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6 毫秒
21.
目的 探索茶多酚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雌性食蟹猴年龄10~12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茶多酚对照组(TP组)、帕金森病模型组(MPTP组)和茶多酚治疗组(MPTP + TP组),每组4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茶多酚对照组灌胃给予茶多酚80 d;PD模型组静脉注射MPTP诱导PD模型,茶多酚治疗组在PD模型建立后给予茶多酚治疗80 d,每周2次用帕金森病临床行为评价量表评价各组动物运动损伤。实验动物经安乐死后,分离脑组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体视学分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 TP能减少MPTP诱导的食蟹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并缓解其运动障碍。结果 首次在灵长类动物体内实验证实茶多酚能有效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并改善其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和总结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43例严重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截肢(趾)与否,将43例患者分为截肢组、截趾组、截肢(趾)组和非截肢(趾)。对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血浆白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值、Wagner分级、有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坏死性筋膜炎等进行分析。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截肢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0.7 ± 39.3)d,长于非截肢(趾)组(58.4 ± 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 P=0.03);截肢(趾)组、截肢组和截趾组的年龄分别为(58.7 ± 9.8)、(55.7 ± 11.2)、(62.2 ± 6.7)岁,与非截肢(趾)组(59.0 ± 8.4)岁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2、0.96、-1.07,P=0.91、0.35、0.29);截肢(趾)组、截肢组和截趾组的糖尿病病程分别为(13.4±6.4)、(12.3±7.1)、(14.6±5.5)年,较非截肢(趾)组(15.4±6.3)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1.29、0.32,P=0.31、0.21、0.75);截肢(趾)组和截肢组的血浆白蛋白浓度均分别为(21.9±3.0)、(20.9±2.4)g/L,明显低于非截肢(趾)组的(25.0±4.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3.04,P=0.01、P<0.05);截肢(趾)组、截肢组和截趾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3.1±14.2)、(91.8±13.5)、(94.6±15.5)g/L,与非截肢(趾)组(101.4±14.9)g/L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6、1.85、1.19,P=0.07、0.07、0.25);截肢(趾)组、截肢组和截趾组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3.1±4.3)、(23.7±4.8)、(22.4±3.9)×109/L,与非截肢(趾)组(21.8 ± 3.6)×109/L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8、-1.30、-0.46, P=0.29、0.20、0.65);3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8±1.2)、(10.1±1.3)、(9.6±1.1)mg/dl,与非截肢(趾)组(9.4±1.5)mg/dl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8、-1.21、-0.28,P=0.16、0.03、0.98);43例患者中,13例截肢,截肢率为30.23%,截肢切口一期愈合2例,11例截趾,截趾率25.58%,截肢(趾)率55.81%。截肢(趾)组与截肢组的患者多为高Wagner分级,其中4级以上分别有11、19例,与非截肢(趾)组的7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1、9.73,P<0.05、P=0.02);截肢(趾)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分别有12、10、6、7、21例,截肢组合并这5种疾病的患者分别有8、7、4、4、12例,截趾组合并这5种疾病的患者分别有4、3、2、3、9例,与非截肢(趾)组的3、5、3、6、14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7、3.07、1.05,P=0.63、0.55、0.90)。 结论严重糖尿病足有较高的截肢伤残率,局部严重的感染是导致截肢(趾)的重要原因,病灶彻底的清创引流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3.
程国威  孙莉  邓垒  何响铃  王文重  陈平  奚亨智  苏丹 《癌症进展》2019,17(7):788-790,794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植入对食管癌放疗患者食管炎发生率以及抗生素使用强度及地塞米松、吗啡使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有营养风险的87例食管癌放疗患者,根据营养干预途径分为观察组45例(行空肠营养管植入)和常规组42例(未行空肠营养管植入)。两组患者均于放疗期间接受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条件下2级及以上食管炎的发生率、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及地塞米松、吗啡的使用量,并分析其放疗未完成情况和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2级及以上食管炎的总发生率、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地塞米松、吗啡的使用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观察组患者有1例因放射性肺炎未完成放疗,常规组患者有5例未完成放疗;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结论对有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采用空肠营养管植入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2级及以上食管炎的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及地塞米松、吗啡的使用量,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4.
吴贵福 《当代医学》2022,28(4):53-55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联合组和化疗组,各34例。联合组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化疗组接受单纯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QOL评分、Karnofsky评分、血清水平及免疫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化疗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QOL评分、Karnofsky评分均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CEA、CA199均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CD44v6、CDl05、CD34、CDl33均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整体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估腰椎后路截骨手术矫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合并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10至2021-06共收治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11例,其中合并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 AL) 1例,平均(32.8±3.4)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及后凸畸形,术前胸椎后凸角59.36°±12.63°;腰椎前凸角-0.54°±32.89°;颏眉角31.82°±12.25°。10例AS后凸畸形患者均在L2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1例AS合并AL后凸畸形患者采用腰椎后路经损害处清创、截骨矫形。综合评价术后影像学、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耐受性良好,术后平均胸椎后凸角55.18°±11.59°,腰椎前凸角43.91°±19.14°,颏眉角1.82°±0.83°。患者均获随访,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应力性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经L2行PSO截骨矫正AS重度后凸畸形,合并AL后凸畸形行经损...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洛铂用于预防性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洗化疗过程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含有120 mg/L浓度的洛铂溶液,在结直肠癌手术结束时灌入患者盆腹腔中,采集不同时点静脉血及腹腔引流液,应用LC_MS/MS方法,测定洛铂在血液和腹腔引流液中各时点药物浓度。 结果11例患者灌注洛铂后0 h,0.5 h,l h,2 h,3 h,4 h,6 h,10 h,24 h,检测静脉血中洛铂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333.50±333.00)ng/mL,(428.40±321.98)ng/mL,(425.90±347.70)ng/mL,(318.20±291.92)ng/mL,(198.90±196.85)ng/mL,(158.40±186.53)ng/mL,(68.90±66.06)ng/mL,(21.50±19.10)ng/mL,(6.70±0.00)ng/mL;腹腔引流液中洛铂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62 940.20±29 786.14)ng/mL,(58 635.50±29 220.12)ng/mL,(50 559.60±27 661.24)ng/mL,(23 873.90±20 655.82)ng/mL,(15 440.80±19 075.12)ng/mL,(14 382.20±21 208.10)ng/mL,(12 929.70±20 245.06)ng/mL,(10 775.30±19 995.77)ng/mL,(64.00±111.93)ng/mL。洛铂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532.65±383.76)ng/mL,消除半衰期(t1/2z)为(1.84±0.3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1 788.402±1 543.580)h?ng/mL;引流液中洛铂最大药物浓度Cmax为(69 055.0±27 587.55)ng/mL,消除半衰期(t1/2z)为(5.994±8.39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257 421.876±288 148.148)h?ng/mL。 结论洛铂腹腔灌洗化疗在腹腔中可持久维持较高的有效药物浓度,且血液吸收少,从而副作用较少,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4例既往一线或二线使用含氟尿嘧啶类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主要观察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次要观察终点包括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 结果34例患者病理确诊均为结直肠腺癌。近期疗效中观察到部分缓解(PR)为6例,疾病稳定(SD)为25例,疾病进展(PD)为3例,客观有效率(ORR)为17.6%(6/34),疾病控制率(DCR)为91.2%(31/34)。其中,二线患者ORR为21.7%(5/23),DCR为91.3%(21/23);三线患者ORR为9.1%(1/11),DCR为90.9%(10/11)。34位患者全部追踪至疾病进展,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mPFS)为180天(95% CI:157.2~202.8),截止2020年2月27日末次随访未观察到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平均OS(389.0±51.1)天。其中,接受二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193天,平均OS(412.0±61.5)天。接受三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150天,mOS为311天。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EA与CA19-9水平均有降低,其中CA19-9治疗前后平均水平为(169.8±48.0)U/mL和(143.8±57.7)U/mL(t=0.700,P=0.655)。CEA治疗前平均水平为(255.0±40.6)ng/mL,治疗后为(104.2±32.4)ng/mL,下降趋势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9,P=0.001)。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和转氨酶升高等,多为Ⅰ~Ⅱ级,Ⅲ级不良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2/34)、白细胞减少(1/34)和转氨酶升高(1/34),无Ⅳ级不良反应及化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 结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其中二线治疗ORR与国内外既往研究相似,但不良反应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在治疗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62例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非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Neer评分情况、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如脱位、头坏死、关节感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虽存在一些并发症,但其较常规非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好,患者Neer评分情况好,具有一定临床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1A1(UGTI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9-01-01-2012-12-31初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其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4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IP方案化疗后CR3例,PR32例,SD4侧,PD9例,总有效率为73.0%,疾病控制率为81.3%。主要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4例,贫血29例,血小板减少14例,恶心呕吐38例,迟发性腹泻26例,便秘15例,脱发5例,乏力38例,转氨酶升高14例,心电图异常9例。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为TA6/6野生型基因34例,TA6/7杂合突变型基因11例,TA7/7纯合突变型基因3例;UGT1A1*6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为G/C野生型基因33例,A/G杂合突变型基因13例,A/A纯合突变型基因2例。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提示UGT1A1突变型基因可增加患者发生迟发性腹泻的风险,而对中性粒细胞减少无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GT1A1*28、UGT1A1*6、ECOG评分和治疗周期数对迟发性腹泻有明显影响;同时ECOG评分和治疗周期数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存在影响。结论:UGT1A1突变基因对患者迟发性腹泻有明显影响,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可为临床应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相关不良反应的预测提供依据,对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在选定的1周时间内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治疗状况,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周内在院的6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67例住院患者中有30例患者存在便秘,发生率为44.77%,本组患者便秘的可能因素主要有止吐药,长时间卧床,止痛药,化疗药物。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便秘伴随症状与多种因素相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