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6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312篇
内科学   262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03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214篇
综合类   2162篇
预防医学   422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301篇
  7篇
中国医学   367篇
肿瘤学   1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技术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例脓毒症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血液滤过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血液滤过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置换液流量为2 000 ~3 000 ml/h,血流量为80 ~ 120 ml/min,每天持续进行12 h以上.2组于治疗前、治疗后48 h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滤过组:(12.5±4.2)比(20.8±2.9);常规观察组:(16.1±1.9)比(21.3±3.3),P<0.05],血液滤过组治疗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8±17)次/min比(132 ±27)次/min,(83±13)mmHg(l mmHg =0.133 kPa)比(172±19) mmHg;均P<0.05].常规治疗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在治疗脓毒症过程中,能够清除部分炎性因子,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对亚硒酸钠诱导白内障大鼠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预防性治疗,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白内障大鼠模型氧化损伤和晶状体浑浊程度的影响。方法 30只SD乳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ip 3.46 mg/kg亚硒酸钠溶液造模后,ip 0.1 mL/10 g生理盐水;实验组ip N-乙酰半胱氨酸10 mg/g,30 min ip亚硒酸钠溶液造模;对照组ip 0.1 mL/10 g生理盐水。所有动物均为隔日注射,连续6次。比较大鼠晶状体浑浊程度和SOD活性、NOS活性和MDA水平。结果 在晶状体核区、后囊区、前囊区+后囊区、前囊区+皮质区+核区+后囊区中,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OD活性和MDA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预防后囊和核区白内障的发生,其作用是通过减少MDA水平、提高SOD活性、改善氧化应激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评估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及临床资料,测量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计算SUVmax与肿瘤最大径(D)比值(SUVmax/D)。采用Kaplan-Mer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以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109例患者SUVmax为1.50~34.90,中位数为7.90;SUVmax/D为1.88~6.86 cm-1,中位数为1.90 cm-1;中位总生存期2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9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max、临床分期、SUVmax/D是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SUVmax、临床分期、D是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UVmax、临床分期是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1)。结论 肺癌病灶SUVmax、SUVmax/D对患者生存期有预测价值;SUVmax可能作为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4.
随着时代与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康复医学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有巨大的差距,其进一步发展遇到了亟待解决的瓶颈。面对国人对康复医疗的巨大需求,康复医学亟待解决健全机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技术设备等诸多问题。因此应适应时代需要,改革创新,大力建设中国特色康复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118.
119.
宁夏儿童头颅、胸部CT辐射剂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宁夏地区儿童头颅、胸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水平,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CT辐射剂量优化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实地采集宁夏地区不同市、县、区不同规模医院1~2周内儿童(≤15岁)头颅、胸部CT的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患者有效剂量(E)值;并将CTDIvol、DLP的第75百分位数(P75)与其他国家推荐的DRL值进行比较;所有儿童分4个年龄组:<1岁、1~5岁、6~10岁、11~15岁。结果 走访调查39家医院,调查CT设备47台,采集头颅断层扫描1 134例,胸部平扫636例。头颅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44.2 mGy、456.2 mGy·cm;1~5岁:57.2 mGy、659.6 mGy·cm;6~10岁:61.1 mGy、668.7 mGy·cm;11~15岁:63.6 mGy、849.3 mGy·cm。胸部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5.0 mGy、89.2 mGy·cm;1~5岁:5.9 mGy、124.8 mGy·cm;6~10岁:6.0 mGy、167.9 mGy·cm;11~15岁:7.1 mGy、235.0 mGy·cm。结论 宁夏地区儿童胸部CT的辐射剂量与其他报道相近,但头颅CT的辐射剂量相对偏高,且各年龄段均存在偏高现象,尤以婴儿患者较著;应加强宁夏地区儿童头颅CT的辐射剂量优化与监管,增强儿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的剂量控制意识,提高对辐射相关风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0.
摘要: 目的 探讨硫酸右旋糖苷 (DS) 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 集落形成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 分为对照组 (PBS处理) 和实验组 (0.3%DS处理); 应用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DS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DS对胃癌MGC-803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 AnnexinⅤ-PI双染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 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不同时间点 (2、 8、 12、 24 h) EZH2、 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dU实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DS明显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 (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 DS组集落形成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1), 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结果显示, 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 实验组EZH2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 (P<0.05), Cleaved-caspase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 (P<0.05)。结论 DS能明显抑制人胃癌MGC-803 细胞增殖, 诱导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ZH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