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261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作者总结了对816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16例,其中男550例,女266例,年龄30~82(48.2±5.1)岁.816例中门诊患者478例,住院患者338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72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91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环氧合酶-2(COX-2)异常表达与螺旋CT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胃癌手术切除67例标本中上述基因表达。结果胃癌COX-2过表达率为70.1%(47/67),且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LN)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COX-2异常表达与螺旋CT征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淋巴样错构瘤等,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至今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发病率。其发病机制不清,组织学改变特殊,病因不明,现多认为是由血管淋巴组织错构瘤或原因不明的特殊炎症引起[1]。根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可分为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临床上又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14例,现将其CT表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64-SCTRA)术前评价亲属活体供肾的临床价值。方法:拟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供者84例,行64-SCTRA了解肾实质及肾脏血管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相对照。结果:84例供者CT检查均获得满意图像。67例供者双侧肾动脉均为单支,17例供者一侧或双侧肾动脉伴有副肾动脉;14例供者发现肾动脉过早分支;肾动脉内斑块12例,其中11例管腔轻度狭窄,1例管腔中度狭窄;肾静脉双支5例。肾囊肿11例,肾结石4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除1例间质性肺炎、1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供者被剔除,其余82例行开放手术切取供肾,均获得成功。肾静脉、肾盂及输尿管64-SCTRA的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64-SCTRA对肾动脉过早分支的检出率为100%。3例术中发现细小副肾动脉而64-SCTRA未报告。结论:64-SCTRA可对肾脏及肾血管进行充分评估,可作为供肾切取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64排V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颅颈交界处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怀疑颅颈交界处病变患者使用64排VCT对颅颈交界处行横断位容积扫描并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与CT横断位图像对比。结果颅颈交界处外伤24例,发育畸形11例,应用薄层扫描及后处理重建显示颅颈交界处全貌及关节形态、骨折或脱位的程度细节非常清晰、直观。结论应用64排VCT及其后处理技术诊断颅颈交界处病变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三维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显示SPN与其肺内血管关系进行分析并分型,探讨其对判断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SPN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行3D MIP重建观察结节与血管关系并分型.结果:37例3D MIP重建图像中,35例与血管关系显示良好,其中恶性22例,良性15例,表现为Ⅰ型表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HASTE成像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小儿先天性尿路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后疑诊为小儿泌尿系梗阻77例,术前行磁共振常规平扫轴位T1WI、T2WI和冠状T2WI;MRU使用冠状位扫描,采集方式有两种,二维屏气HASTE厚层块脂肪抑制成像和三维HASTE脂肪抑制重T2WI成像,后者图像后处理使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结果77例中MRU显示5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不同程度肾积水,狭窄段长度约5mm~20mm,MRI显示肾实质不等程度变薄;14例输尿管膀胱结合部狭窄,MRU显示输尿管扩张,输尿管膀胱结合部相对狭窄,伴不同程度肾积水;完全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9例,MRU显示4例上位肾盂及输尿管扩张,MRI表现对应的肾实质菲薄;5例上位肾盂小且扩张,输尿管显著扩张;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MRU显示右侧输尿管呈S形向内行走及狭窄。结论HASTE成像MRU能够显示小儿先天性尿路梗阻的部位、程度、范围及病因;与MRI相结合,可同时对肾实质萎缩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8.
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于手术前1周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病理结果,分析其CT征象.结果:①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84.75%(50/59),敏感性为92.31%(36/39),特异性达70.00%(14/20).②胃癌淋巴结螺旋CT呈融合型、强化密度差值≥80 Hu、不均匀强化及直径≥9 mm者,病理转移的阳性率较高(X2=14.12、37.10、7.00和23.72,P均<0.05).结论:螺旋CT町较准确地检出胃癌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9.
造影剂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高压注射器可使造影剂按要求快速连续注射,极大地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1],但造影剂本身具有溶解度、渗透压、亲水性、黏稠度、电荷等理化特性,CT增强扫描静脉团注时剂量大,速度快,动态扫描时无法全程床边监护,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科2004年10月至2007年8月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对7230例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现将操作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经动脉灌注盐酸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6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动脉灌注化疗,采用Seldinger法,动脉插管后选择性置管于胰腺癌的供血动脉内,灌注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间隔为3周,随访观察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CBR)、肿瘤情况和病人的生存时间. [结果]PR 9倒,SD 8例,PD 9例.总有效率为34.6%,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临床受益率为65.4%. [结论]盐酸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肯定的抗癌活性,可能比经静脉滴注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的临床受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