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4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3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264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高场MRI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HPC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IHPCC的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MR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观察MR平扫和各期强化特点,测量病灶和正常肝实质的ADC值。结果所有病灶T2WI主体均呈不均匀高或稍高信号,其中11例中心可见斑片状或星芒状低或略低信号。12例病灶动脉期呈环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向中心扩展;3例动脉期周边及中心均不规则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扩大;1例动脉期未见强化,门静脉期边缘强化,延迟期中心强化;2例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呈环状强化,延迟期中心未见强化。DWI病灶均呈不均匀高或稍高信号。病变区和正常肝实质ADC值为(1.42±0.13)×10-3mm2/s、(1.26±0.08)×10-3mm2/s(P<0.05)。结论高场MRI的T2WI、DWI、ADC值及多期增强扫描相结合对IHPC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2.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TNM分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胃癌 10 1例进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1)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T -分期、N -分期和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 81.8%、72 .9%和 80 .2 %。 (2 )动脉期—门脉期胃壁呈多层结构有利于判断胃癌浸润胃壁的深度 (Ρ <0 .0 5 )。 (3 )平衡期肿瘤强化完全有助于判断有无邻近器官受侵。(4 )以淋巴结直径 >5mm为转移标准 ,螺旋CT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以 10mm为转移标准 (Ρ <0 .0 5 )。结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提高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浸润转移与病理及环氧合酶(COX)-2蛋白表达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57例胃癌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原位杂交实验检测肿瘤组织中COX-2蛋白、mRNA表达。将螺旋CT结果与病理结果、COX-2表达进行对照。结果 57例胃癌螺旋CT浸润深度的准确性为82.5%(47/57),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78.9%(45/57),4例胃癌发生远处转移螺旋CT均正确诊断,TNM分期的准确性为80.7%(46/57)。COX-2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35/57)和73.7%(42/57)。CT对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病理一致性良好,与COX-2蛋白及mRNA表达率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螺旋CT可较准确地反映胃癌浸润转移的病理学及生物学特性,从而可指导手术、化学预防和治疗以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4.
目的采用新方法再探讨ChiariⅠ型畸形的诊断标准。方法利用医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0SIRIS,对27例小脑扁桃体下疝超过5mm的ChiariⅠ型畸形病例、25例小脑扁桃体下疝<3mm的可疑ChiariⅠ型畸形病例以及40例不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头颅MRI图像分别进行颅腔和脑实质的径线与面积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作统计学分析。所选病人均在18岁以上,MRI资料完整,不伴颅内高压、环枕融合和颅底凹陷。结果ChiariⅠ型畸形可疑组的枕底长与斜坡长的比值明显大于ChiariⅠ型畸形组(P<0.05),后脑面积与后颅窝面积的比值明显小于ChiariⅠ型畸形组(P<0.05),而这2项测量结果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外,可疑组的后脑面积与大脑面积及大脑面积与幕上颅腔面积的比值与对照组和ChiariⅠ型畸形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hiariⅠ型畸形以小脑扁桃体下疝超过5mm为诊断标准较为合理,下疝<3mm应视为正常。该研究结果也支持后颅窝骨发育不良导致后颅窝过度拥挤是ChiariⅠ型畸形发病机制的学说。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动态容积CT灌注联合能谱成像在射频消融(RFA)治疗肺癌近期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已经病理结果证实并拟行治疗的肺腺癌患者30例,术前1~2 d和术后30~40 d均行病灶部位灌注扫描,根据原始图像重建出能谱图像,并对比术前、术后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能谱参数碘(水)基值、水(碘)基值的变化,分析灌注参数及能谱参数对评价RFA治疗肺癌近期疗效的意义.结果 RFA后,全组患者的CT灌注参数及能谱参数值均值均下降,BF(t=7.34,P<0.001)、BV (t=4.721,P<0.001)、PS (t=2.224,P=0.034)、动脉期碘(水)基值(t=8.622,P<0.001)、静脉期碘(水)基值(t=6.608,P<0.001)及动脉期水(碘)基值(t=4.627,P<0.001)术前、术后近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FA前后,缓解组的各参数变化差值均大于复发组,但只有BF(Z=-2.806,P=0.005)、动脉期碘(水)基值(Z=-2.806,P=0.005)及静脉期碘(水)基值(Z=-4.208,P=0.014)变化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联合能谱成像是一种评价RFA治疗肺癌近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腹盆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临床特点、CT 表现及其与病理的联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 pPNET 的 CT 表现、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1)所有患者术前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2)23例病灶 CT 表现多为大小不一、边界模糊的肿块影,平均直径约10.72 cm;9例呈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2例见小片状出血灶,4例出现点状钙化。CT 增强后多数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囊变、坏死更明显。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周围侵犯或远处转移,5例合并癌栓形成,4例见肿瘤滋养血管。(3)免疫组化示19例 CD99表达,11例 CD56表达,12例 Vim(波形蛋白)表达,11例 Syn(突触素)表达,4例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4例 FLI-1表达及4例 EMA(上皮细胞抗原)表达。结论腹盆部pPNET 发病年龄较小且恶性程度高,常为较大不均匀肿块,多伴囊变坏死,浸润性生长,增强后实性成分多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57.
1 临床资料女 ,5 7岁 ,3个月前以原发性肝癌行肝癌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 2个月前因肺部多发转移 ,行肺动脉灌注化疗和肝动脉栓塞治疗 ,并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进行放射治疗。近期胸闷、胸痛。螺旋CT检查 :肺窗可见两肺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 ;纵隔窗可见胸骨右旁内乳淋巴链自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行CT多期扫描检查.记录嗜铬细胞瘤的动态增强CT表现特征,并与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对照.结果 嗜铬细胞瘤多发生于肾上腺(19/20),尤以单侧发病常见(18/20).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呈速升缓降型.出血坏死常见(12/20).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对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最高为88.2%,NE、E升高的病人临床均表现有高血压,同时CT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与NE、E增高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Ρ值为0.000).结论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不仅依靠典型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还要结合动态增强CT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重建技术(AIDR)在优化婴幼儿胸部CT扫描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3年1~5月间,从拟行胸部CT检查显示正常的,无贫血及其他疾病的0~1岁婴幼儿中随机选取40例,平均分成A与B两组,A组扫描时管电压为80kV,使用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重建技术(AIDR);B组为100kV,使用常规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比较两组间气管分杈层面降主动脉的CT值与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CT剂量指数(CTDI)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6±0.48、4.61±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值、SD分别为50.36±5.74HU、12.57±4.48和45.31±4.71HU、10.61±3.48,A组高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R和CNR分别为3.31±1.02、2.68±1.21和4.31±1.32、2.74±0.92,B组均高于A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79±0.316、5.04±0.19mSv,A组较B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平均减少了65%.结论 320层CT在小儿胸部扫描采用80kV管电压扫描加ADIR重建,图像质量能达到诊断要求,且辐射剂量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