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5篇
  7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学活性的影响,阐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MRSA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株ST239型MRSA临床分离株,采用1/10和1/2最小抑菌浓度(MIC)亚胺培南与其体外共培养1.5、6.0和12.0h,分为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亚胺培南)、1/10MIC组(培养液中添加1/10MIC浓度亚胺培南)和1/2MIC组(培养液中添加1/2MIC浓度亚胺培南)。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MRSA株毒力相关基因纤维黏连蛋白A(fnbA)、葡萄球菌蛋白A(spa)、α溶血素(hla)、白细胞毒素D(lek-D)和E(lek-E)、肠毒素A(sea)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MRSA株体外增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体外共培养6.0和12.0h时,1/2MIC组MRSA株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培养1.5和6.0h时,6个MRSA毒力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培养12h时,1/10MIC和1/2MIC浓度组MRSA株各毒力相关基因mRNA表达未能检测到。结论: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对ST239型MRSA多种毒力相关基因mRNA表达具有明显抑制效应,高浓度亚胺培南可抑制MRSA的体外增殖,提示亚胺培南对于重症MRSA感染患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残黄片退黄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残黄片治疗黄疸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筛选残黄片的化学成分,从比较毒理基因组数据库(CTD)和Drug Bank数据库中搜集黄疸治疗相关靶点,利用Discovery Studio2016软件Lib Dock模块进行分子对接,分析成分和靶点的相互作用和网络特征。结果:分子对接发现残黄片37个成分与锁定的孕烷受体,雄烷受体,法尼醇X受体,环氧合酶-2,单胺氧化酶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等14个靶点作用较强,可通过调节胆红素代谢、调控胆汁酸合成与转运、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影响肝脏胶原形成等多个途径发挥治疗黄疸作用。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分析发现,残黄片中穆坪马兜铃酰胺,氢化小檗碱,槲皮素,去甲氧基姜黄素,黄柏酮,姜黄素,黄麻甲苷,小檗浸碱,桤木酮,柚皮素共10个成分作用于7个以上靶点,可能为其退黄主要活性成分。结论:通过分子对接揭示了残黄片可能的退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有助于后续质控标准的提升和退黄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后疫情时代医学生心理弹性、积极情绪和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高校医学生450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心理弹性量表、正负情绪量表,对43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医学生学习倦怠发生率为36.57%,与学习倦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生源地(t=-2.03,P=0.043)和志愿选择(F=7.12,P=0.001)。Pe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呈正相关;学习倦怠与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呈负相关。医学生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0.14),占总效应86.59%。结论 后疫情时代医学生积极情绪和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密切相关,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心理弹性作为医学生角色内在特征短时间难以改变,但通过干预学生积极情绪水平,可以改善学习倦怠问题,提高医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4.
Y-chromosom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Y-SNP) shows great variation i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heterogeneity and can be used to map population genetics around the world. Massive parallel sequencing (MPS) methodology enables high-resolution Y-SNP haplogrouping for a certain male and is widely used in forensic genetics and evolutionary studies. In this present study, we used MPS to develop a customized 381 Y-SNP panel (SifaMPS 381 Y-SNP panel)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subbranches of the haplogroup tree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s. The SifaMPS 381 Y-SNP panel covers all the Y-SNPs from our previously designed 183 Y-SNP panel and additional SNPs under the predominant haplogroup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s based on certain criteria. We also evaluated the sequencing matrix, concordance, sensitivity, repeatability of this panel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mixed and case-type samples based on the Illumina MiSeq Syste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ovel MPS Y-SNP panel possessed good sequencing performance and generated accurate Y-SNP genotyping results. Although the recommended DNA input was greater than 1.25 ng, we observed that a lower DNA amount could still be used to analyze haplogroups correctly. In addition, this panel could handle mixed samples and common case-type samples and had higher resolution among Chinese Han males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In conclusion, the SifaMPS 381 Y-SNP panel showed an overall good performance and offers a better choice for Y-SNP haplogrouping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thereby facilitating paternal lineage classification, familial searching and other forens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85.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是与酿酒酵母沉默信息调节器2(Sir2)同源的去乙酰化酶家族。SIRT1通过介导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在细胞生物学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调节各种疾病的病理进展。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动物模型中,SIRT1表达异常,且表达水平与模型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早期诊治ALI/ARDS新的生物学指标。本文简要综述了SIRT1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凋亡及自噬、改变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等途径发挥其减轻ALI/ARDS的作用,探讨SIRT1在ALI/ARDS防治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6.
韩玉丽    刘琪琪    李真    辛燕 《医学信息》2019,(22):31-34
增生性瘢痕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因伤口过度愈合而形成的。其从外观和机体功能方面均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自信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机制虽未完全清楚,但伴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目前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进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和Hedgehog信号通路参与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本文主要就上述信号通路在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认识增生性瘢痕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对经口寰枢椎钢板前路固定力学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为该节段手术的开展及改进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检查的非颅底-寰枢椎疾患病例1例,男性,36岁,体质量64 kg。对颅底-寰枢椎进行0.625 mm薄层扫描,采用Mimics 16.01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重建,利用Pro/ENGINEER 4.0软件对经口寰枢椎前路钢板进行重建,将重建后的钢板螺钉三维模型导入Mimics 16.01中按照经典经口寰枢椎前路手术要求进行配准,并对模型进行面、体网格划分和材料赋值,将模型导入ANSYS14.0软件内,垂直方向加载80 N,表面施加15 Nm力矩,模拟前屈、后伸和侧弯3种运动状态,测量螺钉和棒的应力。 结果 寰枢椎三维重建模型共划分39 842个体网格,对模型进行加载后,上位螺钉根部前屈最大应力为(62.34±5.52)MPa (F=73.23,P<0.05); 下位螺钉根部和顶端侧弯最大应力分别为(78.42±5.5.14)Mpa(F=112.32, P<0.05);(95.48±7.12)Mpa(F=62.32,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屈和后伸状态下上位螺钉根部应力大于下位(t前屈=12.2,t后伸=9.23,t侧弯=-22.98,均P<0.05),而在侧弯时下位螺钉根部应力大于上位;下位螺钉顶端与根部在相同运动状态下比较,顶端大于根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前屈=23.14,t后伸=22.01,t侧弯=8.13,均P<0.05)。 结论 经口寰枢椎固定系统应力分布较为合理,能承受正常寰枢椎运动承载的应力,但术后患者要减少前屈和侧弯运动,以降低固定系统疲劳断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88.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十分有限,以往医学手段无法对其进行再生修复,利用干细胞治疗软骨损伤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表型的转化机制。 方法:取第5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不同的生长因子及生长因子组合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别为TGF-β1组、TGF-β1+IGF-1组、BMP-2+IGF-1组、TGF-β1+BMP-2组、TGF-β1+IGF-1+BMP-2组、空白对照组。诱导后21 d进行阿尔新蓝染色和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Ⅱ型胶原mRNA表达。 结果与结论:阿新蓝染色观察可见细胞胞浆与间质存在异染情况,蛋白多糖呈绿色表达,经茜素红染色未见橘红色钙结节。初步推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分化形成软骨细胞,不表达骨细胞表型。空白对照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呈阴性。与TGF-β1组比较,BMP-2+IGF-1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显著偏低,TGF-β1+BMP-2组和TGF-β1+IGF-1+BMP-2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显著偏高(P < 0.05);且TGF-β1+IGF-1+BMP-2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 0.05)。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具备单独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的能力,采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时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发挥出最大的诱导软骨分化效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影响,并检测相关炎症因子,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胆固醇喂养方法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予额尔敦-乌日勒干预治疗12w.于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LD-C)和血清中炎性标志物高敏C...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的应激(CUMS)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MI,结扎法)模型,成活后施加28d的慢性轻度不可预见的应激(交替随机刺激包括:冰水游泳,热刺激,禁食,禁水,夹尾,昼夜颠倒,水平晃动,频闪灯照射,随机配对饲养等)后,采血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进行统计学析因分析。结果:析因分析表明,MI与否对大鼠NO的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而施加CUMS与否,对NO含量的升高有显著影响(P0.01),且MI合并CUMS对NO含量升高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1);无论是MI或CUMS,均可使hs-CRP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但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MI合并CUMS对hs-CRP含量升高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应激组相比P0.01,与MI组相比P0.01);无论是MI或CUMS,均对ET-1、IL-6含量无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CUMS可促使大鼠血中NO生成增加,且在合并MI时对NO生成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MI或CUMS均可引起hs-CRP显著升高,且二者结合后对hs-CRP升高的影响更为显著,提示NO和hs-CRP的异常升高可能是心梗后抑郁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