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41篇 |
免费 | 459篇 |
国内免费 | 12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32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313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1171篇 |
内科学 | 443篇 |
皮肤病学 | 37篇 |
神经病学 | 134篇 |
特种医学 | 383篇 |
外科学 | 313篇 |
综合类 | 1967篇 |
预防医学 | 223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236篇 |
中国医学 | 116篇 |
肿瘤学 | 8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234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208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104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232篇 |
2011年 | 346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351篇 |
2008年 | 401篇 |
2007年 | 428篇 |
2006年 | 411篇 |
2005年 | 390篇 |
2004年 | 364篇 |
2003年 | 416篇 |
2002年 | 573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292篇 |
1999年 | 13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87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252例,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分组,术前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功能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1支病变时,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不明显,舒张功能出现减退(P<0.05或P<0.01)。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时,舒张功能明显减退(P<0.01),收缩功能与受累血管数量、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脏的功能有一定影响,冠心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先于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82.
中药双甲五灵冲剂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双甲五灵冲剂对免疫诱导型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90只雌性Wistar大鼠。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80只大鼠予尾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建立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为5组:预防组、治疗1组、治疗2组、秋水仙碱组、观察组。用光镜观察肝脏HE染色、VanGieson(VG)胶原染色,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TIMP-1、TIMP-2、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强度;用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免疫诱导型肝纤维化大鼠在造模结束后肝组织学改变呈进行性加重,以造模结束后3个月为著;TIMP-1、TIMP-2、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及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电镜见观察组有较多激活的HSC及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在肝窦间隙及肝细胞间,经双甲五灵冲剂治疗后的大鼠与观察组大鼠相比,肝组织结构明显好转,纤维组织减少,未见到激活的HSC、TIMP-1和TIMP-2mRNA及蛋白表达与观察组相比均明显降低,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并且其效果为预防组效果最好,治疗1组较治疗2组效果好,三组均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组。结论双甲五灵冲剂可以逆转肝纤维化,抗肝纤维化机制可能是:①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ECM的生成及TIMP分泌;②直接抑制TIMP—1、TIMP-2mRNA及蛋白的表达;二者共同作用使得TIMP分泌减少,从而降低对MMPs的抑制,有利于MMPs对ECM的降解;③具有加速Ⅰ、Ⅲ型胶原的降解,抑制其生成及沉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3.
目的观察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LD—HA)诱导治疗非M3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35例初治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及B组(16例)。A组采用LD—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H)1~2mg/d,阿糖胞苷(Ara—C)25mg,q12h,第1—14天化疗。B组采用标准剂量HA或DA方案。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A组和B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68.4%和37.5%;病死率分别为10.5%和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学毒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A组低于B组。结论LD—HA诱导治疗老年AML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84.
目的 探讨三尖瓣关闭不全对右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三尖瓣返流组和正常对照组各50例,超声检测三尖瓣返流程度、速度,估算跨三尖瓣压差及肺动脉收缩压,同时启用组织多普勒测量、计算右心室Tei指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组的右室等容收缩时间(ICT)及等容舒张时间(IRT)之和明显延长,右室流出道射血时间(ET)明显缩短,右室Tei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 三尖瓣关闭不全可导致右心功能减低,三尖瓣关闭不全程度越重,右心功能减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研究静滴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Mach)诱发的犬心房颤动(AF)模型,观察电生理标测及不同部位射频消融的结果。方法 实验选用6只犬。于低浓度、中等浓度及高浓度Mach静滴时诱发AF并行电生理标测。低浓度时3只犬先作上腔静脉至下腔静脉的右房后侧壁线性消融,再作右房前侧壁的线性消融。3只犬仅作右房前侧壁的线性消融。中等浓度时作Bachmann’s束(BB)的射频消融。高浓度时选择电生理标测到的规则周期波部位作局部射频消融。结果 低浓度Mach[(1.04±0.37)μg/(kg·min)]介导的AF,右房小梁部心内电图较间隔部及左房相对紊乱且周长较短。对该部位作射频消融可使AF不被诱发,但提高Mach浓度后即不再有效。中等浓度Mach[(2.70±0.49)μg/(kg·min)]介导的AF,左房及间隔部心内电图较小梁部相对紊乱且周长较短。BB消融后5只犬AF终止,4只不再被诱发,但倍增Mach浓度后,该部位的消融亦不再有效。高浓度Mach [(5.42±0.97)μg/(kg·min)]介导的AF,2例分别于BB左侧及左心耳基底部记录到局部规则周期波,其中1例行局部射频消融后,AF终止,但仍可再诱发。结论 低浓度Mach介导的AF,右房小梁部是其发生的关键部位。中等浓度Mach介导的AF,房间隔或左房是其发生和维持的关键部位。高浓度Mach介导的AF有局灶起源部位。不同浓度Mach介导AF的有效消融区域不同。 相似文献
186.
目的 加强口腔专科护士的聘用与培养,制定和完善了配套的系列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方法规范招聘程序,严把录用关,保证聘用护士基本素质;加强岗前培训,促进角色转换。结果加强在岗继续教育,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结论 通过对聘用口腔专科护士教育培养,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满足了口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7.
目的通过不同干预方法,观察犬下腔静脉脂肪垫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只犬开胸暴露下腔静脉脂肪垫,首先以固定的输出频率(20Hz)连续电刺激下腔静脉脂肪垫30 s,测量刺激前和刺激时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SNRT(cSNRT)及AH、HV、RR间期变化;然后在直视下心外膜射频消融脂肪垫,再测定迷走神经刺激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4只完成试验。当电刺激下腔静脉脂肪垫时,AH间期与刺激前比较明显延长(122.2±12.4 m s vs 82.5±10.3 m s,P<0.05),其余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电刺激通常在2 s内起效,AH间期随刺激电压增加而延长,在刺激停止3 s内恢复。射频消融下腔静脉脂肪垫后,刺激左右颈部迷走神经,SNRT、cSNRT及RR间期与刺激前比较有明显变化(分别为696.4±54.9 m s vs 467.5±45.4 m s;296.3±20.5 m svs 164.5±20.1 m s,400.3±39.1 m s vs 210.1±14.5 m s,P均<0.05),但AH间期及HV间期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刺激下腔静脉脂肪垫可使房室传导延迟,而不影响窦房结功能。消融下腔静脉脂肪垫可以消除迷走神经对房室结的支配。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分析局灶性房颤的发作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证实为局灶性房颤患者 6 5例 ,以只有常见型的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患者 4 0例为对照组 ,统计单个房性早搏 (房早 )总数 ,房颤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 ,能够诱发房颤的房早 (包括直接诱发房颤和诱发房速或房扑转变成房颤 )的数量 ,房早的配对间期 (PP′)和早搏指数 (PI)。大于 1.5 s以上长间歇出现的例数 ,房颤发生前出现房早二联律的例数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例数。结果 :局灶性房颤组共记录到 4 97阵房颤 ,均由房早诱发 ,诱发房颤的房早均呈“P′on T”现象。诱发房颤房早的 PP′ 4 2 9± 96 ms,PI=0 .4 5± 0 .0 9;与诱发房颤的房早非同源的未诱发房颤的房早 PP′5 19± 88m s,PI=0 .5 5± 0 .12 ,两组房早 P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I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6 5例患者房颤发作时均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15例患者有房颤前发生房早二联律。 9例患者在房颤自然终止后出现>1.5 s的长间歇。对照组 4 0例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均有常见型的短阵房速 ,引发房速的第 1个房早 PP′为 5 2 1± 85ms,PI=0 .6 2± 0 .15 ,与局灶性房颤组诱发房颤的房早 PP′和 P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 相似文献
189.
目的 :研究胆固醇 (CL)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分离、纯化、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完全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中浓度胆固醇组 (0 .5g/L)和高浓度胆固醇组 (1.2g/L)。以3 H TdR掺入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 ,并以流式细胞仪 (FCM)测定细胞周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c fos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浓度CL可使培养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3 H TdR掺入量显著升高 (P <0 .0 5vs对照组 )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现为S期细胞明显增多。高浓度CL则抑制细胞生长 ,3 H TdR掺入量显著降低 (P <0 .0 5vs对照组 ) ,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同时中浓度CL显著升高Fos样免疫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 (P <0 .0 5vs对照组 )。结论 :中等浓度胆固醇可促进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 ,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内c fos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0.
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对28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采集速度4~8帧/s,依据Cognard分型分别采用压迫颈动脉(2例)、动脉入路栓塞(8例)、栓塞 手术(10例)及手术(8例)的治疗方法。结果:有10例治愈,12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症状缓解,1例无改善,1例加重。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比较困难,术前仔细研究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正确采取不同的方法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瘘口的位置、供血动脉数量以及静脉引流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