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研究和观察解除临终患者疼痛、呕吐、呼吸困难症状的适宜性缓和医疗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选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本院安宁病房收治的120例晚期恶性肿瘤和老龄衰竭病例,对出现疼痛、呕吐和呼吸困难症状而用适宜性技术行缓和治疗,治疗方法保括:三阶梯镇痛;基本对症;中医药;脱水;特殊和心理治疗,单一治疗无效者作上述方法的综合治疗。结果经适宜技术治疗后的有效缓解率为:疼痛96.90%;呕吐60.61%;呼吸困难33.80%,无重大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中使用的适宜性缓和医疗技术安全、有效、经济、操作便捷,缓解呼吸困难、呕吐方面疗效尚不够理想,在基层医疗单位尚有相当的适宜度。  相似文献   
32.
孙杰  邓漾  吴庆宇 《世界感染杂志》2009,9(2):97-99,103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2006年75至2008年9月间收治的共128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培养检出的133株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结果胆汁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92.97%(119例)。133株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6株(72.18%),革兰阳性菌32株(24.06%),真菌4株(3.01%)。培养阳性的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30.08%),肠球菌(20.30%),肺炎克雷伯菌(17.29%)和铜绿假单胞菌(8.27%)。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率为100%,其次是丁胺卡那霉素95.10%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5.16%;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1.41%,丁胺卡那霉素89.84%。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丁胺卡那霉素可作为治疗胆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3.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防治知识认知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社区慢性病老人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与行为的调查,为社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彭浦社区146名老人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其中有103名慢性病老人,包括高血压患者40例、脑卒中患者20例和糖尿病患者43例;43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病老人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平均知晓率为16.04%,对慢性病治疗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8.13%,对慢性病防治措施平均知晓率为55.83%;能够坚持慢性病规范治疗的占68.13%;慢性病防治知识主要渠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亲朋好友,分别为22.60%与30.14%。结论社区慢性病老人对疾病认知不足,社区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宣传不够,慢性病随访监测内容尚不全面,应加强慢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及对社区人群的健康行为指导,为社区慢性病居民提供切实可及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专题知识深入”优化教育方法研究,探讨对社区全科医生糖尿病管理知识与技能全面提高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知识优化法和专题知识优化法教育管理形式对社区全科医生进行系统的糖尿病防治知识与技能教育。结果全科医生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程度越深,其掌握综合防治知识越全面,防治技术赵娴熟。知识优化教育成绩结果显示:常规优化法+专题优化法教育组优于常规优化教育组(P〈0.05)、优于常规教育组(P〈0.05)。结论上海市糖尿病防治工作已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全科医生实施糖尿病综合防治教育管理方法研究是必要的,这对提高社区糖尿病防治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5.
螺旋CT动脉早期扫描在肝脏实性占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 CT动脉早期扫描对肝实性占位鉴别诊断的价值 ,并分析典型 CT表现。方法  89例 89个肝实性占位 ,除血管瘤外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原发性肝癌 2 2例 ,转移性肝癌 17例 ,血管瘤 2 5例 ,局灶性结节增生 13例 ,腺瘤 5例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7例。首先分析动脉早期扫描是否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然后分析各种占位在动脉早期的特征形态学表现。结果 动脉早期扫描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77/ 89,86 .5 % Vs 5 7/ 89,6 4 .0 % ,P<0 .0 1)。尤其是原发性肝癌 (19/ 2 2 Vs11/ 2 2 ,P<0 .0 1)和局灶性结节增生 (11/ 13Vs 5 / 13,P<0 .0 5 )。动脉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明显一致强化(FNH ,腺瘤 ) ,中央粗大滋养血管 (FNH ) ,中央放射疤痕 (FNH ) ,不均匀强化 (HCC) ,周边点簇强化 (血管瘤 ) ,脂肪成分(AML )。结论 肝实性占位在动脉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对鉴别诊断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胆囊癌B超特征性表现。方法 :按胆囊癌常规扫查方法仔细观察其声像图 ,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胆囊癌中 ,包括胆囊局部性向腔内隆起型 (3例 ) ,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型 (8例 ) ,胆囊实块型改变 (12例 ) ,胆囊壁乳突状结节突入腔内 (2例 )。本文分析了各型的声像图特征。结论 :B超可以帮助检出胆囊癌 ,尤其在帮助检出没有临床症状的早期胆囊癌时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7.
对社区家庭病床工作有效工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社区家庭病床人力成本使用现状 ,探索合理使用社区家庭病床人力资源 ,进一步合理地提高社区家庭病床成本回报率。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 ,抽样调查了上海闸北区 3个社区医院中全部家庭病床医生日工作时间。结果 社区家庭病床中 ,家庭服务占全日工作时间的 35 75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和其他服务的工作时间分别为 2 8 2 0 %和 36 0 5 %。结论 社区家庭病床医生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并存在社区家庭病床服务项目利用不合理现象 ,为进一步调整社区家庭病床服务内容和适宜工作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区老年护理医院出院患者疾病特点。方法本院2008—2011年出院病案进行分析。结果出院患者1 506例。出院患者主要疾病以脑梗塞后遗症最多数,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其次为糖尿病。住院期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中,主要并发症为尿路感染和呼吸系统感染,人均治愈率21.4%,人均好转率46.5%,年度间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出院患者重点病种的研究,对提升老年护理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分析右佐匹克隆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入院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PSD)的患者74例,按用药方法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合用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对照组则单用氟西汀,连续服用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和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价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后各评定一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HAMD、NIHSS和 SD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下降(P<0.05);治疗组 HAMD和 NIHSS评分在治疗2周后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DRS评分在各时点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4.9% vs 8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PSD疗效明显,见效快,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0.
张蓉  陈斐  陈骏  吴宇静 《右江医学》2014,42(5):550-552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比分为A(非杓型组)、B(杓型组)两组,并设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C组),记录各组患者一般资料、24h动态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并比较,分析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B组、C组明显升高(P<0.01);A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24h平均收缩压(24 h SBP)以及24h平均舒张压(24 h DBP)可能是其关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密切,其中dSBP、24hSBP以及24 h DBP可能是其关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