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年轻心肌梗塞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年龄≤40岁的年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6例(A组)与同期同症年龄≥60岁的患者29例(B组)就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A组较B组少.吸烟史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A组单位时间吸烟量大于B组.血脂各项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阳性家族史A组明显多于B组.梗塞部位A组以前壁居多,B组中位于前壁、下壁者数量相似.冠脉造影A组以单支病变——累及前降支近段占绝大多数,并有3例择期冠脉造影未见异常.B组中多支病变则占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133.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的Q—T间期和Q—T离散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解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间期,Q-T离散度的差异,比较2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和42例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Q-T离散度。结果显示:(1)各个导联Q-T间期可测量率(与T波终点确认难易相关)两组间情况不同:早期复极综合征组易测量导联比例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2)早期复极综合征组各导联Q-T间期均小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1),早期复极综合征组于ST段抬高导联Q-T间期较长。{3)早期复极综合征组Q-T离散度(32.4±11.4ms)显著小于急性心肌梗死组(69.7±22.1ms,P<0.01)。认为Q-T间期和Q-T离散度可作为鉴别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一项较简便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对19名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病人服用络活喜前后多项指标的监测,评价其降压的安全性.1病例选择和方法1999年7月至12月收集门诊轻、中度高血压病人19例,其中轻度高血压10例,中度9例;男性16例,女性3例;年龄33~59岁,平均(45.95±8.80)岁,高血压病程(7.58±9.94)年.入选前平均舒张压13.4kPa(1kPa=7.5mmHg),排除激发性高血压等疾病.受试前停用一切降压药及可能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至少5个半寿期. 相似文献
135.
为总结应用古巴重组链激酶海贝克栓(heberkinase,HK)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之临床疗效,收集七家医院于1994年应用HK治疗AMI98例资料,汇总分析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判断梗塞相关血管再灌注率为56.1%,5周病死率13.3%.寒战、肢体抖动率51.0%,且持续时间长达20~40分钟.寒战伴发热22.4%.提示,HK治疗AMI肢体抖动及寒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6.
逆行慢传导房室旁路的射频导管消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1例在射频消融成功部位靶点不能标测到VA波融合的逆行慢传导隐匿性房室旁路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4例心动过速呈连续性,旁路位于间隔部位;7例心动过速呈阵发性,旁路均位于左侧游离壁。消融成功部位靶点图VA波不融合,VA间期115±16ms,VA波之间等电位线间期10~50ms。 相似文献
137.
缺血预适应抗心律失常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研究缺血预适应 (IPC)抗心律失常的机制。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 ,观察 IPC对模拟缺血 复氧灌流过程中大鼠乳头肌动作电位 (AP)、有效不应期 (ERP)的影响。结果 :IPC过程中 AP进行性缩短。IPC使其后缺血 1~ 5 min时静息膜电位 (RMP)、AP幅度 (APA)、复极 90 %的 AP时程 (APD90 )、ERP、零相最大上升速度 (Vmax)迅速缩短或降低 ,IPC促进了缺血 3 0 min时上述参数的明显改善 ;IPC限制了复氧灌流时 APD90 的过度延长 ,并使 RMP超极化。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加速开放与上述改变有关。结论 :IPC加速 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 ,迅速缩短 APD和 ERP,降低膜电位 ,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及丧失 ,此可能是其抗缺血早期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通过改善缺血晚期不应期离散度及缓慢传导的程度 ,减少 相折返 ,则是其抗缺血晚期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IPC限制了复氧灌流时 APD90 的过度延长 ,从而减少内向离子流及触发活性 ,此可能与其抗再灌流心律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8.
血清肌钙蛋白Ⅰ浓度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效的判定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时,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变化,探讨其对溶栓疗效的判定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53例,26例接受溶栓治疗。采用OPUS自动生化分析仪,以ELISA法测定cTnⅠ浓度。结果显示:(1)从发病到达cTnⅠ峰值时间,22例溶栓再通组(15.7±3.9小时)比4例溶栓未通组(22.0±2.31小时)及27例未溶栓组(26.2±11.1小时)均明显提前(P<0.05)。(2)血清cTnⅠ峰值水平在溶栓再通组(328.0±245.2μg/L)比溶栓未通组(170.5±50.2μg/L)及未溶栓组(130.73±100.03μg/L)明显增高(P<0.01)。(3)以cTnⅠ峰值到达时间≤18小时判定AMI后溶栓再通,其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2.7%和73.1%),均高于CK-MB≤14小时(分别为63.6%和65.4%),特异性二者相同(均为75%)。结论血清cTnⅠ水平,在AMI溶栓再通患者中峰值时间前移,其≤18小时对AMI溶栓再通具有一定的判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9.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占不明原因晕厥中的70%[1],倾斜试验(TTT)是诊断VVS的主要方法之一.VVS以年轻人多见,但在儿童中也并不少见.本文总结了对43例患儿成功实施倾斜试验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0.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病变与临床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UA)临床表现,心电图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病变形态的关系。确定不稳定性病变及住心院心脏事件的临床预测因子,方法:选择冠脉造影异常(血管狭窄≥50%)的住院UA病人120例,观察不同Braunwald分级病人造影病变形态等的发生率,评估心电图ST段异常对复杂病变、住院心脏事件等的预测价值。结果:复杂病变的检出率Ⅲ级(20/33例)最高,较Ⅰ级(13/43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栓的检出率Ⅲ级(6/33例)亦高于Ⅰ、Ⅱ级,与Ⅱ级(1/44例,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住院心脏事件发生率Ⅲ级明显高于Ⅰ级(58%与195,P<0.01)与Ⅱ级(58%与2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心电图ST段异常及BraunwaldⅢ级均能预测复杂病变的存在(P<0.01,OR为4.9;P<0.01,OR为3.3),心电图异常能预测三支病变(P<0.01,OR为3.9)和心脏事件(P<0.01,OR为4.8)。结论心电图ST段异常及48h内发作的静息心绞痛对复杂病变有预测价值。ST段异常的病人,三支血管病及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