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64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XN-9000全自动血细胞检测流水线系统对白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 2)专用负压管对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收集的238例受试者(其中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6例、粒细胞性白血病17例、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5例、健康儿童80例、健康成人100例)采集静脉血2 mL,采用XN-9000全自动血细胞检测流水线系统在1 h内完成推片、瑞姬染色、阅片,同时采用手工推片、手工瑞姬染色,由两位经验丰富的主管技师进行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238例受试者EDTA-K 2抗凝血仪器推片后分别采用仪器染色和手工染色分类计数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结果[(8.65±2.35)%、(8.55±2.45)%]明显高于手工推片仪器染色和手工推片手工染色结果[(4.57±2.55)%、(4.67±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者(健康儿童及成人)、粒细胞性白血病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抗凝血经仪器推片分类计数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分别为(3.2±0.5)%、(3.5±0.4)%、(3.6±0.5)%,与手工推片结果[(3.1±0.8)%、(3.2±0.6)%和(3.4±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细胞形态有明显改变:淋巴细胞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着色不均,边缘蓝色较深,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细致,细胞质呈淡紫红色,似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反应性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的仪器推片结果为(85.2±5.6)%,与手工推片结果[(3.5±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N-9000全自动血细胞检测流水线系统对EDTA-K 2抗凝血活化膨胀的白细胞无法调节推片力度,加之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密度高、阻力大而致细胞形态改变,使淋巴细胞似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影响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手工推片可调节角度、速度及力度,细胞形态不易改变。当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多时,必须手工推片手工染色,显微镜检查确证后方可发报告。  相似文献   
52.
53.
54.
Background:The pain caused by orthodontic treatment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ough problems in orthodontic practice.There is substantial literature on pain which has exactly effected on learning and memo...  相似文献   
55.
背景心室膨胀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可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AMI患者心室膨胀瘤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4例,根据心室膨胀瘤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30)和未发生组(n=7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发病至治疗时间,入院时心率(HR),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生情况,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前壁梗死情况,病变血管支数,贫血发生情况,冠状动脉溶栓或介入治疗情况,药物使用史〕、白细胞计数(WBC)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预后;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BMI、入院时HR、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NYHA分级>Ⅱ级及病变血管支数≥3支者所占比例、贫血发生率、行冠状动脉溶栓或介入治疗及有药物使用史者所占比例、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年龄大于未发生组,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前壁梗死发生率、WBC高于未发生组,LVEF低于未发生组(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49,95%CI(2.157,3.365)〕、发病至治疗时间〔OR=3.019,95%CI(2.053,4.162)〕、前壁梗死〔OR=2.408,95%CI(2.214,2.685)〕、WBC〔OR=2.680,95%CI(1.985,2.931)〕、LVEF〔OR=3.047,95%CI(2.013,4.121)〕是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P<0.05)。(3)发生组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前壁梗死、WBC、LVEF预测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745、0.712、0.823、0.861。(4)发生组患者出院后1年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前壁梗死、WBC、LVEF预测AMI患者出院后1年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01、0.734、0.796、0.772、0.812。结论高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延长、前壁梗死、高WBC、低LVEF是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危险因素,且上述因素对AMI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6.
恢复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治疗继早期、进展期、危重期之后的第4个阶段。该阶段的康复治疗对本次新冠肺炎后期疫情的防治和防控都具有重大意义。依托2020年四川省科技厅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应急项目,本方案将给予健康指导和龟息调肺功法康复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基础治疗+口服参苓白术散+外用灸法,分别在第0天、2周、12周、24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血常规、血生化、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和胸部CT检查及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该方案已通过伦理审查及临床试验注册,希望为新冠肺炎恢复期治疗提供高级别的证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激光照射频次和单次照射时长对泪液分泌、晶状体以及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健康豚鼠进行眼部激光照射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依据激光照射频次和单次照射持续时间的不同将豚鼠随机分为高频短时(HFST)组、高频长时(HFLT)组、中频短时(MFST)组、中频长时(HFLT)组、低频短时(LFST)组和低频长时(LFLT)组,每组6只。各组豚鼠右眼进行500 lx的激光照射作为实验眼,左眼不接受任何干预作为对照眼。高频激光照射为15次,中频照射为10次,低频照射为5次,每次照射时间间隔为10 min;短时照射为30 s/次,长时照射为60 s/次。采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对各组豚鼠实验眼与对照眼间泪液分泌量进行测定和比较;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斜照法评估各组豚鼠晶状体透明性变化情况;采用眼底照相法评估豚鼠眼底和视盘大致形态;采用视网膜电图(ERG)记录法评价各组豚鼠视网膜功能变化;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变化。结果HFST组、HFLT组、MFST组、MFLT组、LFST组和LFLT组实验眼泪液分泌量分别为8.00(7.37,9.00)、8.75(8.25,9.00)、8.50(7.75,9.50)、9.00(8.50,9.50)、8.00(7.37,8.75)和8.25(7.75,8.75)mm/5 min,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02,P=0.240);各组豚鼠实验眼泪液分泌量与对照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豚鼠双眼晶状体均透明,实验前后眼底均未见出血和渗出;HFST组实验眼ERG暗适应3.0 a波振幅值低于LF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实验眼ERG暗适应3.0 b波振幅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58,P=0.268);各组豚鼠实验眼与对照眼间ERG a、b波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豚鼠实验眼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2,P=0.463)。结论500 lx激光照射对眼表组织和晶状体无明显损伤,但一定程度上造成视网膜功能损害,损伤程度主要与激光照射频次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总结使用“达芬奇”(da Vinci S)机器人手术系统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或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术的经验体会.方法 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回顾性研究,使用da Vinic S机器人系统,体外循环下完成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或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术22例.患者女16例,男6例;年龄平均(36.5±5.8)岁.房间隔缺损直径为2.5~4.1 cm,平均(3.8±1.3)cm,左向右分流,2例伴有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2例伴有右侧胸膜腔部分粘连.手术经股动、静脉插管,于右侧胸壁打3个孔,采用我院成熟全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切开右心房后,再连接机器人手术系统,术者于操作台前遥控机器臂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直接缝合房间隔缺损20例,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2例,同期三尖瓣成形及胸膜粘连松解各2例.结果 22例均成功接受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或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术,手术时间1.5 ~ 3.5 h,平均(2.3±0.6)h;后10例手术时间体外循环(58.6±18.3) min,升主动脉阻断(26.8±8.6)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5.8±1.6)h.胸液引流量50 ~ 300 ml,平均(150±32) ml,平均1~2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5.6±1.4)d.均无中转开胸、院内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全组术后3~5d超声心动图示手术效果满意,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1个月~3个月,无残余分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均为Ⅰ级,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满意.结论 改良达芬奇S机器人手术方式体外循环下房缺修补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且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9.
60.
国际头痛学会相继提出“偏头痛癫痫”和“发作性癫痫性头痛”等概念和诊断标准,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笔者认为上述诊断标准均有值得商榷之处。头痛可以作为癫痫发作的症状,也常见于癫痫发作后,偏头痛和癫痫可以共病。从癫痫专业角度来看,偏头痛癫痫也许是一种局灶性癫痫。医学观点百家争鸣,癫痫和头痛亚专业组应加强对话,科学地制订癫痫和偏头痛相关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