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火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防御方式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30名火车司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防御方式问卷测评应付方式,对测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火车司机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均〈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与防御方式问卷因子1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躯体化因子分与因子4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火车司机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普通人群,心理防御机制存在明显缺陷,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2.
刺激健康青年太溪穴和假穴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fMRI)观察针刺太溪穴和假穴后脑激活区的反应。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2例,采用组块模式即静息阶段与刺激阶段交替出现针刺太溪穴及假穴,均匀提插捻转,角度180°,频率90次/min,反复3次。针刺期被试者头部固定,进行fMRI扫描。结果:12例被试者太溪穴(SPM2软件组分析,corrected,0.05,K≥10)主要激活右侧颞上回BA22,左侧额中回BA46,其次为左右顶叶的中央后回BA2、BA3,左额叶的额下回BA45和左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假穴则没被激活。结论:太溪穴与假穴的激活是不同的,与经脉相关的经络、脏腑与脑激活联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精灸治疗轻、中度乳腺增生病乳痛的有效性。方法:将8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精灸组(29例)、假精灸组(28例)、空白组(29例)。采用McGill疼痛简化量表(MPQ)、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E2、P激素水平来观察不同时点组内及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精灸组与假精灸组在治疗结束时MPQ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精灸组评分下降显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精灸组P水平显著升高(P<0.05),E2/P比值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假精灸组与空白组变化一样。结论:精灸可有效缓解轻、中度乳腺增生病乳痛症状,且一定程度上改善内分泌激素情况。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电针血清对饥饿条件下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抗原(Myod)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控肌卫星细胞增殖及自噬的机制。方法:电针委中穴7 d后获取并制备不同浓度电针血清。分别以不同浓度(10%、20%、30%)的电针血清及10%胎牛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原代肌卫星细胞干预12 h及24 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情况,确定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血清浓度。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原代肌卫星细胞12 h后,将细胞随机分为无血清组、10%胎牛血清组、最佳浓度电针血清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血清。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血清干预12 h和24 h后原代肌卫星细胞中细胞增殖蛋白Myod及自噬蛋白Beclin 1的表达水平。结果:10%电针血清、20%电针血清、30%电针血清干预24 h后,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均优于10%胎牛血清(P<0. 01),但3个浓度电针血清之间的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 05),故取10%电针血清作为最佳浓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血清干预12 h后,无血清组肌卫星细胞中Myod及Beclin 1表达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升高(P<0. 05)、Beclin 1表达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0. 05);与同时点无血清组比较,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表达水平升高(P<0. 05)、Beclin 1表达水平降低(P<0. 01)。血清干预24 h后,无血清组Myod及Beclin 1表达水平较12 h时明显降低(P<0. 01),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表达水平较12 h时升高(P<0. 05)、Beclin 1表达水平较12 h时降低(P<0. 05);与同时点无血清组比较,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及Beclin 1表达水平均升高(P<0. 01,P<0. 05)。结论:饥饿条件下电针血清可改善肌卫星细胞的营养不良环境,抑制其凋亡趋势,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的过度自噬实现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综合检索国内外大型数据库,经过严格筛选后运用Reman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RCTs,共539例患者。疗效比较上,针灸的有效率优于西药和中西药结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与西药在改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上,加权均数差(WMD)为-4.43,95%CI(-5.20,-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灸疗效优于西药。耳穴按压与中药比较,WMD为-5.16,95%CI(-7.3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耳穴按压疗效优于中药。针刺与假针刺比较,WMD为-2.23,95%CI(-3.02,-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疗效优于假针刺。证据等级分析(GRADE评级)显示:除针刺与假针刺比较的PSQI总分证据为低级质量,其他均为极低级证据。3项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其余未报道,针灸的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药物对照组(2.9%)。【结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安全且具有一定疗效;该结论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研究结论需谨慎对待,且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6.
Wang SQ  Xie RM  Liang WR 《中国针灸》2011,31(5):451-454
就针刺临床试验的几个关键环节如设计、疗效评价、质量控制、报告标准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提高临床设计合理性、规范疗效评价体系、严格质量控制及统一报告标准等,并且就针刺临床试验领域的一些热点如针刺在定性研究、实用性临床试验的前景,以及针刺临床试验国内外存在的一些争议如安慰针刺、治疗穴位的选择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为针刺临床试验提供方法学指导,促进针刺临床试验的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52岁,主诉"反复乏力3年余,吞咽困难20余天"入住肝病病房.患者于2007年12月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2008年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曲张(Ⅲ级),门脉高压性胃病,胃体、胃窦糜烂出血.2011年1月再次因"呕血"入院,予三腔二囊管加压止血.期间因肺部感染所致呼吸困难于ICU抢救后行气管插管维持呼吸,症状改善后转回普通病房,进食后发现吞咽困难、呛咳明显.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无支气管方面的疾患,无咳嗽咯痰、嗳气泛酸等症状,于三腔二囊管加压止血治疗后第3天曾接受鼻饲管内药物灌注,第4天即发生严重肺部感染并呼吸困难,转至ICU监护治疗,期间禁食.病情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拔除胃管后自主吞咽时发现呛咳明显,并出现咳嗽痰多,咳嗽力量较大,嗳气泛酸明显,诉吞咽至胸骨处出现"气顶"症状后呛咳.  相似文献   
38.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颈痛是颈椎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针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颈痛方面的效果肯定,且毒副作用少,是目前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目前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以针刺法为主,针对艾灸法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设立艾灸组与针刺组,采用统一公认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对艾灸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来了解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的脑激活区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2例,采用组块模式(静息阶段与刺激阶段交替出现,重复3次,分为3个组块),手法捻转行针针刺右侧的神门穴或养老穴(捻转角度180°,频率1.5Hz)。评价针刺的感觉,使用SPM2对扫描后图像进行后处理以观察激活图、激活区的差别,并观察安全指标。结果:针刺捻转时,操作者指下均有得气感,所有受试者也均有"酸、麻、重、胀"的得气感。在校正像情况下(组分析,FWE,0.05,K≥10),神门穴主要激活了右侧额叶的中央后回BA2、BA1、BA43,左侧额下回BA47,其次为右侧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右侧额叶的额下回BA44、左侧颞叶的颞上回BA22、右侧脑岛BA40;养老穴主要激活了左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右侧额叶的额下回BA45、BA46,其次为左侧颞中回BA37、颞下回BA37、额上回BA10。结论:针刺神门穴和养老穴的激活脑区是不同的,可能与本经相关的经脉、脏腑联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
“痰”与“瘀”虽属不同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但两者可相互影响,且与中风的发展转归有着密切关系。痰瘀互结是缺血性中风的核心病机,贯穿中风病的全过程。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从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水平探讨了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证的生物学机制,已发现有关缺血性中风痰瘀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这些基于微观水平通过分子生物信息学技术获得的缺血性中风外周血差异性表达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将有助于中医痰瘀互结证型的生物学机制研究的微观化、客观化,从而为缺血性中风病从“痰瘀相关”进行防治提供参考,并有望促进中医学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