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9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576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1090篇
内科学   391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386篇
综合类   2142篇
预防医学   51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75篇
中国医学   219篇
肿瘤学   7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622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目的:通过TLR/MyD88/IL-1β信号通路探讨雌性红莱菔对尿酸钠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右踝胫跗关节注射尿酸钠结晶溶液(MSUC),建立AGA大鼠模型,雌性红莱菔低、中和高剂量组和依托考昔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疗程...  相似文献   
994.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7个亚型中最常见的类型,病理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肺实质的纤维化和重塑为主要特征的进展性肺部疾病。通常IPF进展缓慢,但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难以预测、暴发性并且常是致命性的快速恶化,患者突然出现临床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目的 探讨心房黏液瘤合并动脉栓塞的CT表现、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 收集6例左心房黏液瘤合并动脉栓塞患者,均于完善包括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CTA检查在内的相关检查后行手术治疗;对其CTA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心房黏液瘤均发生于左心房,CT平扫呈低密度,3例动脉期强化,蒂宽窄不等,1例伴有钙化;6例均伴有动脉栓塞,栓塞部位为髂动脉2例、 肱动脉1例、 股动脉2例和腹主动脉伴两侧髂动脉多发栓塞1例。采用同期或分次心房黏液瘤切除联合外周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进行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肢体疼痛消失。随访6个月~2年,均无心房黏液瘤复发或取栓部位黏液瘤再发种植转移,受累肢体血运良好。结论 CTA可对心房黏液瘤合并动脉栓塞作出较全面的诊断;采用心房黏液瘤切除辅以栓塞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进行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入肝血流阻断后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1组)、对照组(2组)和实验组(3组)。每组40只。2组和3组采用Pringle's法进行入肝血流阻断,持续35分钟,在阻断前3组大鼠腹腔注射Gln(300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ml),每天2次,连续5天。每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分别于阻断前及再灌注后2、4、24小时,测定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光镜观察并测定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再灌注后24小时肠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的表达。结果与1组相比,再灌注后2、3组MDA含量、TNF-α及内毒素水平增高(P〈0.05),而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下降(P〈0.05)。与2组相比,再灌注后3组MDA含量、TNF-α及内毒素水平降低(P〈0.05),而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明显增加(P〈0.05)。再灌注后24小时,与2组相比,1、3组HMGB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Gln能够抑制人肝血流阻断后内毒素移位、炎性因子释放及肠道HMGB1mRNA的表达,具有减轻肠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经翼点入路鞍区手术间隙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鞍区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 对 10具成人尸体头颅的鞍区手术间隙及邻近血管、神经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结果 大脑中动脉M1段在距颈内动脉分叉部 18.4± 3.2mm处形成初级分叉 ,向后上方发出约 14支穿支 ,分布至基底节区。鞍结节后缘至视交叉前缘相距 5 .6± 1.1mm ,两侧视神经内侧缘间最大距离 10 .5± 1.4mm。颈内动脉从内侧壁发出 3.2支垂体上动脉 ,终止于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垂体柄 ;视神经 -颈内动脉三角三边长度分别为 6 .6± 0 .6mm ,6 .9± 0 .7mm ,4 .0± 0 .4mm。颈内动脉 -小脑幕三角三边长度为 8.8± 0 .7mm ,6 .7± 0 .7mm ,4 .4± 1.0mm ,后交通动脉起自颈内动脉后外壁距分叉部 7.7± 0 .5mm ,止于大脑后动脉 ,全长 18.7± 2 .3mm ,途中发出 7.4条穿通支。脉络膜前动脉从距分叉部 4 .4± 0 .6mm处发出 ,向后方走行 ,发出细小分支 ,分布于钩回、脉络丛。前交通动脉全长 1.9± 0 .3mm ,在前交通动脉上方 0 .9± 0 .2mm ,大脑前动脉A2段前外壁发出Heubner回返动脉 ,分布于胼胝体、基底节、下丘脑及额叶脑组织。结论 应用这些间隙的解剖学测量可指导与鞍区相关的手术 ,安全显露鞍区解剖结构 ,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相似文献   
1000.
周围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周围神经损伤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主要聚焦于寻找理想的人工神经移植替代物、神经导管和种子细胞。神经导管有非降解或可降解两种 ,神经移植物有自体神经、同种异体神经及异种神经移植物 ,作为桥接神经缺损的支架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同时 ,培养、种植一定数量与高纯化度的具有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活性的施万细胞也是提高修复神经损伤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