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28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41.
目的 分析2008年广州市20~59岁男性饮酒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08年对广州市31个街道/乡镇,114个居委/村委2 625名20~~59岁男性进行调查. 结果 2008年广州市20~~59岁男性的总饮酒率是33.8%,其中重度饮酒率是8.3%.40岁以下男性重度饮酒发生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上的男性;农村高于城市;中学文化程度的重度饮酒率最高.由于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而导致(非)重度饮酒率的危险性是从未饮酒1.46~ 1.77倍.分层分析显示,具有中学文化程度、已婚、城市男性青壮年由于感到工作或生活压力而发生重度饮酒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没有这种压力的人群(P均<0.05). 结论 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是导致广州市20~59岁的男性发生重度饮酒的主要原因.而中学文化程度、已婚和城镇的男性青壮年易采取过度饮酒的方式缓解压力,此类人群应为干预重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广州市重点媒介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媒介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广州市2006-2012年重点媒介传染病报告病例基本信息以及个案调查流行病学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广州市重点媒介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2年,广州市共报告6种媒介传染病5828例,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登革热、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恙虫病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01/10万、1.37/10万、0.10/10万、0.18/10万、0.02/10万和4.72/10万.登革热和恙虫病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中心城区HFRS和登革热发病构成比较大,钩体病、疟疾、乙脑和恙虫病发病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区域为主,除乙脑发病以儿童为主外,其余各媒介传染病发病职业分布广泛,年龄以中老年为主.结论 广州市媒介传染病发病整体相对平稳,但近年来有小幅上升趋势,发病风险仍然存在,应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广州某大学发生的胃肠炎暴发事件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寻找疾病暴发来源并制定相关疾病防控措施。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环境和水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患者和厨工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18%、15.83%。桶装水合格率100%;饮水机水、末梢水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33.33%、50.00%;二次供水水池水细菌总数超标并检出耐热大肠菌群。水样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论此次疫情应为厨工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食源性传播。该校存在饮水卫生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从建设现代化武警的要求和需要出发,立足实际,着重从医护人员素质、培训师资力量、医疗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指出了现阶段武警部队医院现代化人才培养建设的现状,并结合现阶段武警部队履行职责使命的任务需要,重点探讨了武警部队医院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疏附县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炭疽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对疏附县2005-2012年网络报告的炭疽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疏附县共报告炭疽137例,占同期全国病例总数的5.09%,年平均发病率为5.34/10万.病例全部为皮肤型炭疽,多为散发;夏秋两季高发,7月为高峰月份;男女性别比为1.36∶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超过54%的病例为20岁以下儿童和青年,10-14岁高发.病例职业多为农牧民和学生,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99.27%).结论 疏附县炭疽发病率极高且呈低龄化特点,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其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小学出现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2013年3月28~31日,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27例,罹患率为3.31%(27/816)。3月28日14:00—22:00时为发病高峰,病例有班级聚集性,病例对照结果显示饭前洗手(OR=0.13,95%CI:0.03—0.63)和每天洗手次数≥5次(OR=0.26,95%CI:0.10~0.72)为保护因素。采集患者、厨工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环境涂抹样等85份标本,其中5份检出诺如病毒GII-4型。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GII-4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暴发原因是带毒厨工污染部分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47.
正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近年来骨外伤的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工伤是导致其受伤的原因之一。由于下肢是行走活动的主要肢体,其功能障碍可导致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1]),重返工作岗位对其生存质量有正向及独立的影响~([2])。因此,重返工作岗位不仅可以减少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负担,还可以减轻职工本人的心理压力,提升其生存质量。对于下肢外伤的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是必然的选择,有多种因素影响其重返工作岗位,本文尝试了解下肢外伤工伤职工的基本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更好地了解下肢外伤工伤职工一般资料与能否成功返回工作岗位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8.
目的:编制戒毒动机测量工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个人访谈、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了戒毒动机理论的维度,形成初始量表,对200名戒毒人群初步预测并分析后,形成戒毒动机正式量表。对1380例戒毒人员进行测试(测试后有效样本为1294例),然后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结果:戒毒动机量表包括36个条目,由5个因素组成,即趋戒-内部动机、趋戒-外部动机、避吸-内部动机、避吸-外部动机、戒毒信心,探索性因素分析各因子条目的载荷均在0.40以上,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拟合指标较好,全问卷同质性信度为0.922,分半信度为0.837,重测信度为0.881,强制与自愿戒毒者、男女不同性别的戒毒动机总分与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该量表区分效度好。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戒毒动机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金刚藤分散片(JDT)灌胃给予小鼠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先进行预试验,采用JDT可供灌胃的最大浓度936.0生药g/kg剂量组予小鼠一次性灌胃,无法测出本品的半数致死量(LD50);后改作小鼠最大给药量试验,采用JDT 234.0、468.0、936.0生药g/kg剂量组分别一次性灌胃,给药后立即观察动物中毒症状和记录死亡动物数.结果试验期间小鼠活动状况与饮食情况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和死亡,解剖和尸检内脏器官无异常.小鼠对本品口服最大耐受量(MTD)>936.0 g/kg,约相当于临床人口服用药剂量的80倍.结论说明本品毒性较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0.
针刺戒毒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成就之一。本文简单回顾针刺戒毒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针刺戒毒的优势、作用机制,以及针刺戒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针刺戒毒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