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1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546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360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915篇
内科学   164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776篇
外科学   1128篇
综合类   1147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442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300篇
  9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人方法。方法选取8具成人颅一颈椎标本,采用改良四柱式定位框架固定于枕颈,使颅-颈-肩形成统一刚体,保持空间位置恒定,CT薄层扫描获取枢椎三维定位信息,采用Aero—Tech立体定向手术规划系统三维建模,设计安全、可视化、个体化的虚拟置钉路径,反复虚拟演示验证钉道安全后,导向弓把持下置人导向钢针,复查CT评价置钉的准确性。结果16个枢椎椎弓根置钉过程中,方向出现偏差(横突孔突破)1个,失败率为6.25%。结论目标椎弓根的容积三维重建、置钉路径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演示,使操作过程简单、直观而精确,不需要线形和角性参数的测量;加上导向抓持装置提供的稳定性,使该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系统状态和复制指标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1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等5组,分别用定量PCR及放免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及肝纤维化标志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HBeAg和抗-HB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观察其在不同肝病理纤维化分期时的变化.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升高,从S1期开始显著增加(P<0.01);而HBeAg阳性率逐渐降低,S3、S4期较S0显著减少(P<0.05和P<0.01);抗-HBe阳性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S3和S4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0期(P<0.05和P<0.01).血清HBV-DNA( )HBeAg( )组血清纤维化标志最低,HBV-DNA(-)抗-HBe( )组最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BV复制和e系统状态的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肝内病毒复制标志与血清纤维化标志联合检测,对于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和指导抗病毒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feature of pulmonary blood flow distribution after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 (TCPC) of different types, and to provide the selection of the best type .Methods. Thirty-two consecutive survival patients after TCPC underwent radionuclide lung perfusion imaging. According to the radionuclide counts in the left and right lungs, analys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blood flow from superior venous cava (SVC) and inferior venous cava (IVC) and the whole pulmonary blood flow in both lungs were made.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by the the anastomosis between IVC and pulmonary artery.Results. Group Ⅰ: The flow ratio of the IVC to left lung was greater than that to the right lung , P≤0. 01; the flow ratio of the SVC to right lung was greater than that to the left lung, P≤0. 01; and the whole pulmonary blood flow went dominantly to the left lung, P≤0. 05, which is not in line with physiological distribution. Group Ⅱ: the flows from the SVC and IVC were mixed in the middle of  相似文献   
14.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l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d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4±5)%、(264±17)%、(284-16)%、(474-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4±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d(P〈0.01)。脓毒症患者TNF—d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采用多济敷外用于面部皮损磨削术后创面,观察其对创面愈合时间、皮肤色素沉着等的变化。方法:采用区域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麻醉,对不同类型的面部皮损34例进行皮肤磨削治疗,术后创面应用多济敷或凡士林纱布作为底层敷料包扎创面,术后换药一次,保留底层敷料。结果:2001年8月至2003年9月间,通过自身对照,34例面部磨削术后采用多济敷治疗组较凡士林纱布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经过6个月至2年的随访,皮肤色素沉着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多济敷有利于缩短面部磨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改善面部色素沉着,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16.
MRI在心脏瓣膜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序列MR扫描在心脏瓣膜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UCG)、二维(2D)黑血及亮血序列、K-空间节段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扫描序列(True FISP)对瓣膜病进行定性评价,15例患者还进行小角度快速激发(FLASH)电影序列和流速编码电影(VEC)定量分析,并将MR结果与UCG进行对比。结果 UCG和MRI诊断二尖瓣狭窄(MS)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23例;主动脉瓣狭窄(AS)7例,其中二瓣畸形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1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TI)2例;复合或联合瓣膜病9例。受累心腔的增大和升主动脉的扩张是其主要形态学改变,异常的血液湍流信号是受累瓣膜的直接征象。VEC-MR定量分析与多普勒超声一致性好:6例AS,MR和UCG检查结果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和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5、Rsq=0.951(P〈0.01),AI9例,分别为R=0.965、Rsq=0.932(P〈0.01)。结论 MR多序列综合扫描可对心脏瓣膜病特别是主动脉瓣疾病进行准确的定性及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用猪背部创伤模型,观察重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创伤修复的作用。在无菌条件下用特制打孔器在猪背部切割皮肤,形成2.5cm2的园型创面。将150个创面分成5组,分别以bFGF(60u/cm2创面),bFGF((60u/cm2创面)加SD-Ag、SD-Ag、生理盐水以及不治疗等方法处理,每间隔一天换药一次。实验结果表明,bFGF具有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再上皮化率以及增加创面愈合组织抗张力强度等作用。FGF显著促修复效应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直接与间接效应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原代培养及其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建立成体哺乳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型。方法 对出生后7d的Wistar大鼠的螺旋神经节细胞进行解离与分散培养。用荧光显微镜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培养SGN细胞的活力以及生长与分化过程。应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方法和抗神经丝蛋白单克隆抗体(NFP-McAb)对SGN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 幼龄Wistar大鼠的SGN在体外条件下,可良好存活并有正常  相似文献   
19.
温缺血时间与同种心脏瓣膜细胞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具脑外伤死亡的健康男性的心脏的60个同种主动脉、肺动脉瓣叶分为6组进行实验。经不同的温缺血时间灭菌并经过3个月的液氮深低温保存后,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测定细胞活性,同时行组织块贴壁培养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温缺血时间在12小时以内,细胞活性为93.49±2.35%,较对照组无明显下降。灭菌24小时,细胞活性为89.82±3.5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并且可见形态上改变;冷冻后细胞活性进一步下降,但下降幅度减低,冻存3年后活细胞仍占80%。结论为:温缺血时间对细胞活性有影响,时间延长与活性的下降成正相关。因此温缺血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20.
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心脏手术输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改良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中对输血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6 0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血管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均分为对照组 (不接受任何超滤 )、常规超滤组 (CUF组 )和改良超滤组 (MUF组 )。观察术中库血用量、血浆用量、血球压积的变化及术后2 4h出血量 ,并用SSPS/PC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MUF组库血用量、血浆用量、术后 2 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UF组 (P <0 0 1) ,且滤出水量明显多于CUF组 (P <0 0 1)。结论 在婴幼儿心血管手术中 ,改良超滤可有效排出体内水分 ,提高血球压积 ,明显减少输血及术后出血 ,是节约用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