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4篇
  免费   767篇
  国内免费   806篇
耳鼻咽喉   180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1063篇
口腔科学   147篇
临床医学   3835篇
内科学   2604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497篇
特种医学   1073篇
外科学   2253篇
综合类   5014篇
预防医学   2458篇
眼科学   159篇
药学   3023篇
  1篇
中国医学   739篇
肿瘤学   12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962篇
  2013年   1055篇
  2012年   1581篇
  2011年   1821篇
  2010年   1594篇
  2009年   1737篇
  2008年   1702篇
  2007年   1672篇
  2006年   1575篇
  2005年   1308篇
  2004年   1252篇
  2003年   1224篇
  2002年   1079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843篇
  1999年   651篇
  1998年   369篇
  1997年   538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分瓶法测定果蝇吸入麻醉药半数麻醉有效浓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果蝇吸入麻醉药半数麻醉有效浓度 (ED50 )的方法学。方法 在 11个 32 5ml的三角烧瓶中各放入 30只雄性果蝇 ,分别加入不同容量的异氟醚标准气 ,使 11个烧瓶中异氟醚浓度分布在零效应浓度与百分之百效应浓度之间。以果蝇失去附壁及运动能力为标准计算各瓶中被麻醉果蝇数 ,用正规法计算出ED50 。结果  11次实验在 2 5及 5 0min时的量 -效关系曲线均呈S形 ,用各自的对数浓度与概率单位作图都呈直线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72± 0 .0 14和 0 .971± 0 .0 2 5 ,ED50 值分别为 (0 .5 1± 0 .0 6 8) %和 (0 .4 7± 0 .0 85 ) % ,变异系数分别为 13.3%和 18.0 %。结论 本法稳定性较好 ,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22.
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研究结果为:风湿活动组,周围血淋巴细胞绝对数显著增加,T抑制细胞亚群明显减少,T辅助细胞与T抑制细胞比值明显升高。慢性心力衰竭组,T抑制细胞亚群明显增加,T辅助细胞与T抑制细胞比值明显降低,并讨论了上述改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衰患者地高辛维持量的合理应用。  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14例老年心衰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 ,并计算出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14例老年心衰患者地高辛 t1/ 2 β,β和 Vd分别为 72 .769± 2 9.768h、0 .0 11± 0 .0 0 6h-1和 3.190± 3.30 0 L/ kg,与非老年心衰患者 ( t1/ 2 β 36.1± 2 .0 h,56.3± 12 h,β 0 .0 19± 0 .0 0 1h-1,Vd 7.37± 1.65L / kg)相比差异显著。  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地高辛维持量以小量分次给药为宜 ,且更应注意个体化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犬下腔静脉内放置可扩张性内支撑后血管的形态学变化 ,确定支撑的内皮化进程 ,以期为临床减少内支撑阻塞、合理应用抗凝剂提供组织学的依据。  方法 :在 14只杂种犬下腔静脉内放置金属内支撑 ,于术后 1个月起 ,逐月取下腔静脉作光镜和电镜检查。  结果 :术后 1个月左右 ,内支撑基本内皮化 ,5个月完成血管的重构。  结论 :早期抗凝治疗是防止内支撑阻塞的关键 ,首次提出内支撑放置后血管重构的现象  相似文献   
25.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电复律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林修功 《新医学》2002,33(3):137-138
1引言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其前奏常呈现频发的房性期前收缩和(或)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以后经心房扑动过渡到心房颤动,但也可独立存在或呈反复发作;由于过快的房性节律冲动传至心室,常引起心室率过速,诱发严重的不良后果.故在治疗学中至今仍主张除药物转复或适当减慢心室率外,可酌情行电复律治疗.现就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在电复律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与大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6.
肠外营养制剂中氨基酸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学研究发展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能像临床营养这样取得如此巨大和有价值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氨基酸溶液.氨基酸是全肠外营养(TPN)的基石(building blocks),其作用是维持细胞结构,产生消化酶、激素和血浆蛋白.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报告 DDV杀虫剂在监区大面积灭臭虫效果。方法 :在现场采用滞留喷洒。结果 :试验区共捕获臭虫 5 88只 ,经鉴定为温带臭虫 ;灭臭虫后连续观察密度 5个月 ,在第 4个月起又能找到臭虫。结论 :使用DDV大面积灭臭虫短期效果好 ,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 ;缺点是 :时间一长 ,臭虫卷土重来 ,长期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28.
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细菌菌谱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1年4月收治的使用腔静脉导管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的肠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肠瘘患者,共进行了358次腔静脉置管,腔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的有88次(24.6%),腔静脉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6.9±13.0)d。88次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尖端共培养出95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56.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5株,占36.8%;真菌6株,占6.4%。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临床表现,有16例患者更换了抗生素,4例改用抗真菌药物,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肠瘘患者,腔静脉感染仍是实施静脉营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最常见。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和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PCNSML)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 方法 :总结经手术证实的 2 7例PCNSM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 结果 :患者以中年男性为多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前误诊率高。病理学显示 2 6例为B细胞淋巴瘤 ,绝大多数属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例为T细胞淋巴瘤。 81.3%B细胞淋巴瘤bcl 2呈阳性表达。术后行放、化疗者生存期优于单纯手术者。 结论 :PCNSML临床早期诊断困难 ,治疗方案应采取以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派瑞松(原名复方达克宁)霜治疗3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