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502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14篇
  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付红艳  王义勇  张科东  周凤 《天津医药》2019,47(10):1050-1053
摘要:目的 探讨黏蛋白1(MUC1)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其在NSCLC患者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收治的 34 例肺鳞癌、65 例肺腺癌和 20 例非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 MUC1蛋白表达。所收取肺组织标本均经HE染色证实符合病理要求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UC1蛋白 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MUC1蛋白预测不同类型NSCLC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肺鳞 癌和肺腺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MUC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肺癌组(P<0.05)。血清MUC1蛋白诊断肺鳞癌的最 佳临界值为33.23 U/mL,其诊断敏感度为52.94%,特异度为100%;肺鳞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的MUC1蛋白阳性表 达率与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血清MUC1蛋白诊断肺腺癌的最佳临界值为31.31 U/ mL,其诊断敏感度为61.54%,特异度为95%;肺腺癌组中-低组织分化、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血清及癌组织MUC1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高组织分化、TNM分期Ⅰ~Ⅱ期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中MUC1蛋白呈高表达, 其对肺腺癌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可能有预测意义,对肺鳞癌无明显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大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95只21 d SD雌性大鼠中提取颗粒细胞原代培养48 h后,先用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纯度;然后根据干预方法和实验的不同,随机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无药物干预)、10-8mol/L DHT组、10-5mol/L DHT组,2×10-5mol/ L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MK-2206 2Hcl)组和10-8mol/L DHT+2×10-5mol/L MK-2206 2Hcl组,分别使用相应浓度的试剂干预细胞3 h。干预完成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MH表达的部位和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不同组的AMH、Akt、p-Akt蛋白表达量。结果 大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的纯度为93.33%±3.09%,AMH表达在大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与对照组相比,10-8 mol/L DHT和10-5 mol/L DHT均可使颗粒细胞AMH表达增加(P<0.05),但这两个浓度的DHT对颗粒细胞AMH的表达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10-8 mol/L DHT可以使p-Akt、AMH表达升高,2×10-5 MK-2206 2Hcl使AMH表达降低(P<0.05);与2×10-5MK-2206 2Hcl相比,10-8mol/L DHT+2×10-5 MK-2206 2Hcl处理组AMH表达升高(P<0.05)。结论 DHT可以上调大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AMH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能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3.
文题释义: CD200+亚群细胞: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分选获得的高表达CD200抗原的一群细胞。属于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的膜糖蛋白CD200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很重要,在维持免疫稳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移植排斥:在同种异基因组织、器官移植中,受者的免疫系统会对移植物产生排斥反应,这是一个涉及多种免疫反应的免疫学现象。排斥反应的轻重取决于供者与受者之间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的差异程度。 背景:免疫排斥反应仍是皮肤异体移植面临的重要难题,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高表达CD200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细胞具备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 目的:进一步研究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200+亚群细胞对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的调节作用。 方法:构建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经尾静脉分别将PBS(对照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200+亚群细胞(CD200+-PMSCs组)输注C57BL/6小鼠体内。观察移植物的开始坏死时间、存活时间、皮片状态;细胞治疗7 d,采集小鼠外周血进行白细胞计数,采用Q-PCR、ELISA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与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PMSCs组与CD200+-PMSCs组移植物状态良好,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 < 0.001);CD200+-PMSCs组移植物状态及存活时间均优于PMSCs组(P < 0.01);②细胞治疗7 d,PMSCs组与CD200+-PMSCs组白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③与对照组相比,CD200+-PMSCs组脾脏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表达明显升高(P < 0.05),PMSCs组、CD200+-PMSCs组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量则明显下调(P < 0.05,P < 0.01),同时CD200+-PMSCs组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PMSCs组(P < 0.01,P < 0.05);④与对照组相比,PMSCs组、CD200+-PMSCs组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 < 0.05,P < 0.01),而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则明显下调(P < 0.05,P < 0.001;P < 0.01,P < 0.001),同时CD200+-PMSCs组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PMSCs组(P < 0.05);⑤结果表明,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排斥具有调节作用;CD200+亚群细胞抑制免疫排斥反应能力更强,其机制可能是CD200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免疫相关因子参与免疫反应。 ORCID: 0000-0002-9945-9094(刘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构建OPN-siRNA的慢病毒载体,探讨其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OPN的siRNA序列,退火形成双链DNA并克隆到pSicoR质粒后,包装重组慢病毒。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病毒刺激SW480细胞后OP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MTT法检测慢病毒对SW480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OPN-siRNA的重组慢病毒。该重组慢病毒可使SW480细胞内OP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LV-siRNA-OPN慢病毒对SW480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成功构建的LVsiRNA-OPN慢病毒可以有效抑制SW480细胞内OPN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5.
86.
87.
目的构建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护理干预模式,评价该护理干预模式对OSAHS合并M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4例轻、中度OSAHS合并MS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8例,实验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进行24周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讲授行为改变对治疗疾病的意义,分发护理干预指导手册及睡眠背心,制定饮食、运动干预计划并定期电话随访。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的不同。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社会交往、情感功能、症状维度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实验组社会交往、情感功能、症状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社会交往、情感功能、症状维度以及总体的生活质量,但对日常活动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