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9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篇
  6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评价探讨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对胃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PGL)患者86例,对比经内镜下常规活检以及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的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经内镜下常规活检确诊为PGL患者31例,确诊率60.8%(31/51);经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确诊34例,确诊率97.1%(34/35),明显高于内镜活检确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例溃疡型PGL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行外科手术确诊。经内镜活检及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术后迟发性出血与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大块黏膜切除术式活检对PGL诊断准确率高于内镜下常规活检方式,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人群年龄分层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收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组与年龄60岁的中青年人群组在食管炎症程度、临床症状、中医证型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老年人群泛酸症状的发生频率低于中青年人群(P0.05);脘痞胀症状的发生频率高于中青年人群(P0.05)。老年人群中虚气逆证的比例高于中青年人群(P0.05)。老年人群在活力、生理功能、疼痛、总体健康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中青年人群(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人群具有不同于中青年患者群的特点,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 n-3PUFAs)对大鼠结直肠癌的影响及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以N-甲基-N-亚硝基脲( MNU)经灌肠方式诱导大鼠大肠癌模型。同时,于建立模型1周前,对照组喂养含葵花籽油饲料(n-6PUFAs),实验组喂养含鱼油饲料(n-3PUFAs),直至16周。处死大鼠并解剖,寻找原发肿瘤并观察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可疑组织进行HE染色,行常规病理学检查。采用气象色谱方法测定无病变结肠组织n-3PUFAs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脂质代谢关键调控基因:脂肪酸合成酶( FAS)、环氧合酶2( COX-2)、5-脂氧合酶(5-LOX)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 PPARβ及PPARγ)的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的肿瘤发生率低于对验组的肿瘤发生率( P<0.05)。实验组无病变结肠组织n-3 PUFAs含量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FAS、COX-2、5-LOX和PPARβ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实验组PPARγ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n-3PUFA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的表达,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健脾利湿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从调节T细胞(Treg)功能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9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健脾利湿组口服健脾利湿汤,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疗效指数、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采集正常人及患者外周血,ELISA法测定白介素-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测定外周血Foxp3、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的水平。[结果] 经治疗,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明显改善,且健脾利湿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胃肠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健脾利湿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人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L-1β水平较高,而TGF-β水平较低;Foxp3 mRNA表达水平较低,而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上述细胞因子及基因表达均向相反方向变化,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健脾利湿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健脾利湿汤通过调节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增强其免疫抑制功能,抑制穿孔素/颗粒酶B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以此减轻肠道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应用于胃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7-11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通外科对22例胃癌患者应用直线形吻合器进行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完成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并D2淋巴结清扫,其中12例应用改良三角吻合术(闭合共同开口时将原十二指肠吻合线一并移去的术式),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2例胃癌患者均于全腹腔镜下完成远端胃切除及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总手术时间(194.6±38.4) min,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时间(19.1±14.1) min。术中应用直线形吻合器钉匣(5.8±0.8)个/例。术中出血量(49.5±24.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32.8±12.4)枚/例,上、下切缘病理检查均未见癌残留。术后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9±0.7) d,恢复饮水时间(4.8±1.1) d,进食半流质时间(6.6±1.2) d,术后住院时间(10.1±2.3) d。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1%(2/22),但均未出现吻合口瘘、梗阻和出血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简易、安全、可行,是胃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6.
27.
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自2003~2006年收治的直肠癌施行腹膜外隧道乙状结肠造口术2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6例,术后造口粘膜出现缺血坏死l例,造瘘口感染l例,造口旁疝2例,其他病例恢复良好。经过3~36个月随访,6~9个月病人排便开始有规律,每天l~2次或隔天1次,每次基本上都能排净,随访病人中约60%病人有便意。结论 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具有并发症少、排便功能好、易于术后管理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是指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结肠中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CT、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外科治疗首选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腹腔镜手术得到初步尝试并获成功,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29.
介绍陈霖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陈主任认为慢性胃炎属本虚标实,脾胃气虚、气机郁滞、胃失和降为最基本的病机,治疗上以枳术麦芽汤为基础方再结合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崇尚寒热并用,主张在发作期遵循“甚者独行”的治疗原则,在缓解期遵循“间者并行”的治疗原则,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0.
Optical fluorescence imaging has been developed as an aid to intraoperative diagnosis to improve surgical and endoscopic procedures. Compared with other intraoperative imaging methods, it is lower in cost, has a high safety margin, is portable and easy to use. γ‐glutamyl hydroxymethyl rhodamine green (gGlu‐HMRG) is a recently developed activatable fluorescence probe that emits strong fluorescenc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enzyme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 which is overexpressed in many cancers, including ovarian cancer. Ex vivo testing is important for clinical approval of such probes.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gGlu‐HMRG in fresh excised surgical specimens has been reported; however, details of tissue handling have not been optimized.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four different tissue handling procedures to optimize imaging in excised tumor specimens.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time courses after the different tissue handl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Additionally, the fluorescence positive area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red fluorescent protein (RFP) in an RFP positive cell line as the standard of reference for cancer location. In the ‘intact’ groups, tumors yielded quick and homogeneous activation of gGlu‐HMRG. In the ‘rinse’ and ‘cut’ groups,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tumor was a littl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intact group. In the ‘pressed’ groups, however, fluorescence intensity from gGlu‐HMRG was lower over the entire time course, suggesting a decrease or relocation of excreted GGT. In conclusion,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method of tissue handling prior to ex vivo imaging with the activatable probe gGlu‐HMRG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signal derived from the specimen. Published 2016. This article is a U.S. Government work and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