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42篇
  免费   1519篇
  国内免费   388篇
耳鼻咽喉   386篇
儿科学   546篇
妇产科学   466篇
基础医学   2075篇
口腔科学   429篇
临床医学   2918篇
内科学   1182篇
皮肤病学   465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412篇
外科学   2021篇
综合类   6243篇
预防医学   1354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1887篇
  6篇
中国医学   4757篇
肿瘤学   46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537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1121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576篇
  2011年   1684篇
  2010年   1920篇
  2009年   1983篇
  2008年   1976篇
  2007年   2098篇
  2006年   1972篇
  2005年   1777篇
  2004年   1487篇
  2003年   1234篇
  2002年   1047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515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高龄严重心肺疾患患者全髋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龄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及肺功能损害等多种疾病,全髋置换手术难度大、术时较长,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和机体内环境紊乱,术中还需要保护各重要器官,故对麻醉处理的要求较高。我们对9例高龄严重心肺疾患患者施行全髋置换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2.
乳腺癌保乳术后背阔肌微小肌瓣即时填充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诊断技术和综合治疗的进步,为保乳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和保证。但国人乳房相对较西方人小,在局部扩大切除后如不适当地进行填充修复常可出现局部凹陷畸形,造成保乳术后乳房外观上的缺陷。我们采用背阔肌带蒂微小肌瓣即时转移的方法进行保乳术后乳房塑形32例,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联合应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和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探讨理想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方法。方法2006年1月~12月,对30例成人腹股沟疝行腹腔镜下修补。以腹壁下血管内侧缘为界,把疝薄弱区纵行分成内侧和外侧,内侧采用改进的TAPP方法,外侧仍用IPOM方法。沿腹壁下血管内侧缘纵行剪开腹膜后向内侧游离的区域内基本上是无血管区,亦无重要的神经,组织疏松极易游离,数分钟内即可分离出所需要的面积(7.5 cm×6.5 cm)。补片的材料亦分为内侧和外侧,内侧是聚丙烯材料,外侧应用Proceed补片。结果30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时间单侧30~40 min,平均35 min,双侧50~60 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1~5 ml,术后第2天可离床活动,术后3~4天出院,术后2周均恢复工作。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9个月,无粘连性肠梗阻,腹股沟部和全身无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TAPP和IPOM后,能体现微创的原则,易掌握,损伤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4.
疝修补的新型材料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迅猛发展,各类疝修补材料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给疝的治疗带来深刻变化[1].手术者应熟悉各种修补材料的特点,这样才能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修补材料[2,3].以下就当前国内外临床上使用的各类疝修补材料的特性做一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35.
胶原酶诱导不同部位脑出血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胶原酶诱导纹状体和内囊部位脑出血模型的行为学和神经纤维损伤差异.方法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一定量的Ⅳ型胶原酶用微量进样器分别精确注入大鼠纹状体和内囊诱导脑出血模型,观察两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差异,并进行大体形态学和神经纤维受损程度的比较.结果 内囊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受损程度明显重于纹状体组大鼠,前者的神经纤维破坏程度显著重于后者.结论 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模型的神经损害程度存在差异,内囊区脑出血模型更适合于研究神经纤维的损伤机制及神经纤维的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36.
肝细胞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一种恶性肿瘤,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清楚。而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届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而肿瘤标记物在这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尽管AFP检测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要求,所以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的肿瘤标记物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本文就目前临床上正应用的和近年来新发现的肿瘤标记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7.
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脊髓损伤(SCI)模型对于阐明其病理生理机制和评价损伤后干预手段的效果非常关键.遵循重物坠落致伤法的原理.我们研发了可通用于大小实验动物的新型脊髓打击器(命名为SS-Ⅱ型),结合调节打击高度,建立相应的不同程度脊髓挫伤模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而入院治疗的患者尿检异常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而入院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切除)的患者中尿检异常(排除既往有肾脏病史、正在经期的女性患者)情况,并与同时期因除扁桃体炎外的扁桃体疾病入院患者对比.结果 符合入选条件的慢性扁桃体炎295例,非扁桃体炎24例(乳头状瘤3例,囊肿l例,息肉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过度角化症2例,鳞状上皮癌6例,血管瘤1例).>18岁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尿检异常无差异(χ2=2.23,P=0.135);在>18岁的男性患者中,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尿检异常发生率与非扁桃体炎患者之问比较无差异(χ2=0.46,P=0.831);在>18岁的女性患者中也是如此(χ2=0.013,P=0.908).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的成年患者中尿检异常的发生率并不比非扁桃体炎患者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以CFU—GM细胞集落形成数目为指标,探讨当归补血汤全方发挥功效的有效部分或有效部位。方法:用极性由小到大的4种有机溶剂依次萃取全方水煎液,所得各供试部分灌胃及供试各部分组合灌胃,取血清,培养骨髓细胞(CFU—GM)。结果:未发现某一供试部位对CFU—GM细胞集落形成作用强度等同全方,其中氯仿、乙酸乙酯供试部分较强;各部分相互组合后作用增强,其中氯仿与正丁醇部分组合的血清、氯仿与乙酸乙酯组合的血清较强,但仍弱于全方。结论:能完全代表全方功效和物质基础的有效部分及组合部分可能不存在,但各部分组合后可增强刺激集落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40.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同机CT融合在肿瘤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确诊或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人79例,良性肿块病人19例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检查,经COSEM重建,结果与解剖显像比较。【结果】①~(18)F-FDG符合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89.5%、91.8%、97.3%和73.9%,解剖显像分别为79.8%、63.2%、76.5%、90.0%和42.9%。②同部位显像比较中,~(18)F-FDG显像病灶探测数为302个,而解剖显像为286个。③同机CT融合明显提高对肺部近纵隔、膈缘及腹部等部位的定位诊断。【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较解剖显像更好地对恶性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并且能探测到更多的恶性病灶,同机CT融合较大地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