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与心率变异(HRV)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扎新西兰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电磁血流量计测量心输出量,应用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Choas Data Analyzer(CDA) 软件对所采集的HRV 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并与心排血量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HRV 的非线性动力学各指标( 除关联维外) 与结扎前相比均明显降低( P<0 .05)。结扎前后复杂度、熵、李氏指数及关联维分别为0 .66 ±0.11 ,0 .50 ±0 .08 ,0.16±0.03,5.47 ±0.45;0 .41 ±0 .11 ,0 .44 ±0 .05 ,0 .12 ±0 .04 及5 .37 ±0.50 ;②再灌注组与缺血组,及再灌注前后比较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P>0 .05) ;③复杂度、熵和李雅普诺夫指数与心输出量呈正相关(P< 0.01)。结论 非线性动力学指标可以反映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性,6个月,体重6.5 kg,诊断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多发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Ⅱ孔)和肺动脉高压.SaO2 79%;X光胸片示:肺纹理粗重,肺动脉段突出,心胸比率0.65;超声心动图示:巨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直径20mm,房间隔缺损,直径8~9 mm,左室舒张末期直径20 mm,左室射血分数61%.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4 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于心内结构修复完成后行超声检查,其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 3 4例,经心外膜超声心动图( EE) 8例。结果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3例患儿因中-重度二尖瓣返流、1例因房水平残余分流、1例因肺动脉瓣下狭窄,重新转机修复心内结构;1例因左室后下壁心肌缺血,再次转机辅助循环。所有患儿术后无超声检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TEE与EE结合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3+1"复合超声切面(标准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培训在先心病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自2006年7月始对北京地区6家妇幼保健院超声医生采取集中授课,观摩见习,指导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胎儿心脏超声"3+1"复合切面培训,并以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入组的1772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3+1"复合超声切面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产前筛查,所有筛查过程均录像并保存电子图像,以生后超声或尸检结果验证产前超声结果并评价"3+1"切面培训成果。结果:17721例中,诊断胎儿先心病121例,其中复杂胎儿先心病100例,产前及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共确诊复杂先心病109例,产前漏诊10例,误诊1例,复杂先心病的产前诊断率为91%(99/109)。简单先心病病种以室间隔缺损(室缺)为主,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小型膜周部室缺和肌部室缺漏诊较多。结论:"3+1"复合超声切面的培训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复杂先心病产前诊断率,对降低复杂先心病出生率,进而降低新生儿及婴幼儿病死率意义重要。  相似文献   
16.
庄红雨  彭涛  洪鑫  陈东  许学敏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93-1894
目的 探讨阴囊内间皮瘤的种类、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分类、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8例(10例次)阴囊内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分类、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结果 单侧发病6例,双侧发病2例;年龄3~59岁,病程2个月~2年.6例(8例次)患者为附睾头部0.8~4.0 cm囊性肿物,1例为精索中部2.0 cm实性肿物,1例幼儿阴囊内约4.0 cm囊性肿块.患者均行经阴囊切口肿物切除术,术中见附睾头部囊性肿物6例(8例次),4例次为单发多房,2例次为单发单房,2例次为多发单房;精索鞘膜囊性肿物1例次,为单发单房;1例次为睾丸鞘膜灰白色实性肿物.病理检查示:睾丸鞘膜间皮瘤1例次,为低度恶性;精索鞘膜间皮瘤1例次,为良性;附睾间皮瘤8例次,除1例次为低度恶性外余均为良性.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4年,未见复发.结论 阴囊内附睾的间皮瘤多为囊性表现,大多为良性,发生于鞘膜的间皮瘤有一定恶性概率,但高度恶性少见.手术切除肿瘤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在指导房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ASD患者,年龄2.5~56岁(11.0±17.1)岁,ASD大小分别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术中ICE测量,比较二者与术中测得的球囊ASD延长径的相关性.结果 ASD测值术前TTE(19.2±5.3) mm,与球囊测ASD延长径(23.2±4.5) mm相关系数r1=0.92(P<0.05);ICE测值(21.0±4.9) mm,相关系数r2=0.98(P=0.01).结论 ICE测值与球囊测ASD延长径相关性好,为导管介入性关闭ASD提供了另一新的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肺动脉环缩术( PAB)在不同年龄段伴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单心室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9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仅能行单心室修复的复杂畸形患儿,男31例,女18例;年龄0.2~10岁,平均(7.8±3.8)岁;体重5~24 kg,平均(8.82 ±4.24) kg;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0.85~1.00,平均(0.90±0.04);术前肺动脉平均压(mPAP) 52 ~91 mm Hg(1 mm Hg =0.133kPa),平均(54.6±16.8) mmHg.合并单心室13例,三尖瓣闭锁12例,室间隔缺损远离两大动脉伴左心室发育不良型右室双出口11例,三尖瓣重度狭窄5例,心室不均衡型完全型房室通道5例,十字交叉心3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0.5岁17例、0.5 ~2.0岁17例、≥2.0岁15例.全组均先期行PAB,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吸入氧浓度40%时,SPO20.85,肺动脉平均压20 mm Hg.对比分析3组术后SPO2、mPAP、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手术死亡比率.结果 手术死亡1例系1岁6个月患儿,死因为肺部感染.全组术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3组术后SPO2、mPAP、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均无明显区别.随访6 ~72个月,1例1岁2个月患儿术后2个月因误吸死亡;3例已完成双向格林或全腔肺动脉吻合术.结论PAB能有效降低不同年龄段伴肺动脉高压拟行单心室修复的先心病患儿的肺动脉压力,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婴幼儿特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8月至201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住院的53例特发性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临床资料,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患儿24例(2 g.kg-1.次-1,分2 d使用,每月1次连用3次,以后每3个月重复1次)未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患儿29例作为对照。对比两组治疗前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发病月龄、发病时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径的改善情况,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VIG组环磷酰胺的使用率明显低于非IVIG组,分别为(33.3%vs.62.1%,χ2=4.339,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特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有一定临床疗效,并能显著降低环磷酰胺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血糖、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探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期间重度高血糖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46例心内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病例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1.4~12.0岁。采用统一的麻醉和体外循环方案。测定切皮前(T1)、阻断升主动脉后15 min(T2)、心脏复跳后10 min(T3)、体外循环后关胸骨前(T4)血糖浓度。于T2、T3点测定cTnI 2、cTnI 3和这两点差值(cTnI 32)。根据Masaharu提出的急性高血糖定义,按照T3点血糖值分成3组,即重度高血糖组[A组,血糖≥9.4mmol/L,平均为(10.4±1.0)mmol/L],血糖正常组[B组,血糖≤6.8 mmol/L,平均为(6.1±0.8)mmol/L]和高血糖组[C组,血糖6.8 mmol/L~9.4 mmol/L,平均为(8.2±0.6)mmol/L]。电镜观察A组和B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所有病儿T3点血糖增高幅度最大,较T1、T2点显著增高P<0.001,并且与全组cTnI 3[(6.50±6.61)ng/ml]、cTnI 32[(5.32±6.20)ng/ml]呈正相关,其r分别为0.379(P=0.010),0.362(P=0.015);A组T1点血糖与CTnI 2具有正相关性(P=0.002),B组各时间点血糖值与cTnI均无相关性,C组T3点血糖与cTnI 2具有正相关性(P=0.036)。A组cTnI 3和cTnI 32值明显大于B组(P=0.014,P=0.021),而C组与B组之间cTnI 2、cTnI 3和cTnI 3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A组可见坏死性改变。结论重度高血糖病儿在整个心脏手术期间糖代谢异常,缺血再灌注后血糖升高最明显,同时cTnI升高更明显,心肌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