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8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1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64篇 |
内科学 | 32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68篇 |
综合类 | 174篇 |
预防医学 | 93篇 |
眼科学 | 23篇 |
药学 | 110篇 |
中国医学 | 42篇 |
肿瘤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
目的 探究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类并发症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627例的临床资料,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和检验报告,调取患者术周资料以及检验结果。根据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定义感染标准确定是否发生切口感染。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观察期内发生切口感染4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7%。不同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状态、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骨折AO分型、骨折类型、手术时机、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白蛋白水平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开放骨折GustiloⅡ~Ⅲ型、手术时间>130 min和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是桡骨远端关节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论 这些因素的探究对于评估罹患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戒烟、合理规划手术流程以减少手术时间、并及时补充营养以减少切口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304)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表达及抗病毒药物对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动态检测HCMV感染的HUVEC304和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与膦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PFA)干预受染的HUVEC304 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常规培养的HUVEC304可表达ICAM-1;HCMV感染后4 h,ICAM-1 mRNA的表达开始增加(P<0.05),6 h达高峰(P<0.01),36 h表达水平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细胞;GCV和PFA可抑制HCMV感染诱导的ICAM-1表达的上调(P<0.05).结论 HCMV感染可引起ICAM-1 mRNA的表达增加;应用GCV和PFA可抑制HCMV诱导ICAM-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15.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2022,35(12):1091-1099
Objective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nd tuberculosis (TB) are major public health and social issues worldwide. The long-term follow-up of COVID-19 with pulmonary TB (PTB) survivors after discharge is unclear.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 clinical outcomes, including sequela and recurrence at 3, 12, and 24 months after discharge, among COVID-19 with PTB survivors.MethodsFrom January 22, 2020 to May 6, 2022, with a follow-up by August 26, 2022,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follow-up study was conducted on COVID-19 with PTB survivors after discharge in 13 hospitals from four provinces in China. Clinical outcomes, including sequela, recurrence of COVID-19, and PTB survivors, were collected via telephone and face-to-face interviews at 3, 12, and 24 months after discharge.ResultsThirty-two COVID-19 with PTB survivors were included. The median age was 52 (45, 59) years, and 23 (71.9%) were men. Among them, nearly two-thirds (62.5%) of the survivors were moderate, three (9.4%) were severe, and more than half (59.4%) had at least one comorbidity (PTB excluded). The proportion of COVID-19 survivors with at least one sequela symptom decreased from 40.6% at 3 months to 15.8% at 24 months, with anxiety having a higher proportion over a follow-up. Cough and amnesia recovered at the 12-month follow-up, while anxiety, fatigue, and trouble sleeping remained after 24 months. Additionally, one (3.1%) case presented two recurrences of PTB and no re-positive COVID-19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ConclusionThe proportion of long symptoms in COVID-19 with PTB survivors decreased over time, while nearly one in six still experience persistent symptoms with a higher proportion of anxiety. The recurrence of PTB and the psychological support of COVID-19 with PTB after discharge require more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多学科一体化治疗模式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ACVD多学科一体化治疗模式对ACVD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建立完善的多学科一体化治疗的组织网络体系,共入选ACVD患者7202例,其中,将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在脑血管病治疗中心住院的ACVD患者共4089例作为治疗组(多学科一体化治疗),1995年5月至2000年5月住院的ACVD患者共3113例作为对照组(以往常规治疗法)。观察指标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 HSS)、生活能力评分(BI)、牛津残障评价(OHS)、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合并症和出院后6个月残障评价。经SPSS Windows10.0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NI HSS-4.59±4.68、BI29.53±24.40、OHS-1.29±0.95对照组NI HSS-1.97±2.17、BI6.94±21.41、OHS-0.84±1.09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01),临床治愈率提高31.92%,平均住院日缩短8.8天,病死率降低了12.27%,并发症降低了12.52%,致残率降低了31.92%。结论多学科一体化治疗模式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适合我国的ACVD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沉默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对乳腺癌细胞MCF-7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相应耐药细胞株MCF-7/DDP中PARP-1的表达情况。采用转染PARP-1小干扰RNA(siRNA)的方法沉默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DDP中PARP-1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ARP-1、Bcl-2、Bax、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细胞色素C(Cyto-C)、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酸化ERK(p-ERK)的蛋白水平。结果:耐药细胞株MCF-7/DDP中PARP-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P0.05);并且在亲本细胞株MCF-7中加入顺铂刺激后,PAR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沉默PARP-1可诱导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DDP的凋亡,增强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还可下调Bcl-2/Bax和p-ERK的蛋白水平,同时上调cleaved caspase-3及Cyto-C的蛋白水平。而应用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后,PARP-1沉默组的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结论:沉默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DDP中PARP-1的表达可恢复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促进细胞经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RK的磷酸化,进而阻断该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苯酞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及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MMSE评分、脑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简易智能精神量表评分及脑电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能明显改善MMSE评分且脑电图异常率比对照组低;研究组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耻骨上支骨折髓内螺钉进钉通道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数字解剖学的方法评估耻骨上支骨折髓内螺钉内固定的安全进钉通道。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7例成人患者(34例半骨盆)的骨盆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采用Mimics软件,依据耻骨上支骨折的常见部位,置入虚拟圆柱体,采用三维测量工具,测量最大进钉通道,最大长度,探寻进钉点位置,进钉通道大小与角度之间的特征规律,确定安全范围。 结果 对于内侧1/2骨折,虚拟三维圆柱体的最大直径平均为(9.64±0.79)mm,长度为(67.88±6.07)mm,螺钉与矢状面的夹角变化范围为(44.03± 2.29)°~(50.41±3.33)°;对于外侧1/2骨折,虚拟三维圆柱体的最大直径平均为(11.25±1.45)mm,长度为(96.82±6.76)mm,螺钉与矢状面的夹角变化范围为(36.12±2.76)°~(43.38±3.30)°。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外侧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耻骨上支进钉通道的确定可提高耻骨上支骨折髓内螺钉固定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蜱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蜱媒传染病是虫媒传染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国内外新发蜱媒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研究热点进行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