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16篇
  免费   4309篇
  国内免费   1888篇
耳鼻咽喉   514篇
儿科学   1077篇
妇产科学   682篇
基础医学   3134篇
口腔科学   284篇
临床医学   5270篇
内科学   4592篇
皮肤病学   372篇
神经病学   2288篇
特种医学   18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908篇
综合类   4679篇
现状与发展   30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3932篇
眼科学   1000篇
药学   2807篇
  15篇
中国医学   1013篇
肿瘤学   3568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1106篇
  2022年   1611篇
  2021年   2158篇
  2020年   2086篇
  2019年   1286篇
  2018年   1356篇
  2017年   1145篇
  2016年   1210篇
  2015年   1751篇
  2014年   3155篇
  2013年   2531篇
  2012年   3175篇
  2011年   3058篇
  2010年   2369篇
  2009年   2000篇
  2008年   1633篇
  2007年   2019篇
  2006年   1568篇
  2005年   1225篇
  2004年   1178篇
  2003年   1055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66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目的评价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缓解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后患者早期不适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行PPH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角菜酸酯栓组,42例)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组,3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和第6及第12天时的症状改善情况、术后24h有无尿潴留情况、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试验结束时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停药及停药的原因以及伴随用药情况。结果术后24h治疗组患者症状总得分(4.4)较对照组(6.1)低,P<0.05。但至术后第6和第12天时,两组症状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症状得分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出现尿潴留的比率和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角菜酸酯栓对于缓解PPH术后早期的不适症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2.
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短肠综合征患者肠道代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短肠综合征(SBS)患者的肠道代偿作用。方法26例短肠综合征患者残余小肠长度为0~100(中位数42.5)cm,手术后接受肠外营养(PN)支持3-52个月,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H)(0.10±0.06)mg·kg-1·d-1和谷氨酰胺(GLN)(0.30±0.17)g·kg-1·d-1进行肠道促代偿治疗。结果26例接受GH加GLN治疗的SBS患者,其中9例(34.6%)治疗后近期内完全摆脱PN;8例(30.8%)经治疗后明显减少了PN用量,从每周需要PN(6.0±1.0)d下降至(4.2±1.0)d,每周PN需要量从(13.6±5.2)L降至(8.2±3.3)L;9例(34.6%)在治疗后仍依赖PN维持。结论经过合适的营养支持和肠道促代偿治疗,大多数短肠综合征患者残留肠道能充分代偿,完全摆脱PN或减少PN用量,长期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73.
内镜腔内手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腔内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6只家猪经皮建立胃内通道,腹腔镜引导下胃内模拟缝合止血操作实验. 结果 6只家猪均很好地耐受了手术.术后开腹检查所有胃壁缝合处无渗漏及其它脏器损伤.建立胃内通道时间、胃内缝合时间及总手术时间分别为(60.5±12.2)min、(26.5±5.78)min和(92.1±15.0)min. 结论内镜腔内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4.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is amultifunctionalpolypeptidethatregulatesanum-berofcellularprocesses,includingcell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apoptosis,migration,matrix synthesis,andtheimmuneresponse[1,2].Inchron-icrenaldiseases,TGF-β1isakeymediatorofex-tracellularmatrix(ECM)accumulation[3].Oneof thetargetrenalcellsforTGF-β1isglomerular mesangialcellsthatarecapableofproducingcom-ponentsofECM,suchascollagens,lamininand fibronectin[4,5].Recentstudiesindicatedthatinhi-bitionofT…  相似文献   
75.
国产 89SrCl2治疗肿瘤骨转移灶所致骨痛临床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验证上海科兴药业公司提供的89SrCl2 注射液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所致骨痛的疗效。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 (英国Amersham公司生产的Metastron)对照 ,5个中心参加验证。对 90例原发病灶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骨痛镇痛治疗 ,其中资料完整的Ⅰ组(验证组 ) 5 9例 ,Ⅱ组 (对照组 ) 2 9例 ,余 2例患者剔除。Ⅰ组中男 30例 ,女 2 9例 ,年龄 2 5~ 80 (5 9 95±13 80 )岁 ;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 2 1例 ,乳腺癌 2 4例 ,前列腺癌 12例 ,胃癌、肝癌各 1例 ;治疗前骨痛评分为 6~ 12 (7 5 9± 1 5 9)。Ⅱ组中男 11例 ,女 18例 ,年龄 35~ 91(5 8 93± 14 6 0 )岁 ;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 10例 ,乳腺癌 12例 ,前列腺癌 6例 ,胃癌 1例 ;治疗前骨痛评分为 6~ 9(7 14± 1 4 6 )。入选患者均以 14 8MBq静脉注射给药 ,疼痛得分大于 6 ,体力状况评分平均≤ 70分 ,患者预期生存期至少大于3个月。全身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骨显像示多发骨骼放射性浓聚灶 ,并经实验室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治疗后观察 3个月。结果 Ⅰ组镇痛有效率为 6 2 71% (37 5 9例 ) ;其中无效占 15 2 4 %(9 5 9例 ) ,好转占 2 2 0 3% (13 5 9例 ) ,显效占 5 5 93% (33 5 9例 ) ,完全缓解占 6 78% (4 5 9例 )。Ⅱ组镇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半定量分析有效控制与控制不良的MRI阴性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GTCS)病人的局部脑血流差异,探讨脑血流灌注与其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29例有效控制的和12例控制不佳的MRI阴性的GTCS病人进行发作间期99mTc-ECD-SPECT脑血灌流显像,1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对照,用感兴趣区(ROI)的不对称指数(%AI)进行半定量分析.将SPECT分析结果与病人的临床表现与EEG相比较.结果:①控制不佳组与有效控制组在丘脑和基底节区的%A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控制不佳组SPECT脑显像的异常率(83.3%,10/12)明显高于有效控制组的异常率(17.2%,5/2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病人的EEG异常率分别为58.3%、44.8%(7/12、13/2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控制不佳的MRI阴性的GTCS病人往往存在发作间期的低血流灌注脑区,提示癫的难治性;而控制良好的病人多无明显异常发现,可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7.
骨质疏松或增龄性骨丢失与老年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特点密切相关。尽管高龄人群成骨细胞骨形成作用和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对骨骼的影响都逐渐下降,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骨形成功能持续降低,主要表现为:成骨细胞分裂增生能力降低、基质合成减少、对钙调激素的敏感性降低。这些变化与骨髓中前体细胞的快速减少有关,使高龄人群骨骼中成骨细胞群由于缺乏新生细胞的不断补充而功能退化。(2)骨吸收功能短暂激活,主要表现为:破骨细胞数量一度增加,而其泌酸和蛋白酶功能基本得以保持。(3)成骨细胞调节能力降低,主要表现为成骨细胞中RANKL和OPC表达失偶联。破骨细胞激活的机制和破骨细胞二次活跃产生不同骨平衡的意义值得探讨。作为建议,我们提倡在基础领域重视骨髓微环境中前体细胞分化增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
中西医结合要为妇女生殖健康创新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45年来,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针刺促排卵的研究,通过观察血雌激素和中枢β-内啡肽(β-EP)的关系,提出了针刺通过耗竭中枢β-EP而促排卵的新认识,认为针刺促排卵的主要适应症是青春期月经失调,并将针刺成功地应用于治疗神经性厌食;补肾化痰的俞氏温补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被证实是通过提高血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并诱发排卵而起作用;益肾化瘀的天癸方是通过降低患者及动物模型的雄激素和胰岛素,引起以中枢阿片促黑激素皮质素原、神经肽Y和瘦素受体为主的神经-内分泌-代谢网络调节而发挥促排卵和减肥作用,对高胰岛素型PCOS有良效,并在研究中提出了对PCOS分类的新设想;益肾清火的更年春通过提高中枢与周围组织的雌激素受体及其mRNA表达来调节围绝经期妇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网络而获优越疗效.这些研究表明,疾病是外环境影响下患者生命网络的某些主脉失调所致,而且亚健康状态的妇女具有初步网络失控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将为女性生殖医学研究找到捷径,调控生命网络是防病治病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79.
18F-FDG PET显像在发热待查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长期发热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对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 (发热持续时间至少 3周 ,测 3次体温超过 38 3℃ )的18F FDGPET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18F FDGPET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中有 8例PET显像示恶性淋巴瘤可能 ,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 ,其中 2例为霍奇金淋巴瘤 ,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PET显像示长期发热的淋巴瘤患者其病变淋巴结可在正常范围内 (<1 0cm或在体内较深部位 )。对长期发热患者 ,18F FDGPET显像可初步筛查淋巴瘤及排除其他肿瘤 ,可为穿刺活组织检查提供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癫持续状态 (SE)后小鼠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SE小鼠模型 ,分别应用Westernblot与RT PCR观察SE后活化素A与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活化素A蛋白于SE后 3h开始增高 ,6h显著增高 ,2 4h至高峰 ,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未成SE的小鼠活化素A表达无明显变化。②抑制素A蛋白SE后无明显增加 ,同正常小鼠及未成SE的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③活化素ⅡA受体mRNA在SE后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SE后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存在差异性 ;活化素A可能对性脑损伤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