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78篇
  免费   2918篇
  国内免费   993篇
耳鼻咽喉   122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1852篇
口腔科学   445篇
临床医学   2087篇
内科学   2059篇
皮肤病学   349篇
神经病学   719篇
特种医学   8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629篇
综合类   713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495篇
眼科学   470篇
药学   2476篇
  54篇
中国医学   2095篇
肿瘤学   1226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536篇
  2022年   1310篇
  2021年   1295篇
  2020年   1074篇
  2019年   598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881篇
  2015年   890篇
  2014年   1792篇
  2013年   1846篇
  2012年   2473篇
  2011年   2686篇
  2010年   1934篇
  2009年   1604篇
  2008年   941篇
  2007年   1247篇
  2006年   865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云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弹性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进行云南省区域分类基础上制定云南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标志值后 ,根据云南省各个地区的特点增加不同弹性系数。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收集和分析云南省不同地州市 1990~ 1999年有关人口、社会经济状况及卫生经费的投入、居民健康状况、居民文化、生活水平、少数民族状况、旅游地区、边境线长短及贫困状况等资料。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曲靖地区、玉溪市、保山地区增加弹性系数最少 ,分别为 0 67%、 1 5 8%和1 68% ,怒江州、迪庆州和西双版纳州增加弹性系数最多 ,分别为 11 15 %、 10 2 5 %和 9 84 %。其它地区的弹性系数分别为昆明市 5 88% ,昭通地区 2 3 1% ,楚雄州 2 3 0 % ,红河州 7 0 3 % ,文山州 5 5 3 % ,思茅地区 7 4 3 % ,大理州4 94 % ,德宏州 6 78% ,丽江地区 4 3 5 % ,临沧地区 6 13 %。结论 云南省区域卫生配置标准的弹性系数研究为云南省卫生资源区域分类配置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弹性系数体现了云南省不同地区的卫生资源区域分类配置标准的公平性、合理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42.
用国产WD-L92型染料激光机,对56例,61眼施行激光虹膜透切术。其中40眼行周边虹膜透切术,完全切穿率为92.5%;9例白内障术后瞳孔上移行光学虹膜切除术疗效满意。对其它一些病例也取得一定疗效。认为染料激光具有输出功率大,能量及光斑可调的优点,易一次击穿虹膜,应用于虹膜透切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收集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资料并整理分析,探究PTC基因突变与其侵袭性的相关性,并探讨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性,以期细化PTC的精准治疗。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符合入组标准且同意入组的PTC患者,收集入组患者临床病理及基因资料并整理分析:(1)各基因突变作观察组、野生型作对照,对比各基因型突变与野生型的差异;(2)多基因突变作观察组,单基因突变作对照,对比多基因突变与单基因突变的差异; (3)cN0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作观察组,无基因突变作对照,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  (1)BRAFV600E突变: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N1占比大,转移淋巴结数目多,TPO-Ab降低(P < 0.05);TERT突变:高龄、男性、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淋巴结转移数目多,T分期晚(P < 0.05);RET突变: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转移淋巴结数目多,T分期晚(P < 0.05),NTRK3与ETV6均融合突变,结果一致:突变组侵犯甲状腺包膜占比大(P < 0.05);RAS突变:Tg-Ab水平低(P < 0.05);TP53,CCDC6:突变组与野生型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2)多基因突变组侵犯包膜、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转移淋巴结数量多,M分期晚(P < 0.05);3.cN0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组CLNM占比大,中央区转移淋巴结数目较多(P < 0.05)。  结论  (1)PTC中,BRAF 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2)多基因突变较单基因突变表现出更强的侧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能力;(3)cN0 PTC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与隐匿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初治的低病毒载量不确定期慢乙肝患者采用一线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96例初治低病毒载量不确定期慢性乙肝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恩替卡韦组(ETV组)、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组(TDF组)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组(TAF组)。在持续用药的第12周、24周、48周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  结果  经抗病毒治疗48周后,总共96.88%(93/96)患者HBV DNA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 response,CVR,定义为HBV DNA < 100 IU/mL),3组的CVR率为:ETV组96.97%(32/33),TDF组96.97%(32/33),TAF组96.67%(29/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997)。治疗48周时HBsAg水平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48)。TAF组较ETV组(P = 0.013)、TDF组(P = 0.047)显著提升eGFR水平,AFP水平较ETV组(P = 0.008)和TDF组(P = 0.007)显著下降。48周ALT复常率:TAF组(70%)和TDF组(45.45%),ETV组(60.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3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治疗48周后3组CVR率均达96%以上,AFP水平下降及eGFR水平改善TAF组优于ETV组及TDF组,对ALT升高、低病毒载量慢乙肝不确定期患者行抗病毒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而对头孢菌素敏感(carbapenem-resistant but cephalosporin-susceptible ,Car-R/Ceph-S)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中OprD基因的突变类型。  方法   对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10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而对头孢菌素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离培养;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该表型铜绿假单胞菌中OprD基因的携带情况,并测序分析OprD基因的突变类型。  结果   10株菌株均显示出明显的OprD扩增条带,测序分析显示有以下突变类型,分别是移码突变2株、氨基酸替代突变8株、提前终止密码子2株、大片段缺失4株。  结论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而对头孢菌素敏感(Car-R/Ceph-S)的铜绿假单胞菌中OprD基因的突变类型呈多样化,点突变频率最高,还有大片段的缺失以及提前终止密码子。这些突变导致OprD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耐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创建了一个联合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破裂风险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ATAAD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入院后首次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值,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发生主动脉破裂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 = 44)和存活组(n = 10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cTn-I值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探索ATAAD患者破裂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2组患者在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cTn-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晕厥、WBC > 15×109/L、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及cTn-I被纳入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表明心包积血、主动脉周围血肿、cTn-I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上述因素创建的联合模型预测ATAAD破裂死亡的AUC为0.859(P < 0.05)。  结论  联合预测模型对预测ATAAD破裂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心脏毒性评估的应用。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患者65例,分别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给予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technique,3D-STI),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心脏指标参数的差异,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移动速度(E/Em)、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移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移动速度(Em/Am)、二尖瓣环收缩期移动速度(Sm)、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二尖瓣舒张早期环移动速度(Em)、二尖瓣舒张晚期环移动速度(Am)、左室扭转(LVtw)、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 GRS)、整体面积应变GAS )指标。  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相关参数和治疗前相比,LAVI、E/Em、Am有所升高,Em/Am和Em有所下降,LAVI和E/Em之间呈正相关性;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LVEF、GLS、GRS、LVtw、GCS、GAS均有所下降(P < 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时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效果理想,可以早期、准确对心脏毒性情况进行判断,可以为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改善预后、临床结局方面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8.
肿瘤细胞系、永生化细胞以及原代培养细胞是研究肿瘤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重要模型。然而,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整体研究模型,成为肿瘤学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果蝇、线虫、小鼠、斑马鱼和非洲蟾蜍等作为模式生物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模式生物是人们在长期研究生命科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与人类某个特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相似的模型,这些模型结构简单,变化容易观察,使许多难以解决的人类难题变得明朗。  相似文献   
49.
光化学诱导的血栓形成性脑缺血及其代谢改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用光化学法激发大鼠局部脑血栓形成,以组织病理学、局部脑血流量、皮层水含量、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一磷酸腺苷、能量负荷、肌酸及乳酸为指标,探讨局部脑血栓形成后5天rCBF明显增高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血栓形成后局部脑组织ATP水平进行性减少(P<0.01)、ADP/ATP及AMP/ATP比值明显升高(P均<0.01),LA及脑水含量显著增加(P<0.01)。这些因素既是能量衰竭、无氧酵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Xu  Wang; Rumin  Zhuo; Zhengji  He 《Mutagenesis》1993,8(5):395-398
Hie aneuploidy-inducing activity of a Chinese medicinal herb,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evel) Hutch (THH), was investigatedby means of three cytogenetic end-points, i.e. C-mitotic (CM)effects, micronuclei (MN) and parallel chromosome structuralaberration (CA) analyses in vivo. The CA analysis was expectedto reflect the origins of MN induced by clastogens or aneugens.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mouse bone marrow cells. Theanimals were treated with the crude water extracts of THH (singlei.p. injection) in the dose range 120–686 mg/kg. Colchicine(COL) was taken as a positive control for its known aneuploidy-inducingeffects. THH showed similar genotoxic effects to COL in CM,MN and CA analyses: positive CM effects were observed accompaniedwith increases of mitotic index and frequencies of CM cellsas well as decreased frequencies of anaphase in all of the THH-treatedgroups. The compound showed a positive MN response in bone marrow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 but was negative in CA analyses.No sex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ny treated group. The preliminary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H is an aneuploidy inducer in mousebone marrow cells under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