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261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所导致的传染病[1].其致病机理为HIV病毒,攻击破坏T4淋巴细胞,致使其功能衰竭,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细菌、病毒、微生物等各种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钳取式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的双介入疗法对腰椎间盘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双介入方法治疗经临床及影像资料确诊的腰椎间盘脱垂患者共116例,其中男68例,女48例.急性发作期患者84例,慢性期患者32例.用双介入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与早期及同期用相同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钳取式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急性发作期治疗的患者与慢性期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对不同脱垂程度的椎间盘脱垂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对患者分别进行6个月的随访,用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双介入方法治疗的优良率为72.41%,高于单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37.65%的优良率(P=0.001<0.05); 急性期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8.57%,高于慢性期患者56.25%的优良率(P=0.016<0.05);轻度脱垂治疗的优良率为75%,高于重度脱垂患者54.17%的优良率(P=0.019<0.05).结论 双介入方法结合了2种介入治疗方法的特点,可提高椎间盘脱垂介入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扩散张量成像(DTI)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25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6只眼,病变组)和20例正常人(40只眼,对照组)分别行3.0TMR视神经DTI和美国OPTOVE公司RTVUE眼球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分析视神经部分各向异性(FA)值与RNFL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病变组视神经平均FA值为(0.248±0.083)×10-6 mm2/s,RNFL上方、下方、平均厚度分别为(82.28±20.06) μm、(84.18±18.18) μm、(83.14±18.09) μm;对照组平均FA值为(0.584±0.035)×10-6 mm2/s,RNFL上方、下方、平均厚度分别为( 110.72±12.08) μm、(109.54±10.08) μm、(102.86±11.32) μm.与对照组比较,病变组视神经FA值降低,RNFL厚度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神经FA值与RNFL上方、下方、平均厚度均呈正相关(r=0.612、0.557、0.607,P<0.05).结论 视神经FA值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为提高青光眼视神经病理改变的认识和防治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观察Graves病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和胸腺增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临床确诊的Graves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Graves病不伴胸腺增生组33例;Graves病伴胸腺增生组29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30名.结果 Graves病伴胸腺增生组与不伴胸腺增生组相比,在性别、年龄、病程、是否伴有甲状腺肿大、突眼、周期性麻痹及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对照组均无胸腺增生;男性Graves病伴胸腺增生患者周期性麻痹发生率62% (8/13),明显高于女性6% (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4,P<0.05);男性Graves病患者周期性麻痹发生率62%(16/26),明显高于女性6%(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6,P<0.05);Graves病患者是否伴胸腺增生与性别、年龄、病程、是否伴有甲状腺肿大、突眼、周期性麻痹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男性Graves病伴胸腺增生患者周期性麻痹发生率高于女性,在临床工作中应予鉴别,以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35.
螺旋CT在Moyamoya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spiralCT ,SCT)和螺旋CT血管造影 (spiralCTangiography,SCTA)对Moyamoya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Moyamoya病患者的SCTA表现。其中男 4例女 6例 ,年龄 9岁~ 4 2岁 ,其中 14岁以下者 7例 ,应用PickerSeleSp螺旋CT扫描仪行常规SCT平扫 ,然后采用螺旋CT扫描方式进行SCTA原始图像数据采集 ,其中 3例有DSA ,6例有MRI,另外随机选择 10例SCT和SCTA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0例病人横断面均见丘脑基底节区扩张的脑血管 ,即烟雾血管。 10例SCTA和 3例DSA显示颈内动脉 (ICA)上段或大脑中动脉 (MCA) ,大脑前动脉 (ACA)近端闭塞以及丘脑基底节区Moyamoya血管 ,这些病理血管分布与SE序列MRI一致 ,对照组均见不到丘脑基底节区正常细小的穿支血管。结论 :SCTA有望成为诊断Moyamoya病的又一有效的非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6.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血管内导管灌注尿激酶治疗动脉内血栓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作者自1995  相似文献   
137.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布 加综合征已成为我国农村的高发病之一。介入治疗已替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对介入治疗的操作技术 ,不少学者都有一定的成功经验。我们仅就几年来的诊治经验 ,提出几点建议。一、影像学诊断(一 )要提高超声征象的综合识别能力 首选彩超检查中 ,最易于将下腔静脉闭锁 (包括膜性闭锁和节段性闭锁 )误诊为狭窄。其主要原因是过度重视回声这一直接征象 ,忽视了血流频谱的血流特征和下腔静脉搏动这一重要间接征象。(二 )下腔静脉造影要区别假性下腔静脉狭窄布 加综合征肝尾状叶肥大压迫肝后段下腔静脉 ,出现假性下腔静脉狭窄。这种压迫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8.
少量钡餐胃肠传输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少量钡餐胃肠传输功能检查的效果、优势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健康人和50例便秘病人一次吞服40 g钡糊后行腹部X线检查,直至钡剂完全排出.结果健康人和便秘病人胃、小肠、结肠、直肠、全消化道的通过时间分别是(189±64)min、(330±108)min、(2239±659)min、(136±49)min、(2801±735)min和(212±87)min、(366±94)min、(3665±1322)min、(650±219)min、(5973±2341)min.与健康人相比,便秘病人钡剂在结直肠内存留时间明显长于健康人(P<0.01),而在胃、小肠内存留时间虽然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量钡餐胃肠传输功能检查图像清晰,定位准确,结果可靠,具有传输功能与形态兼顾的优势,能为便秘分型提供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对国产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与进口非离子型对比剂优雅显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螺旋CT增强扫描中效果比较。方法:对198例HCC患者进行肝脏螺旋CT(S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05例选用60%泛影胺(含1292g/L),93例选用优雅显(1300g/L)。观察2种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CT影像质量。结果:泛影葡胺组中有3例(2.9%)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轻度2例(1.9%),中度1例(1.0%);优维显组有1例(1.1%)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组无重度不良反应与死亡发生(P>0.05)。影像质量2组近似。结论:国产离子型对比剂对于无高危因素的人群安全可靠,并可获得质量满意的螺旋CT增强图像,是诊断HCC的有效对比剂。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选择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其中实验组20只,对照组4K。实验组经眶人路电凝大脑中动脉,选择DWI参数,分别在兔右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0.5h、2h、4h、6h进行DWI检查;对照组仅暴露同侧大脑中动脉,不予电凝。比较单方向DWI与平均DWI,分析b值对DWI的影响及DWI伪彩图改变.结果。平均DWI较单方向DWI显示病灶更清楚。b值为1000s/mm^2、2000s/mm^2和3000s/mm^2的DWI上均可发现异常高信号,但b值为2000s/mm^2和3000s/mm^2时的信号对比与b值为1000s/mm^2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信号边界更加清晰,但图像信噪比下降。与常规DWI相比,DWI伪彩图上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的分界更加清楚。结论。平均DWI、b值和DWI伪彩图对扩散加权成像有重要影响,选择合适的参数有利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