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临床和CT影像组学特征用于预测胃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状态的价值。方法 纳入150例胃癌患者,MSI-H阳性30例、阴性120例;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05)和验证集(n=45)。基于腹部静脉期增强CT图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加以筛选,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MSI-H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及Radscore差异;分别基于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和Radscore构建临床模型、CT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CT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评估其预测胃癌MSI-H状态的价值。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中,MSI-H阳性与阴性肿瘤位置、Radscor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模型、CT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评估训练集胃癌MSI-H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760、0.799及0.864,在验证集分别为0.735、0.812及0.849;联合模型的AUC大于2种单一模型(P均<0.05)。结论 基于肿瘤位置和Radscore的临床-CT影像组学联合特征可有效预测胃癌MSI-H状态。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体积测量对成人型多囊肾的评价价值。方法收集成人型多囊肾患者20例,记录伴随征象,测量CT图像上每位患者两侧肾脏三条最大径线长,利用多田公式(体积)=1/6π×a(长径)×b(宽径)×m(层厚)×c(层数)近似计算出肾脏乘积,并随机测量20例健康成人的肾脏体积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之间的体积差异。按照血压及肾功能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体积之间的差异,以及分析肾脏体积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例成人型多囊肾患者可见复杂的伴随征象,肾脏体积较健康成人明显增大(P=0.000),高血压组及肾功能不全组肾脏体积指标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和肾功能不全组(P<0.01),肾脏体积与肾脏功能指标GFR之间成负相关(P<0.05)。结论 MSCT能够准确诊断成人型多囊肾及其伴随征象,并可靠地进行体积测量评价肾功能。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儿童骨的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治方法。方法2001年~2006年收治11例患儿,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4.5岁。发病部位:股骨下段、近端各1例,胫骨中上段6例,颈椎1例,胸椎1例,髂骨1例。病灶累及脊柱者行颈托或腰背支具固定保守治疗,其余皆行病灶刮除同种异体骨植骨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2年3个月,行手术的9例患者中8例恢复良好无复发,1例累及股骨颈者1年后X线片示残余低密度灶;非手术治疗者1年后复查X线片示椎体高度恢复至正常的2/3,无外观畸形。结论本病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X线、CT、MRI、化验),手术前行局部穿刺活检明确病变性质,确诊依据病理学结果。该病诊断时需与孤立性骨囊肿等疾病相鉴别。对于负重部位的病灶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脊柱病灶可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治疗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56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实施放射性125I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组织间植入,先利用TPS制定计划,然后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及中人氟安,植入后即行CT扫描观察粒子在淋巴结内的分布情况,之后每个月进行CT复查分析其疗效。结果56例行粒子植入术后粒子在瘤内分布满意,短期有效率98.2%(55/56),其中CR 96.4%(54/56),PR 1.8%(1/56),NC1.8%(1/56),PD 0%(0/56)。结论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化学性粒子中人氟安是治疗淋巴结转移瘤的效果可靠、操作安全、副作用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33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 33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腔内突出.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33例胃间质瘤中,良性8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恶性25例(包括潜在恶性6例),肿决直径多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其中19例肿块内有坏死.12例既向腔内生长又向腔外生长的胃间质瘤患者中,11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有5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结论 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它能准确显示胃间质瘤的部位和形态.  相似文献   
76.
罗秋红  程敬亮 《中原医刊》2007,34(14):27-28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3例均有MRI平扫和增强资料,其中2例有CT平扫和增强资料,3例仅有CT平扫资料),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例中9例为单发,4例多发,共有19个病灶。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5例CT平扫表现为等或略高于脑组织密度影,无出血和钙化:13例MR平扫中,T1WI上11个病灶呈等信号,8个病灶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12个病灶呈等信号,7个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显示12个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性明显强化,7个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心囊变坏死区无强化。病理上肿瘤细胞均呈弥漫密集分布,胞质及水分少,核大,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构较丰富。结论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MRI表现特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7.
气道覆膜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胸腔胃-气管或支气管瘘的近期疗效和体会。方法搜集因胸腔胃-气管或支气管瘘接受自膨式覆膜内支架治疗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成功地置入了气管或支气管封堵内支架,成功率100%。临床初步治愈12例,瘘口完全封堵,无对比剂溢入气道和肺部;临床初步失败4例,瘘口未完全封堵,仍有对比剂溢入气道和肺部。随访4~32个月,3例临床初步治愈者瘘口复发,其中2例接受了支架再置入治疗,1例仅置入胃肠减压管和空肠营养管。患者均于随访期间死亡,平均生存期(17±3)周。结论气道覆膜内支架封堵胸腔胃-气道瘘,操作简单,近期疗效肯定,但瘘口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8.
鼻骨正常变异和鼻骨骨折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CT和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鼻骨正常变异的认识。方法80例鼻骨骨折病人,均做鼻骨CT横断面、冠状面和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结果CT全部诊断正确,阳性率为100%,X线平片诊断65例,阳性率为81%。80例CT诊断的骨折中,单纯性鼻骨骨折35例(占44%),粉碎性骨折12例(占15%),复合性骨折33例(占41%)。在18例健康志愿者的鼻骨CT检查中,发现2例鼻额缝缝间骨和1例鼻骨尖的“鹰嘴样”变异,其发生率为17%(3/18)。而CT均清晰显示骨折存在;18例健康志愿者中有3例存在不同类型的鼻骨变异。结论CT扫描在鼻骨正常变异和鼻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9.
磁共振扩散和灌注加权成像对兔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早期恼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2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经眶内入路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仅暴露同侧大脑111动脉,不予电凝。2组动物分圳在术后0.5h、1h、2h、4h、6h、8h、12h和24h进行MRI检查,扫描广子列依次为SE序列T1WI、T2,WI、FLAIR序列、DWI和PWI,比较其检出时间、DWI和PWI异常信号体积变化:取各组不同时点与DWI检查对应的兔脑组织行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0.5hDWI上显永异常高信号,PWI上显示相对高信号,其范围明显大于DWI异常高信号区,2者不相旺配区为缺血半暗带(IP)。DWI上的异常高信号区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至24h与PWI上的相对高信号范围吻合。MCA0后4hT,WI和FLAIR序列上开始显示高信号,但在FLAIR序列上病灶显示更清晰,6h后基底节和顶叶皮层在T1WI上出现低信号,与病理学结果相符合。对照组MRI检杏及电镜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DWI、PWI可在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其诊断价值优于SE序列T1WI、T2,WI和FIAIR序列。DWI与PWI相结合能判断IP的存在与否及其范围。  相似文献   
80.
双套管法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Cuff管技术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供受体各20只。先 准备受体,将受体右髂总动、静脉外套自制Cuff管后备用;供体经肝下下腔静脉穿刺应用肝素冰盐水灌洗供心,灌洗 液自腹主动脉切口流出,至流出液澄清止,“U”剪开胸廓切取供心;将供心无名动脉、左肺动脉分别与外套有Cuff管 的受体右髂总动、静脉吻合建立心脏血流通路。结果:20例正式手术成功率90%,移植后心脏长期存活(>60d)。结 论:该方法简便、迅速、可靠,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