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免疫激动剂和抑制剂对CCI大鼠热痛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压榨性损伤(CCI)模型大鼠在免疫激活剂脂多糖(LPS)和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 CsA)作用下大鼠热痛敏是否改变,并观察免疫调节剂是否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影响大鼠的热耐受时间.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LPS组和CsA组,每组12只,采用轻轻结扎一侧坐骨神经主干建立CCI大鼠模型.造模术后第3 d,按其分组分别给予不同干预(NS 2 mL、LPS 1 mg/kg,CsA 6 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分别在CCI术前(当天)和术后3、5、7、10、13、14 d测定大鼠手术侧和对侧热刺激-缩足时间和触诱发痛针刺-缩足强度.造模后2周处死大鼠,取脊髓L4节段并制成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免疫调节剂作用下CD11b阳性小胶质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CCI大鼠模型.LPS组热刺激-缩足时间缩短,CsA组热刺激-缩足时间延长.LPS组和NS组在脊髓L4节段的灰、白质中均可见大量活化的小胶质细胞,CsA组在脊髓L4节段则有较多正常形态的小胶质细胞.结论 免疫调节剂能影响CCI大鼠的热痛敏,且这种影响可能与小胶质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比较休克患者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之间的差异。方法对15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进行共150次测量,分析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压差之间的关系。结果直接血压的收缩压高于间接血压测量结果,而舒张压在两种方法间相近。结论休克患者间接血压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直接血压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比较2种不同麻醉方案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PR组)和七氟烷-舒芬太尼麻醉(SS组)。评估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对简单指令有反应的时间。同时记录患者改良镇静评分≤1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5分、疼痛VAS评分<4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30分、Aldrete评分=10分的时间。结果: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对简单指令有反应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S组患者术后Aldrete评分=10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30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5分时间均早于PR组患者(P<0.05),2组疼痛VAS评分<4分和改良镇静评分≤1分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IS指导下,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使用七氟烷-舒芬太尼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时间无明显不同,七氟烷-舒芬太尼麻醉有加快此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应用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电生理的改变,探讨腹主动脉内灌注Mu阿片受体激动剂REM-PCL对Mu阿片受体信号转导介导的神经元保护效果。通过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模型,腹主动脉内灌注Mu阿片受体激动剂REM-PCL和选择性Mu阿片受体拮抗剂GSK1521498对Mu阿片受体信号转导介导的神经元保护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并应用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以及REM-PCL干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脊髓保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REM-PCL组(RP组,0.1 mg·kg-1)和REM-PCL+ GSK1521498组(RG组,0.1 mg·kg-1REM-PCL+1 mg·kg-1GSK1521498),每组10只。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模型。分别于阻断前、再灌注15 min、再灌注30 min、再灌注60 min及再灌注24 h监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和MEP变化。再灌注24 h神经行为学评定后取脊髓组织检测Mu阿片受体mRNA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运动诱发电位可准确反映SCIRI程度。C和RG组血清NSE浓度明显增加而Mu阿片受体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MEP和脊髓灰质病理损害严重(P<0.01)。RP组血清NSE浓度明显降低而Mu阿片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MEP和脊髓灰质的病理损害程度明显轻于C和RG组(P<0.01),神经行为学评分恢复迅速(P<0.01)。结论:SCIRI能导致脊髓电生理功能损害,应用REM-PCL可以通过激活Mu阿片受体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受灾面积覆盖4 571万人口.截止到2008年9月11日,已造成69 226人死亡,受伤人数达374 643人.我院从2008年5月12日至6月11日,30天内接诊伤员2 690例,其中住院伤员1 825例,手术1 265台.此时,医院手术科室及相关部门在地震救援过程中的应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成功有序地救治伤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6.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个成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在体动物模型,有助于探讨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等复杂多样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临床干预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治疗截瘫致剧烈下肢疼痛的可行性.方法 患者5年前因车祸致腰痛,后逐渐出现右下肢麻木、疼痛、时有抽动.继而出现双下肢无力、活动受限、知觉减退、大小便失禁.双下肢阵发肌力0级,肌张力消失,肌萎缩,双趾关节呈屈曲畸形,双膝关节呈过伸畸形,双下肢腱反射消失,轻微刺激即出现右下肢阵发性抽动、剧痛,持续约30 s.影像学检查见腰段脊柱前后内固定物,行硬膜外置管阻滞术.结果 硬膜外置管阻滞术后患者完全控制右下肢抽动、疼痛,精神明显好转出院.随访42个月,未复发.结论 硬膜外阻滞镇痛是镇痛技术的一大进步,对解决某些棘手疼痛问题有独到之处,不仅简便、经济、实用,还十分安全.  相似文献   
118.
1996—2007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手术临床用血回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对18310名腹部肿瘤手术患者临床用血资料的回顾性调查,获得该病种临床用血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加强腹部肿瘤手术血液保护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199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施腹部肿瘤手术的患者18310名,根据输血日期和手术日期计算总体和不同年度的手术例数、输血例数、输血率、输血量和输血时间,输血时间分为术前(T0)、手术当日(T1)、手术后d2(T2)、d3及以后(T3),计算不同年度的肿瘤手术例数、输血例数、输血率、输血量和输血时间。结果腹部肿瘤手术患者RBC、FFP输入例数分别为7229、1609例,输入量分别为6288、1421L;腹部手术例数逐年递增,RBCs输入例数及输入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输入率在波动中呈现逐年下降的趋,从1996年的82.59%降至2007年的30.11%;2004年后FFP输入例数、输入量及输入率急剧上升,输入例数2007年较1996年提高16倍,输入量增加37倍,输入率提高9倍,明显高于RBCs的增加幅度。74.38%的RBCs集中在T1时间段输入,FFP主要在T1及T3时间段,分别占总用量的34.73%、47.64%,明显高于T1、T2时间段(P<0.05)。结论在腹部肿瘤手术总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RBCs输入率却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提示本院血液保护工作初见成效,但FFP滥用的可能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9.
犬体外循环后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ou J  Luo T  Rui J  Jiang NG  Yu J  Ding B  An Q  Lin K  Tao KY  Li G  Wu XD  Du L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7):1206-1210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后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和破坏能力增强,而吞噬杀菌能力减弱的现象.方法 健康成年狼犬12只,随机均分为体外循环(CPB)组和假CPB(Sham)组,CPB组转机100 min后停机;Sham组静置100 min.通过测定CPB后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和肺功能等,评估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功能和对组织的破坏作用;通过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内MPO检测等,评估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 CPB后4 h,CPB组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和肺组织MPO活性显著高于肝素化前和Sham组[(55±21)IU/100 g组织vs(30±19)IU/100 g组织,均P<0.01],而PaO2/FiO2显著低于肝素化前和Sham组(319±79 vs 405±101,均P<0.05).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CPB组中性粒细胞伸出粗大触角.伴随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的升高,CPB组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低于体外循环前和对照组(129±53 vs357±92,均P<0.05).但两组动物MPO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IL-8刺激后,中性粒细胞MPO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体外循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失调,包括黏附能力的提高和吞噬功能的下降,这可能是导致体外循环后器官损伤和感染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20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及疗效的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中女性11例(55%),发病年龄>60岁者16例(80%),病程>3月的患者17例(85%),左侧16例(80%),20例(100%)患者均存在耳心痛.治疗前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平均值为6.9±2.2,治疗后降低为3.2±1.3.药物治疗(卡马西平联合加巴喷丁)的有效率为45%,药物联合舌咽神经阻滞治疗的有效率为85%,治疗总有效率为90%,1例患者治疗期间完全无效.治疗后3月、6月、1年的有效率分别为72.2%、33.3%、16.7%.结论:原发性舌咽神经痛老年人好发,左侧多见,药物联合舌咽神经阻滞治疗有效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