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4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376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409篇
内科学   415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57篇
特种医学   179篇
外科学   395篇
综合类   580篇
预防医学   404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403篇
  24篇
中国医学   356篇
肿瘤学   29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构建靶向敲减KLF4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并应用于肺血管疾病,为后期研究肺血管KLF4基因敲减在肺动脉高压大鼠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大鼠KLF4基因序列,设计针对大鼠特异性的siRNA序列,以pHBAAV-U6-MCS-CMV-EGFP作为空白载体,通过酶切技术构建带有GFP荧光标记的KLF4干扰腺病毒载体pHBAAV-r-KLF4 shRNA-GFP,行测序分析,并进行病毒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本研究对长时间(3个月)接触香烟烟雾的大鼠进行气道注入AAV1-KLF4-shRNA的干预治疗,观察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平均右心室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结果 经测序检测显示,大鼠AAV1-KLF4-shRNA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健康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对照病毒模型组、治疗干预组的右心室收缩压和平均右心室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长时间接触香烟烟雾的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应用AAV1-KLF4-shRNA腺相关病毒载体,能有效改善右心室收缩压和平均右心室压,该载体在相关疾病动物模型中应用有效,为后期顺利开展AAV1-KLF4-s...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对老年患者重症肺炎(SP)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收治的127例老年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入住ICU后28 d的生存情况,并依据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老年S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sTREM-1、PCT、BNP及联合检测对老年S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入住ICU时间、体温、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史、机械通气、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及血乳酸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病变累及多个肺叶占比和PSI评分、CRP、IL-6、IL-18、sTREM-1、PCT及BNP水平高于生存组(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累及多个肺叶[■=2.901(95%CI:1.335,6.305)]、PSI评分[■=2.807(95%...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严重烧 伤后24h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方法:(1 )采用40%全身总体表面积(TBSA)Ⅲ°烧伤大鼠模型,用干、湿重法检测NE刺激烧伤24h大 鼠脑组织含水量;(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烧伤大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活性水平的变 化;(3) 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E诱导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1) 烧伤大鼠和NE刺激后的烧伤大鼠脑组织水肿明显;(2)烧伤后2 4 h大鼠脑组织NE活性增加,而NE刺激后的烧伤大鼠,脑组织NE的活性增加显著;(3) NE刺 激剂量增大时,脑组织VEGF的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烧伤后VEGF的蛋白表达增加明显,随NE刺 激剂量增大,烧伤后VEGF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NE可诱导严重烧 伤大鼠脑组织VEGF的蛋白表达,提示烧伤后NE水平增高是脑水肿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索Gadd45β和Gadd45γ在亚砷酸钠所致的MIHA细胞周期改变中的作用,为砷中毒的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病区砷中毒人群以及格沙屯正常人群分别作为砷中毒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人群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分别以不同剂量亚砷酸钠、不同时间处理MIHA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改变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针对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分别设计的siRNA作用于染砷的MIHA细胞,反向验证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在砷致细胞周期改变过程中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多组间差异。结果 人群实验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砷中毒患者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升高(t = 2.576,P = 0.011;t = 2.312,P = 0.022);MIHA细胞中,随亚砷酸钠染毒剂量、染毒时间增加,细胞G2/M期比例明显升高(F剂量 = 340.136,P<0.001;F时间 = 49.194,P<0.001);在相对较低亚砷酸钠浓度(低于20 μmol/L)、一定时间内(低于48 h)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染砷剂量、染砷时间升高而升高,超过该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后,出现表达下降的现象(Gadd45β:F剂量-蛋白 = 37.568,P<0.001;F剂量- mRNA = 9.771,P<0.001;F时间-蛋白 = 61.144,P<0.001;F时间- mRNA = 46.366,P = 0.001;Gadd45γ:F剂量-蛋白 = 12.989,P = 0.001;F剂量- mRNA = 23.613,P<0.001;F时间-蛋白 = 27.425,P<0.001;F时间- mRNA = 37.969,P<0.001)。转染siRNA分别下调Gadd45β和Gadd45γ的表达后,细胞周期都出现G2/M期比例下调(t = 3.053,P = 0.038;t = 14.47,P<0.001)。结论 砷致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其诱导MIHA细胞出现G2/M期阻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贵州省鸡源空肠弯曲菌的分子流行特征,阐明各地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特征。方法 在贵州省随机抽取7个大型养鸡场,共采集210份鸡的新鲜粪便样本,分离培养出38株空肠弯曲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对分离株的序列型及克隆复合体进行构成和聚类分析,与PubMLST数据库中来自国内的分离株分子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贵州省38株鸡源空肠弯曲菌分为23种ST型和8个克隆复合体,其中9种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已有的ST型,2个等位基因和8种序列型为新发现的。ST型构成比前四位分别是ST - 45、ST - 161、ST - 354、ST - 4 324,与数据库中已有的6株贵州来源菌株相比,不存在共同的ST型。优势克隆复合体(CC - 45、CC - 354、CC - 52)与数据库中鸡源分离株的前三位克隆复合体没有重叠。菌株遗传进化树显示,本研究中属于优势克隆复合体的18株菌与国内部分人源、猪源、野生鸟源、鹅源分离株有较近的遗传距离。结论 贵州省鸡源空肠弯曲菌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地域流行特征。序列型与国内华东地区的分离株有较高的交叉性,部分分离株与国内人、野生鸟、鹅等来源分离株遗传距离近,应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宿主来源空肠弯曲菌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6.
张莉  周亚娟  朱姝  田继贵  李军  郭华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93-1896
  目的  对2011—2021年贵州省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结果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为儿童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支撑依据。  方法  对监测系统中2011—2021年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发病率为因变量,以致病因素、居住地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  2011—2021年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618起,占报告总体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21.29%。发病1 169人,住院833人,死亡18人,病死率为1.54%;上报事件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5月为报告高峰,共报告159起;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为遵义、铜仁,分别报告169,98起;主要是农村家庭误食误用引起食源性疾病;毒蘑菇及其毒素、有毒植物及其毒素和不明原因是主要致病因素;发病率在不同年份、居住地、致病因素等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 444.44,577.82,1 935.15,P值均<0.05)。  结论  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在贵州省总体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占比较大,病死率较高。要加强对儿童食源性疾病的防控,且农村家庭是重点防控宣教对象。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双色谱柱双FID检测器顶空气相色谱法(双柱双检法)测量乙醇浓度的一致性,探讨不同一致性评价方法应用价值,为司法鉴定中涉嫌“醉驾”案件准确检测乙醇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配置浓度为80mg/100ml 乙醇溶液和4mg/100ml叔丁醇的混合样。使用自动进样器进样,然后用配备色谱柱和双FIDs的HS-GC分别分析样品。共进行了20次试验,分别计算FID-1和FID-2组的乙醇浓度。采用配对 t 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Bland- Altman 法、ATE/LER区域法等,对两组乙醇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FID-1组乙醇浓度为(79.57±1.65) mg/100ml,RSD为2.07%;FID-2组为(81.42±1.33) mg/100 ml,RSD为1.63%。配对 t 检验: t =-7.69( P <0.001);Pearson相关系数: r =0.757( P <0.001);组内相关系数: ICC =0.739( P <0.001);Bland-Altman 法显示,95%的点均落在一致性限内;ATE/LER区域法显示,100%点落在ATE区域,无点落在LER区域。结论 推荐联合使用Bland- Altman图分析法、ATE/LER区域法和组内相关系数作为双柱双检法检测样本中乙醇浓度的一致性评价方法。 双柱双检法测量乙醇浓度的一致性良好。但还应结合测量不确定度等方面对FID-1、FID-2的结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毕节市敏感肺结核患者家庭疾病灾难性支出(CTC)及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家庭负担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以2020年5—6月期间毕节市登记并在调查时已成功治疗的敏感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概率比例抽样对其进行问卷访谈。灾难性支出采用率描述,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原因。结果 毕节市309例肺结核患者家庭总自付费用 M ( P 25, P 75)为5 169.31(2 098.52,14 778.49)元;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 M ( P ? P ?分别为1 688.15(987.31,3 337.50)、720.00(200.00,1 425.00)和1 200.00(0.00,8 3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545, P <0.001)。309例患者家庭CTC发生率为52.43%;其中,家庭年收入较低( OR =25.740,95% CI :9.676~68.473)、住院( OR =3.515,95% CI :1.782~6.933)、确诊延迟( OR =2.492,95% CI :1.297~4.789)是导致其发生CTC的危险因素( P 均<0.05)。结论 毕节市肺结核患者经济负担以间接费用为主,CTC发生率较为普遍。其中,家庭年收入低、住院和确诊延迟患者是其重要危险因素,可针对性地加强患者健康教育、落实医疗机构诊疗规范以及通过政府和社会给予患者补偿,共同降低其疾病负担减少CTC情况。  相似文献   
29.
目的:构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肺结核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确立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有45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22和0.859;两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40~0.379和0.107~0.665,P均<0.01。根据条目筛选标准、专家意见及院内外专家小组会议讨论结果,确立终版评价指标体系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73项。结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及专业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
《Ticks and Tick》2022,13(5):101974
Rodents are generally recognized to be the reservoir hosts of a great many zoonotic pathogens. In some areas of China, rodent-borne pathogens, as well as the role of rodents in the natural cycle of these pathogens, are still poorly investigated. To increase our knowledge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rodent-borne bacterial pathogens, 81 rodent liv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ree locations of Guizhou province located in Southwest China, and screened for the presence of Ehrlichia, Coxiella, and Bartonella in them. A putative novel Ehrlichia species was identified in 5 Berylmys bowersi samples (100%, 5/5). Its 16S rRNA, gltA, and groEL genes have highest 99.84%, 89.11%, and 98.02% identities to those from known Ehrlichia species, and form distinct clades in the phylogenetic trees. Herein we name it “Candidatus Ehrlichia zunyiensis”. Bartonella was tested positive in 8 A. agrarius (striped field mouse), 2 A. chevrieri (Chevrier's field mouse), 1 R. norvegicus (Norway rat), 1 N. confucianus, and 1 N. lotipes, with a total positive rate of 16.05% (13/81). Sequence analysis indicated high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se Bartonella strains. Unexpectedly, two Coxiella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rodents (1 Niviventer confucianus and 1 Mus pahari). Genetic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both of the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xiella endosymbiont of ticks. This result supported previous conjectures that vertebrate hosts such as rodent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reserv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Coxiella endosymbiont of ti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