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大肠癌侵袭和转移CT征象与癌组织中MMP-9及TIMP-1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平扫、动静脉期双期增强的大肠癌患者,观察每个病灶的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MMP-9及TIMP-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CT征象上肿瘤的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与MMP-9及TIMP-1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大肠癌侵袭和转移CT征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MP-9及TIM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MR强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血管形成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用抗MMP-9抗体及抗CD34单抗对 40例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进行标记分析,并测定MR图像上肿瘤的强化程度.结果星形细胞瘤的强化越明显,MMP-9表达越高,血管形成也越明显(P<0.05);随着星形细胞瘤级别的增高,MMP-9、CD34的表达越高(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的强化程度与MMP-9的表达及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10/2004-10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3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接受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并同时用计算机对其发病后头颅CT图象进行标准化处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CT图象标准化后病变位置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3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病1个月后检出卒中后抑郁患者67例(41.1%),其中轻度抑郁35例(52.2%)中度抑郁22例(32.8%),重度抑郁10例(14.9%)。①不同半球病灶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左半球病灶患者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绝望感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右半球病灶患者(左半球病灶:4.2±2.1,1.7±0.3,5.6±1.9,3.4±0.9,24.2±5.7;右半球病灶:2.5±1.0,0.8±0.2,3.8±1.1,1.7±0.3,18.6±4.1,t=2.291~3.152;P均<0.05~0.01)。②不同位置病灶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前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前40%)组患者的焦虑躯体化、昼夜变化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后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后60%)患者(t=2.197~3.302;P均<0.05~0.01)。③皮质和皮质下病灶的脑卒中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分布接近(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经常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联合迭代重建算法(i Dose4)的低剂量CT扫描应用于恶性气道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复查的可行性。方法 60例因恶性肿瘤所致气管狭窄而行气道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各30例。患者均行胸部平扫,扫描方案管电压均为120 k V,常规组采用管电流250 m As,原始数据经滤波反投影(FBP)技术重建;低剂量组采用管电流120 m As,原始数据经迭代技术重建。对两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包括支架锐利度、伪影、噪声及和诊断信心评分)、客观评价包括图像噪声、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图像的主观评价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客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组的CTDIvol为8.07 m Gy,相比于常规组16.92 m Gy,降低了52.3%(P<0.01)。低剂量组的主观图像质量在支架锐利度、噪声、伪影及诊断信心方面的评分分别为3.77±0.53、3.62±0.56、3.70±0.72及3.98±0.70;常规剂量组的主观图像质量在支架锐利度、噪声、伪影及诊断信心方面的评分分别为3.65±0.69、3.73±0.66、3.35±0.58及3.72±0.67;但低剂量组主观图像评分中伪影评分高于常规组(P=0.004),其他三项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位评分者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851、0.847、0.859、0.892,P均<0.05。客观指标评分图像噪声(常规剂量组15.6±4.5,低剂量组14.7±3.4,P=0.41)、CNR值(常规剂量组0.64±0.51,低剂量组0.68±0.66,P=0.754)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SNR值低剂量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常规剂量组3.14±0.90,低剂量组3.76±1.37,P=0.044)。结论与采用常规剂量扫描及FBP重建所得图像相比较,采用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能提高图像质量,有效评价支架置入的效果,可成为一种评估恶性气道狭窄支架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5.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以出现视觉障碍、肢体瘫痪和共济失调等症状,病程为反复恶化与缓解,总趋势为进行性加重[1].MS以脊髓损害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称为脊髓型MS[2].作者分析了24例脊髓型MS患者的MRI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胃癌的螺旋CT征象与MMP-9及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蛋白酶D(Cath-D)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2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术后肿瘤组织和正常胃黏膜标本中MMP-9及Cath-D的蛋白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MMP-9和Cath-D蛋白的表达与胃癌螺旋CT征象(有无淋巴结转移、Lauren分型及肿块大小)间关系及胃癌组织中MMP-9和Cath-D表达的关联性。结果:胃癌组织中MMP-9和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χ2分别为55.120、53.626,P均〈0.001);胃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MMP-9及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χ2MMP-9=8.341,P=0.004;χ2Cath-D=7.338,P=0.007);弥漫型胃癌组织中MMP-9及Cath-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312、6.175,P〈0.05)。胃癌组织中Cath-D和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联性(χ2=13.874,rP=0.496,P〈0.05)。结论:MMP-9及Cath-D的高表达与胃癌螺旋CT征象上的Laure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胃癌中组织MMP-9高表达与Cath-D高表达具有一致性,两者在胃癌的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7.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作者总结了对816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16例,其中男550例,女266例,年龄30~82(48.2±5.1)岁.816例中门诊患者478例,住院患者338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72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91例.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环氧合酶-2(COX-2)异常表达与螺旋CT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胃癌手术切除67例标本中上述基因表达。结果胃癌COX-2过表达率为70.1%(47/67),且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LN)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COX-2异常表达与螺旋CT征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淋巴样错构瘤等,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至今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发病率。其发病机制不清,组织学改变特殊,病因不明,现多认为是由血管淋巴组织错构瘤或原因不明的特殊炎症引起[1]。根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可分为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临床上又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14例,现将其CT表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64-SCTRA)术前评价亲属活体供肾的临床价值。方法:拟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供者84例,行64-SCTRA了解肾实质及肾脏血管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相对照。结果:84例供者CT检查均获得满意图像。67例供者双侧肾动脉均为单支,17例供者一侧或双侧肾动脉伴有副肾动脉;14例供者发现肾动脉过早分支;肾动脉内斑块12例,其中11例管腔轻度狭窄,1例管腔中度狭窄;肾静脉双支5例。肾囊肿11例,肾结石4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除1例间质性肺炎、1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供者被剔除,其余82例行开放手术切取供肾,均获得成功。肾静脉、肾盂及输尿管64-SCTRA的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64-SCTRA对肾动脉过早分支的检出率为100%。3例术中发现细小副肾动脉而64-SCTRA未报告。结论:64-SCTRA可对肾脏及肾血管进行充分评估,可作为供肾切取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