脾胃受纳、运化功能的芳香性药物。根据其功效特点分为芳香化湿醒脾药、芳香燥湿醒脾药、芳香理气醒脾药、芳香温中醒脾药四类。芳香化湿醒脾药包括藿香、佩兰等;芳香燥湿醒脾药包括草果、草豆蔻等;芳香理气醒脾药包括陈皮、木香等;芳香温中醒脾药包括肉豆蔻、吴茱萸等。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及文献研究,汇总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中医药内服及灌肠治疗的方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近10年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UC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对涉及的方剂、中药的功效类别、频次频率等进行统计,再对核心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和网络图的数据挖掘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相关文献339篇,涉及内服方剂50个,以乌梅丸使用最多,关联规则亦显示"乌梅-附子-黄连"强关联;常用药物167味,其中补虚药占31.11%、清热药占20.15%,使用频率在10%以上者有甘草、黄连、白术、白芍、党参、当归、木香、茯苓、黄芩、黄芪、白头翁、陈皮、乌梅等26味;关联规则显示健脾益气类中药强关联。②灌肠方剂16个,以白头翁汤使用最多,关联规则亦显示"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强关联;常用药物123味,其中清热药占39.17%、止血药占17.72%,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有黄连、白及、黄柏、地榆、白头翁、黄芩、苦参、败酱草等17味;网络图显示"白头翁-黄连-黄柏-白及-地榆"强关联;中成药5种,锡类散使用最多。③黄连在内服和外用中药关联规则和网络图中均表现出与其他药物的强关联。结论 UC的中医药内服治疗重在健脾益气扶正、清热燥湿祛邪,以乌梅丸最为常用;局部灌肠治疗以清热解毒燥湿、收敛止血、化腐生肌为主,以白头翁汤及锡类散最为常用;综合内服和灌肠中药,最常用的药物是黄连。  相似文献   
67.
背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我国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既往研究较少关注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目的 观察F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情况,并分析其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6-2018年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脾胃病科门诊且确诊为FD的患者为FD组(n=87),选取同期于本院工作的健康职工及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45)。收集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嗜酸粒细胞计数情况,进行异常率和具体数值的比较;并对两组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白细胞分析。结果 FD组女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FD组白细胞计数异常者15例,均表现为偏低;对照组白细胞总数异常者1例,也表现为偏低。FD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者16例,均表现为偏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者1例,也表现为偏低。FD组中性粒细胞分数异常者4例,其中1例表现为偏低,3例表现为偏高;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分数异常者3例,其中2例表现为偏低,1例表现为偏高。FD组嗜酸粒细胞计数异常者2例,均表现为偏高;健康组嗜酸粒细胞计数异常者1例,表现为偏高。FD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FD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FD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健康女性(P<0.05)。结论 FD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较健康人群偏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率较健康人群高,且这种现象在女性FD患者中更突出。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索拉菲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患者行索拉菲尼联合TACE治疗,纳入观察组,47例患者行单一TACE治疗,纳入对照组。于治疗12周后评价患者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远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AFP、VEGF水平,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ORR及DCR分别为25.53%和63.82%,观察组患者为40.00%及78.18%,观察组DCR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患者2年累计生存率及中位P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VEGF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皮疹、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提高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降低血清AFP及VEGF水平,较单一TACE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9.
文章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黄疸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发现李时珍论治黄疸内容非常丰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书中以脏腑理论为基础,概括了黄疸的病因病机和分型;又通过虚实标本,总结了黄疸的主治药物及加减规律;对前贤论著和民间验方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加以临床验证及发明创新,丰富了黄疸的外治法;提倡药食结合,注重饮食禁忌和食...  相似文献   
7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黄连解毒汤抗Hp感染的主要有效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挖掘其潜在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CMSP筛选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Hp感染相关靶点,并取药物和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