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01.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干扰素-γ(IFN-γ)和内皮素1(ET-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哮喘发作期83例、缓解期37例,另选3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并将83例哮喘发作期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20例)、中度(47例)和重度(16例)。应用ELISA法对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eotaxin、INF-γ和ET-1水平测定。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中eotaxin和ET-1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P<0.01),缓解期血清eotaxin和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水平INF-γ在发作期组低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增加,哮喘患者的血清中eotaxin和ET-1浓度升高,INF-γ水平出现明显降低。重度哮喘与中、轻度哮喘比较,eotaxin、ET-1和INF-γ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otaxin、IFN-γ和ET-1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2.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妇科急腹症的153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65例)和开腹组(8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分数(VAS)、住院时间、PA和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疼痛分数、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开腹组短或者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腹腔镜组较开腹组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相反,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提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是妇科急腹症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3.
目的分析肝癌化疗后肝炎发生的病因,探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肝炎疗效。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乙型肝炎后肝细胞癌患者120例,男108例,女12例,年龄28~85岁,平均(53.88±12.16)岁。肝癌患者均接受1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并分为抗病毒治疗组35例;未行抗病毒治疗组85例。抗病毒组中TACE前2周23例服拉米夫定;12例服阿德福韦酯,维持抗病毒治疗TACE后4周为观察终点。随访4周后,监测2组患者TACE前后肝功能及HBV载量水平变化和肝炎发生情况,观察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HBV再激活肝炎的疗效。结果肝细胞癌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33例,化疗后未再激活87例,HBV再激活发生率为27.50%。HBV再激活肝炎23例,发生率为69.70%;化疗药物性肝炎11例,发生率为12.64%,2种肝炎的发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组之间HBV再激活肝炎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5.78,P〈0.05),2组间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细胞癌化疗后发生HBV再激活肝炎和化疗药物性肝炎;HBV再激活肝炎的发生较化疗药物性肝炎多。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肝细胞癌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4.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结合A超定量测量老年人可疑房角关闭眼的眼前段生物学参数,探讨老年人发生急性房角关闭的潜在解剖因素以利青光眼的早期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55~83岁临床诊断为可疑房角关闭患者33例35眼。随机选取年龄55~80岁的健康志愿者25例25眼作为对照组。应用UBM测量两组的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ILCD),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睫状体绕巩膜突向前旋转角度(B角),虹膜厚度(IT)。应用A超测量两组的晶状体厚度(LT),眼轴长度(AL)。并计算出晶状体相对位置(RLP)。结果:老年人可疑房角关闭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晶状体相关参数:RLP明显偏前(P<0.01),LT增加(P<0.05),ILCD增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睫状体相关参数:TCPD,B角明显减小(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房相关参数:ACD,AOD500明显减小(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虹膜参数:IT基本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急性房角关闭的危险因素是晶状体位置厚度的改变,并且存在有睫状体位置的前移前旋。  相似文献   
205.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镜辅助下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我科于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应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6~68岁,平均48岁。按照AO分型,B 1型骨折3例,B 2型1例,B 3型1例,C 1型2例,C 2型3例,C 3型6例。按L idstrom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临床随访8~18个月,平均13个月。按L idstrom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3.7%。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既可以在腕关节镜下精确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又可以利用外固定器牵引维持桡骨关节面的高度,且早期恢复腕关节的功能活动,可得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和逆行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治疗老年人闭合性股骨髁上骨折69例,采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治疗37例,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61~82岁,平均71.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9 d,平均6 d;采用有限切开逆行髓内钉治疗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60~86岁,平均7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5 d。结果 6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39个月,平均28个月,无内固定断裂、感染。参考K ilm er评价标准评分,有限切开逆行髓内钉组优19例,良11例,一般2例,优良率93.75%;有限切开锁定钢板组优14例,良17例,一般6例,优良率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切开逆行髓内钉组手术时间(73±28)min,出血量(530±140)mL,术后并发症4例;有限切开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55±23)min,出血量(180±50)mL,无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和逆行髓内钉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逆行髓内钉的疗效优于锁定钢板,但锁定钢板手术简单、出血量和并发症少,因此老年患者应根据临床特点灵活选择,以减少手术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7.
提出小儿久病不愈多为阳虚的观点,特举鼻炎、哮喘、久咳3则验案,说明用扶阳法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经久不愈者,每获良效.针对每则验案中患儿的症状、体征,具体分析了病因病机,解析了处方用药的目的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8.
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文  张明贵  赵毅 《中国骨伤》2009,22(3):226-227
锁定钢板治疗关节周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患者。但现有的单轴锁定钢板其锁定螺钉的置人方向是严格定向的,稍有偏差就会使锁定失效,并且小能根据骨折情况来调整螺钉的方向。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系统是专门用于治疗关节周围区域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系统,它不仅提供一个内支架的稳定系统,还可以根据骨折情况来调整锁定螺钉的方向和位置,是锁定钢板的又一次技术和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20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CVA患儿8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ICS)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加服本院自制中药麻杏清肺口服液、芪风健中口服液、芪芍健脾口服液。治疗共8周。研究期间共有6次访视,评估治疗组、对照组经治疗后CVA患儿症状评分、最大呼气峰流(PEF)值变化和1年内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儿症状评分(治疗前4.0~治疗7周0.84),治疗组患儿症状评分(治疗前4.3~治疗7周0.34)两组均有明显下降(P均<0.01);对照组PEF值(治疗前65.06%~治疗7周89.54%),治疗组PEF值(治疗前65.68%~治疗7周96.74%)两组均有明显升高(P均<0.001);两组比较以治疗组为更优(P<0.05)。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28.57%,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6..98%,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ICS吸入联合中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CVA患儿的症状评分、提高PEF值、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10.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在急性肾功能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无慢性肾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60例,分别在其术前及术后6、12、48 h采集血样,其中27例发生AKI(AKI组),以其余33例未发生AKI(无AKI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GAL浓度,碱性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浓度,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浓度。以48 h内SCr高于基础水平50%作为AKI的诊断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GAL在AKI早期诊断中的效力。结果与术前比较,AKI组术后6、12、48 h的血清NGAL明显升高,Cys C在术后12、48 h明显升高,而SCr在术后48 h才显著升高。无AKI组术前与术后6、12、48 h的NGAL、SCr、Cys 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48 h血清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1[95%可信区间(CI):0.25~0.78]、0.80(95%CI:0.58~0.95)、0.85(95%CI:0.61~0.99)。结论血清NGAL在术后6 h上升,术后12 h即能较好地预测AKI,其预测AKI时间早于Cys C和SCr。血清NGAL可能在AKI早期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