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视觉和半定量分析在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5例颅内PCNSL患者[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57.49±2.54)岁]的影像资料,并分别与52例脑胶质瘤和60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对比,采用视觉分析3组患者的病灶分布和形态特征,半定量分析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与对侧相应部位脑组织SUVmax的比值(T/WM),评价18F-FDG PET/CT在颅内PCNSL诊断中的价值。2组间半定量结果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校正后t检验,2组间诊断效能的比较及鉴别诊断阈值的判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 视觉分析结果显示,颅内PCNSL以高摄取18F-FDG的幕上、单发、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为多见,水肿、占位效应及瘤内继发改变不明显。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相比,颅内PCNSL的SUVmax最高(脑胶质瘤:9.96±0.48;脑转移瘤:11.97±0.58;颅内PCNSL:26.42±1.17,t=13.02、11.07,均P=0.000),T/WM亦最高(脑胶质瘤:2.99±0.09;脑转移瘤:2.60±0.08;颅内PCNSL:4.37±0.10,t=10.13、13.88,均P=0.00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SUVmax=15.8时,颅内PCNSL与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82),而当SUVmax=16.8时,颅内PCNSL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AUC最大(0.946);T/WM=3.395为颅内PCNSL与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最佳阈值,T/WM=3.220为颅内PCNSL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最佳阈值。 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可以作为传统影像学诊断颅内PCNSL的有效补充,同时在颅内PCNSL与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2.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是一种侵袭性较高的恶性肿瘤。与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18F-FDG PET/CT显像能显示病灶位置、通过SUVmax值反映肿瘤的活跃程度,还能准确地检出在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未能检出的病灶,并对淋巴结内外的病变均有较高的检出率。18F-FDG PET/CT显像对ENKTL的诊断、分期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采取恰当有效的治疗方式和方案。本文对18F-FDG PET/CT显像在ENKTL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宫颈分泌物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产妇120例为对照组,检测宫颈分泌物sICAM-1、IGFBP-1水平。结果观察组宫颈分泌物sICAM-1、IGFBP-1分别为52.39±2.10μg/L和7.92±1.13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足月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宫颈分泌物sICAM-1、IGFB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宫颈分泌物sICAM-1、IGFBP-1水平分别为55.78±5.37μg/L和8.41±1.04ng/ml,明显高于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P0.05);宫颈分泌物sICAM-1、IGFBP-1判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95%CI:0.751~0.905)和0.791(95%CI:0.711~0.871),P0.05,截断值分别为54.11μg/L和7.82ng/ml,灵敏性分别为65.50%和82.80%,特异性分别为91.94%和61.29%。结论胎膜早破患者宫颈分泌物sICAM-1、IGFBP-1水平升高,在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联合Ki-67指数鉴别胃肠胰(GEP)神经内分泌瘤(NET)G3与GEP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41例GEP-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患者,根据WHO 2019分类标准将其分为NET G3组(n=19)和NEC组(n=22);比较组间临床、病理资料及PET/CT代谢参数差异,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PET/CT参数联合Ki-67指数鉴别诊断NET G3与NEC的价值。结果 NET G3组9例肿瘤位于胃肠、10例位于胰腺, NEC组17例肿瘤位于胃肠、5例位于胰腺。NET G3组与NEC组肿瘤原发部位、Ki-67指数、肝转移情况、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峰值标准摄取值(SUVpeak)、肿瘤-肝脏比值(TLR)及肿瘤-血池比值(TB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i-67、肿瘤SUVmax、肿瘤SUVpeak、TLR和TBR鉴别诊断NET G3与NE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9、0.699、0.706、0.718和0.691,Ki-67+肿瘤SUVmax、Ki-67+肿瘤SUVpeak、Ki-67+TLR和Ki-67+TBR鉴别NET G3与NEC的AUC分别为0.952、0.952、0.957和0.955。结论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联合Ki-67指数能有效鉴别GEP-NET G3与GEP-NEC。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检测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与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比,评估PET/CT检出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的效能。结果 18F-FDG PET/CT检出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9%(37/44)、82.02%(73/89)、17.98%(16/89)、15.91%(7/44)、69.81%(37/53)及91.25%(73/80),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分别为41.03%(16/39)、69.15%(65/94)、30.85%(29/94)、58.97%(23/39)、35.56%(16/45)及73.86%(65/88),前者的敏感度高于后者(P<0.001);18F-FDG PET/CT及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检出淋巴转移癌原发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和0.62。结论 18F-FDG PET/CT用于检测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对比单纯菊池病(KFD)与KFD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病灶代谢活性的差异。方法 将18例经病理证实为KFD且接受18F-FDG PET/CT检查患者,分为单纯KFD组(n=9)及KFD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n=9),观察KFD全身累及情况,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病灶代谢参数的差异。结果 组间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T/CT显示KFD患者存在全身多处淋巴结异常,如颈部、腋窝、纵隔、脾门、腹膜后、髂血管旁及腹股沟,亦可累及骨髓和脾脏。组间淋巴结受累部位、FDG摄取最高淋巴结位置及伴脾脏增大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FD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受累淋巴结肿瘤代谢体积(MTV)40%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40%、脾脏平均标准摄取值(SUV)、骨髓最大SUV均高于单纯KFD组(P均<0.05)。结论 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的KFD患者与单纯KFD患者之间,受累淋巴结、脾脏及骨髓代谢参数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罗萨伊-多尔夫曼病(RDD)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纳入6例活检病理确诊RDD患者,分析其18F-FDG PET/CT及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RDD 18F-FDG PET/CT表现特点。结果 本组6例RDD中,1例为皮肤原发病变,3例为淋巴结内+结外病变,2例仅有淋巴结内病变;最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为骨(n=3),其次为鼻咽/鼻腔及鼻窦(n=2);PET/CT示其均呈FDG高摄取,最大标准摄取值为4.3~16.5。结论 RDD病灶18F-FDG PET/CT表现为FDG高摄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