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脓毒症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这种作用是否与自噬表达增加有关.方法 建立正常雄性、雌性及给予外源性雌激素的雄性小鼠毒血症模型,比较三组间肝功能变化、自噬表达以及小鼠病死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形态;并行电镜、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 检测自噬蛋白的变化.结果 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雌性组显著低于雄性组,且两组显著高于给予外源性雌激素的雄性组.HE染色显示雄性组肝损伤较雌性组重,且给予外源性雌激素的雄性组损伤最轻.电镜下雌性组观察到的自噬体数多于雄性组,给予外源性雌激素的雄性组最多.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自噬蛋白在给予外源性雌激素的雄性组表达最高,雌性组次之,雄性组表达最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类似Western blotting结果.小鼠病死率雌性组低于雄性组,且两组均高于给予外源性雌激素的雄性组.结论 雌激素可能会通过诱导自噬减轻毒血症造成的肝脏损伤,该结果为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42.
中国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78,自引:1,他引:78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可行性,以及我国开展保乳综合治疗的模式。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全国共10家三级甲等医院协作,进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切除乳房治疗的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对照研究。结果 完成保乳手术872例,占符合保乳治疗条件乳腺癌患者的19.5%,占同期全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9.0%。保乳治疗组复发9例(1.0%),远处转移11例(1.3%),死亡1例(0.1%);切除乳房组复发18例(0.5%),远处转移49例(1.4%),死亡4例(0.1%)。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乳治疗乳房美容效果评估优、良者术后6个月占89.7%,术后1年占91.1%,术后2年占86.6%。结论 保乳治疗在中国是可行的,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无负面影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保乳治疗必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需要多学科的有机配合,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3.
腹股沟疝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腹股沟疝修补术被公认为治疗腹股沟疝快速、惟一、确切、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多被建议尽早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2009年欧洲成人腹股沟疝指南推荐成人男性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这是腹股沟疝治疗策略上一个较大的变化。考虑到股疝及其嵌顿绞窄的风险,女性疝患者仍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回顾性分析响水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成功81例,成功率为94.2%(81/86),中转开腹5例(5.8%)。术后并发症:腹泻7例、胆道功能障碍6例、胆汁漏2例、肠梗阻1例。早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58 min(38~76 min),中转开腹率为2.5%;晚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96 min(55~147 min),中转开腹率为8.7%。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尤其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早期患者,手术成功率极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Calot三角。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建立获取和培养人原代肥大细胞的方法,为探讨肥大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用重组人源干细胞因子、IL-6和IL33刺激CD34+造血干细胞使之分化成肥大细胞;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肠道黏膜肥大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析所获得的原代肥大细胞表面分子CD117和FcεRⅠ,甲苯胺蓝染色或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胞内类胰蛋白酶含量。结果: 黏膜肥大细胞及CD34+造血干细胞刺激分化而来的肥大细胞均表达CD117和FcεRⅠ,胞内均含有类胰蛋白酶。结论: 这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地获得大量纯化的原代肥大细胞,且各有优势,所得细胞适用于肥大细胞在机体免疫调节和病原防御等生理功能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46.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胆汁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蛋白质组学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本文综述了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胆汁中蛋白质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已成功鉴定的蛋白质及其在成石中的作用分类,从而为胆石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循证护理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形成焦虑量表,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对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状态的影响。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焦虑分值均小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焦虑分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特有的心理特点而进行的循证护理能够使患者处于较好的心理状态,而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更能主动接受手术与配合护理,因此循证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治疗方法 和预后.方法 对18例SPT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8例SPT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2例,发病年龄9~65岁,平均25.3岁.多以腹痛和上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肿瘤常有包膜,囊实相间,镜下可见肿瘤由假乳头和囊实性区混合组成,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显示,多数肿瘤表达α-抗胰蛋白酶(α-AT)、α-抗糜蛋白酶(α-ACT)和波形蛋白(Vim),阳性率均为94.4%.18例SPT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0年不等,5例术后复发,均予手术切除.18例SPT患者中,死亡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3.0个月,5年生存率为72.2%.患者年龄、肿瘤大小、SPT特殊的病理表现、大血管侵犯和肿瘤转移与胰腺SPT患者生存期有关.结论 SPT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胰腺多潜能干细胞.好发于青少年女性,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手术切除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4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主因“左乳溢液10年,出现肿块1年余”于2016-06-12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间歇性左乳头溢液,为单孔,初为乳白色,后成清水状,量中等,未予处理,定期复查;1年前发现左乳晕下肿块,行乳腺超声检查示:左乳导管内占位可能,多处导管扩张,BI-RADS 3;继续观察随诊,期间肿块无明显变化。入院前门诊乳腺MRI检查示:左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初步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乳腺外科精准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例女性患者例行体检,超声检查发现右侧乳腺有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断,行多排CT胸部平扫、乳腺3.0T MR平扫+增强检查,获得CT和MRI DICOM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进行立体三维模型重构,而后运用混合现实技术显示。结果基于CT、MRI影像学原始数据的高清混合现实显示技术能清晰显示乳腺解剖结构,标记肿瘤,明确诊断,使医患沟通简单、明了,手术路径清晰,在尽可能保全正常组织的同时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缩短。结论混合现实技术为代表的医学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与医学有机融合,为临床诊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地改变,降低了对经验与想象力的依赖,为医生每一刀提供了三维精准数字化的科学依据,在乳腺外科精准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