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采用[11C]N-甲基乙酰唑胺作为PET/CT的显像剂,研究肝脏纤维化不同阶段肝组织摄取率,探讨[11C]N-甲基乙酰唑胺在评价肝脏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26只(雄性)、重量(29 240 g),对照组大鼠(N=8),硫代乙酰胺(TAA)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大鼠(N=18),其中轻度肝纤维化(S1,N=10)及肝中重度纤维化(S2+S3,N=8)。以[11C]N-甲基乙酰唑胺为显像剂,先对大鼠进行PET/CT动态扫描,选择存活大鼠再以乙酰唑胺为抑制剂进行抑制实验。实验结束后大鼠处死、取材。每次扫描结束后进行数据重建,分别计算不同时间点(20 s、90 s、5 min、10 min、20 min、30 min和45 min)肝脏标准摄取值(SUV),分析比较其与病理结果之间的联系及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90 s、5 min、10 min SUV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组内各时间点SUV值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SUV值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对照组抑制实验呈阳性结果,而实验组抑制实验呈阴性结果,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抑制效率减低。结论:[11C]N-甲基乙酰唑胺PET/CT肝脏显像能够用于检测早期纤维化时功能受损,进而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肝脏纤维化分期。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在半辐射剂量ASIR%=50%条件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ASIR)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Discovery CT750 HD机型内的质控(Quality Control,QC)扫描协议分别在常规剂量和半剂量下对模体Catphan 500进行扫描,然后分别用ASIR%=50%和ASIR%=0%条件下进行重建。把得到的影像分为三组,分别为组A:常规剂量FBP重建条件下得到的影像,组B:半剂量ASIR%=0%重建条件下得到的影像,组C:半剂量ASIR%=50%重建条件下得到的影像,比较三组影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组A的空间分辨力略高于组B、组C,组B、组C空间分辨力差别不大;组A的密度分辨力与组C差别不大,但均高于组B;三组靶面的CT值在2个HU以内,与靶面的电子密度的相关性均为0.998;对影像的一致性进行测量,其CT值的差异均在允许的范围内,组A、组C噪声水平分别为0.427%、0.417%,在允许的噪声水平之内,组B的噪声水平为0.616%,超出了允许的噪声水平。结论 ASIR算法可以在辐射剂量降低一半的情况下保持图像的质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3.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肿瘤,其中以单发肿瘤较为常见,膀胱多发肿瘤临床上少见。本组回顾分析我院7例膀胱多发实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膀胱多发实性肿块患者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9-80岁,平均(60±6.3)岁。所有患者以肉眼无痛性血尿就诊。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磁共振脂肪抑制FSET2WI、STIRT2WI、IDEALT2WI及CUBEFlexT2WI4种方法显示正常臂丛神经的优劣。资料与方法对14例自愿者行臂丛神经MRI脂肪抑制FSET2WI、STIRT2WI、IDEALT2WI及CUBEFlexT2WI检查。对图像脂肪抑制质量进行肉眼分级评估,并测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结果 IDEALT2WI、CUBEFlexT2WI脂肪抑制质量明显优于FSET2WI(P<0.05),与STIRT2W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均值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EALT2WI>CUBEFlexT2WI>FSET2WI>STIRT2WI。IDEALT2WI和CUBEFlexT2WI图像均可选择不同厚度重建、斜面重建等,从而可显示臂丛神经各段。结论 IDEALT2WI、CUBEFlexT2WI能提供均匀稳定的脂肪抑制,图像信噪比高,可清晰显示臂丛神经。  相似文献   
65.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建立一种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CMRA)图像质量(IQ)评价方法.方法 86例CMRA检查者,使用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成像序列(FIESTA)共进行734次采样.采用分级的IQ评价方法,分别对呼吸运动伪影、血管搏动伪影和组织对比度三个方面进行评分(0~2),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质量分级(0~Ⅳ),并与传统的图像质量分级方法进行比较;对分级较低的图像低评分项进行调整后重新扫描.结果分级的IQ评价方法与传统的分级方法具有显著意义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6,P<0.05.按照评分项调整后重复扫描,25次扫描的图像质量提高1~3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分分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可以准确反映CMRA的IQ影响因素,有利于CMRA图像质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FAIR)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名志愿者和18例脑肿瘤患者进行FAIR技术和磁敏感对比剂动态增强 (DSC) MR脑灌注成像.缺血性脑梗死患者45例,其中超急性期8例,按照自行制定的脑卒中方案进行检查,包括DWI和FAIR序列.结果 10名志愿者FAIR-△S和DSC-CBV都清楚显示随血流灌注的变化颅内灰质、白质和灰质团块的分布.18例脑肿瘤患者FAIR-△S显示11例肿瘤实质部分△S超过周围正常脑组织,3例△S与周围脑组织相仿,4例△S低于周围脑组织,所得结果与DSC-CBV一致.缺血性脑梗死45例在DWI均有阳性发现,39例FAIR发现明确的血流灌注减低.结论 FAIR灌注技术无需注射造影剂,是常规MR成像技术良好的补充,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MRI和DTI评价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及功能改变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观察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和功能改变.方法制作犬T13脊髓左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1周行MRI和DTI(SSFSE序列扫描,b=500 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13)检查,测量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ADC值及FA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犬脊髓左、右侧的ADC值为(1.00±0.15)×103mm2/s和(1.01±0.17)×10-3mm2/s,FA值为0.59±0.11和0.60±0.08,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脊髓损伤后手术侧ADC值升高为(1.65±0.45)×10-3mm2/s(t=4.366,P=0.001)、FA值降低为0.30±0.17(t=-3.749,P=0.003);非手术侧无明显变化.结论DTI能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的观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8.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3.0T MR T2mapping及T1ρ区分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与健康人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采用3.0T MR T2mapping和/或T1ρ区分KOA患者(KOA组)与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7月31日。采用Stata 14.0软件分析KOA组与对照组、重度KOA与轻度KOA患者权重均数差值(WMD)及其95%CI。结果纳入文献15篇,KOA组420例、对照组450名。KOA组总体[WMD=4.06,95%CI(2.73,5.39)]、轻度KOA[WMD=2.35,95%CI(1.15,3.55)]、重度KOA[WMD=8.07,95%CI(4.03,12.12)]及未分度KOA患者[WMD=1.58,95%CI(0.51,2.66)]关节软骨T2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度KOA高于轻度KOA[WMD=4.66,95%CI(1.86,7.46),P0.01]。KOA组总体[WMD=5.41,95%CI(3.59,7.22)]、轻度KOA [WMD=4.25,95%CI(2.32,6.18)]、重度KOA [WMD=8.44,95%CI(6.24,10.64)]及未分度KOA患者[WMD=3.51,95%CI(1.23,5.79)]关节软骨T1ρ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重度KOA高于轻度KOA患者[WMD=6.33,95%CI(2.02,10.64),P0.01]。结论利用3.0T MR T2mapping及T1ρ成像可区分KOA患者与健康人,鉴别轻度与重度KOA。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螺旋联合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技术对于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100例因疑诊头颈部血管疾病而接受头颈部CTA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对A组采用螺旋联合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模式,对B组采用常规螺旋扫描模式。比较2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降主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血管对比区域(ROC)(血管对应同层面肌肉或脑白质)的CT和标准差(SD),以及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分析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A组降主动脉SD及SDROC、颈内动脉分叉处SDROC均高于,而降主动脉SNR及CNR均低于B组(P均<0.05);组间其余客观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A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DLP(DLPSSDE)均低于B组(P均<0.001)。结论 利用螺旋联合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技术行头颈部CTA可在保证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