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5篇 |
免费 | 195篇 |
国内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2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70篇 |
内科学 | 176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53篇 |
综合类 | 235篇 |
预防医学 | 39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111篇 |
中国医学 | 1173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0篇 |
2023年 | 311篇 |
2022年 | 197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抗低氧刺激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的机制与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s,Kv)及环鸟甘酸依赖性蛋白激酶(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KG)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及细胞免疫荧光法等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膜片钳技术记录低氧刺激PASMCs前后及西地那非或KT-5823干预前后的Kv通道电流,运用Kv1.5抗体透析细胞后的Kv通道电流;应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Kv1.5基因。结果低氧下西地那非组的细胞增殖水平较低氧对照组明显降低;西地那非反转了低氧对细胞K +通道电流,尤其Kv1.5通道电流的降低作用;siRNA组的Kv1.5蛋白表达明显减低,沉默Kv1.5通道基因逆转了西地那非抗低氧刺激的细胞增殖作用;PKG抑制剂KT-5823阻断了西地那非抗低氧刺激的细胞增殖作用,并且反转了西地那非对低氧下的Kv通道电流的上调作用。 结论 西地那非可通过上调Kv通道亚型主要是Kv1.5通道,抑制低氧刺激的人PASMCs增殖,且可能与PKG有关。 相似文献
8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9)
目的基于LC-MS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理气活血颗粒对气滞血瘀证大鼠的调节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大鼠进行3周无规律的睡眠剥夺昼夜颠倒方式造模,保证每天16 h,给药组大鼠从第2周开始灌胃理气活血颗粒,给药剂量为0.32 kg·L~(-1),每天1次,连续14 d。3周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上清,通过UPLC-TOF/MS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及生物标志物的鉴定。结果 PCA结果显示,正常组与模型组呈现明显的区别,而给药组有向正常组回调的趋势,提示模型组的内源性代谢成分和生物代谢途径受到了干扰而给药组具有一定的回调作用。以VIP>1,P<0.05为条件筛选了17个气滞血瘀证大鼠与正常大鼠的差异代谢物,其中模型组2-oxo-heptadecanoic acid,18-oxo-nonadecanoic acid,betaine,glycerophosphocholine,1-linoleoylphosphatidylcholine,PAF(C16),linolenoyl lysolecithin、GPCho[16∶0/18∶2(2E,4E)],GPCho(15∶0/0∶0),1-monopalmitin和proline较正常组含量上升,palmitoylcarnitine,isovalery-L-carnitine,dihydrosphingosine,histidine,1-methyhistidine,pyroglutamic acid较正常组含量下降。而理气活血颗粒可使其中betaine和histidine等11个异常变化的生物标志物向正常组方向显著回调。结论理气活血颗粒对气滞血瘀证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调节组氨酸、甘油磷酸胆碱和二氢鞘氨醇物质在胆碱代谢、组氨酸代谢、脂肪酸转运和脂肪酸氧化代谢途径来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中药加减驻景方对实验性CNV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659 nm氪激光诱导BN大鼠建立CNV动物模型。造模后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模型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用加减驻景方灌胃治疗,西药组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联合组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加减驻景方灌胃治疗。分别于光凝后7 d、14 d、21 d,进行FFA与ICGA检查。检查后每组处死6只大鼠制作病理学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CNV变化。结果 (1)CNV发生率:光凝后7 d、14 d、21 d,模型组与各治疗组CNV形成率均达70%以上,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FFA荧光素渗漏:模型组在光凝后14 d时最强,随后变化不明显,各治疗组FFA荧光素渗漏在光凝后7 d时最强,随后变化不明显,有荧光渗漏的光凝斑在ICGA呈充盈状态。光凝后7 d,中药组与模型组荧光素渗漏强度较高,西药组次之,联合组渗漏程度最轻,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与21 d时,各治疗组荧光素渗漏强度均弱于模型组,治疗组中,中药组渗漏强度最强,西药组次之,联合组渗漏强度最弱,比较... 相似文献
8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表现为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及早饱感,并可同时存在上腹胀、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现代医学根据其病理及临床症状表现常将FD可分为3个主要类型:溃疡型,症状表现以上腹痛为主;动力不足型,症状以腹胀,早饱,恶心为主;非特异型,经过常规治疗,症状不改善者。近年来有关中医治疗FD的临床研报道逐渐增多,我们兹就FD的中医学机制研究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5.
86.
87.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中医康复治疗指南的质量,为指南的制定规范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指南相关网站:卫生保健规范研究所(NICE)、国际网指南(GIN)数据库,梅斯医学数据库,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委员会网站(http://www.cacm.org.cn/category/zyzn/bzh/)、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网站(http://www.caim.org.cn/),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收集缺血性脑卒中中医康复治疗指南。应用研发与评价指南评估Ⅱ(AGREE Ⅱ)工具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汇总中等质量及以上的指南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13部指南,AGREE Ⅱ的平均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65.67%、参与人员43.02%、严谨性43.64%、清晰性63.82%、应用性19.87%和独立性32.05%。13部指南中7部指南为中等质量,6部指南为低质量。本研究得到23条中医康复治疗的推荐意见,其中2条为强推荐。结论:指南总体质量不高,未来指南的制定应该从指南应用性、严谨性和独立性方面规范,同时重视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指南的制定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8.
现在,数据挖掘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趋势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西医学的广泛应用,尤其是AI分析方法在疾病早期诊断与评估、疾病的治疗策略与医疗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突出的使用效果,为AI与中医药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在名老中医经验的学习与传承方面。近十余年来,名老中医经验学习与传承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成果颇多,在梳理常用数据挖掘工具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AI分析方法在西医学的应用,可以对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的智能化学习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与展望,为继承与发展名老中医经验提供更高效的途径,加快中医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89.
“一气周流”是中医经典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中气(脾胃之气)是整个气机运转的枢纽。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水谷精微运化疏泄失常,日久痰浊瘀血内生,积聚于血管,引起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健脾疏肝方剂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及相关血管内皮损伤具有较好改善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过程类似于中医“痰瘀浊毒”的积聚。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细胞焦亡与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为中医经典理论和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系统了解中医药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领域的临床研究证据分布,总结疗效,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引。方法 借助涵盖消化领域多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药循证文献大数据平台,检索其收录的2000—2020年发表的中医药防治CAG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南与专家共识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类型,临床研究样本量及干预疗程,中医证候及体质相关观察性研究内容及分布,中医防治方案类别及作用(预防、治疗、康复/二级预防、不确定),临床评价指标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图文结合形式呈现该领域证据分布。结果 共纳入文献796篇,包括775篇临床研究,19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年度文献发表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5年及2019年文献发表量最高,均为51篇。临床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共714篇,包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518篇、非随机对照试验196篇;观察性研究61篇。有46.50%(332/714)的干预性研究的样本量为60~100例,47.48%(339/714)的干预性研究疗程为3~6个月,干预措施以中药治疗为主,结局指标多关注总有效率、内镜下表现、病理组织学、中医证候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