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65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7篇
  1篇
中国医学   250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8.5fCook多功能引流管治疗下行坏死性纵隔炎的效果并对比其与传统脓肿切开橡胶管引流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10例下行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0岁(21~62)岁。排除手术禁忌后,均在CT定位引导下安置8.5fCook多功能引流管有效引流脓液,并静脉应用抗生素等治疗。结果治愈9例,死亡1例。结论 CT定位引导下8.5fCook多功能引流管引流纵隔脓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下行坏死性纵隔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1—24日130例收治于方舱医院的COVID?19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结果:130例中15例(11.5%)患者HRCT无异常。肺内阴性表现组年龄明显低于肺内阳性表现组(P=0.011),而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115例患者中,病变累及左肺9例(7.8%),右肺13例(11.3%),双肺93例(80.9%)。37例(30.4%)右肺上叶受累,54例(47.0%)右肺中叶受累,90例(78.3%)右肺下叶受累,46例(40%)左肺上叶受累,83例(72.2%)左肺下叶受累。病变呈单发病灶18例(15.7%),呈多发病灶23例(20.0%),呈弥漫病灶74例(64.3%)。病变分布于胸膜下61例(53.0%),支气管血管束2例(1.7%),胸膜下及支气管血管束52例(45.3%)。100例(87.0%)患者CT图像上可见片絮影,72例(62.6%)可见磨玻璃影,58例(50.4%)可见索条影,20例(17.4%)可见实变影。104例(90.4%)患者CT图像上包含2种或2种以上征象。病灶中合并空气支气管征19例(16.5%),“铺路石征”9例(7.8%)。纵隔窗图像上观察有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5.2%),所有病例均未见胸腔积液。结论:收治于方舱医院的COVID?19患者影像主要表现为累及双肺、沿胸膜下和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多发病灶。除片絮、磨玻璃、实变、空气支气管征和“铺路石”征外,病灶内索条影出现比例较高,可能提示病灶吸收好转。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国脑内铁沉积神经变性病(neurodegeneration with brain iron accumulation,NBI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PLA2G6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对3个NBIA家系、6个散发性NBI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DNA直接序列分析方法,对NBIA患者进行PLA2G6基因突变研究。结果所有患者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头部MRI T2加权像表现双侧苍白球、黑质等部位对称性低信号,其中1家系在苍白球低信号区的前内侧出现高信号,即"虎眼征";本组NBIA患者未发现PLA2G6基因的致病突变,共发现7个多态,分别为c.C511T、c.G87A、IVS2+16C→T、IVS4+71A→G、IVS5+43C→T、IVS6+19G→A、和IVS15+55G→A,其中2个(c.C511T、IVS6+19G→A)为新发现的多态。结论根据临床和头部MRI特征可临床诊断NBIA,中国人NBIA患者PLA2G6基因突变可能罕见。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蝶眶脑膜瘤(SOM)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12月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2例SOM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伴蝶骨肥大,6例肿瘤累及眼眶结构。6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切口瘢痕1例。术后随访6~56个月,中位时间23.0个月;2例次全切除肿瘤进展。结论 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SOM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以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析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TACE后肿瘤周围肝组织(以下简称瘤周)纤维化状态。方法 选取12只新西兰兔,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左叶实质,植入VX2肝癌组织,建立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入TACE组和Sham组,每组6只。对TACE组于建模后2~3周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固有动脉造影,之后对TACE组注入碘化油乳剂,对Sham组注入生理盐水。于术前及术后2周以常规超声观察肿瘤大小,以SWE检测肿瘤、瘤周及肝右叶组织硬度。术后2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动物取肿瘤及瘤周组织,观察肝细胞形态、评估纤维化程度;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瘤周组织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瘤周纤维化程度与组织硬度的相关性。结果 对12只兔均成功建模,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成功率100%(12/12)。2组术前肿瘤体积、肝组织硬度及血清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相比Sham组,TACE组肿瘤体积缩小,肿瘤及瘤周组织硬度增加,血清ALT、AST升高(P均<0.05)。病理检查显示,TACE组瘤周肝细胞水肿明显,Sham组偶见肝细胞水肿,TACE组瘤周纤维化程度高于Sham组(P<0.01);TACE组瘤周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P均<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周纤维化程度与肝脏硬度呈正相关(r=0.67,P=0.02)。结论 TACE后VX2肝癌模型兔瘤周纤维化程度加重;SWE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正常与突出椎间盘中的含量并分析其与病程、患者年龄的关系。方法:于2003-08/2005-01在安徽省立医院骨科收集腰椎间盘标本50例,自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取出椎间盘组织,包括纤维环和髓核(L3~S1),分为椎间盘退行性变组和正常对照组。椎间盘退行性变组42例,年龄:≤30岁,12例;31~50岁,16例;>50岁,14例。病程:3~6个月,16例;7~12个月,15例;>12个月,11例。正常对照组,8例,年龄19~31岁。所有标本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有无血管组织,软骨细胞是否增生和退行性变,纤维板状结构有无破坏,基质是否有增生,用来确定椎间盘软骨细胞是否有退行性变。采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免疫图像分析。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情况及其在不同病程、年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比较。结果:实验标本5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对照组软骨细胞呈纺锤形,位于软骨陷窝内,胞膜完整,胞质均匀,胞质内少见空泡,基质少见。椎间盘退行性变组软骨细胞增生,胞膜不清,胞质内有较多空泡,部分细胞核消失,细胞外基质增多。②所有标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均有阳性表达,阳性表达主要位于椎间盘软骨细胞的胞核,呈棕黄色。③椎间盘退行性变组≤30,31~50,>51岁3个年龄段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031±0.009)%,(0.029±0.009)%,(0.029±0.010)%,(0.045±0.007)%,P<0.01~0.05],退行性变的腰椎间盘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在3个年龄段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椎间盘退行性变组病程3~6,7~12,≥12个月3个时间段,随着病程延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有明显减少趋势[(0.037±0.008)%,(0.029±0.007)%,(0.020±0.003)%,P<0.05]。结论:退行性变与正常的腰椎间盘中均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但在退行性变腰椎间盘中含量较低。退行性变的腰椎间盘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量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而病程越长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越低。提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可能与椎间盘细胞及基质正常的代谢、椎间盘细胞凋亡、椎间盘细胞外基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7.
患者 男,8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月入院,既往体健。于当地医院行头颅 CT 平扫示:右额叶占位。头颅 MRI 平扫示(图1,2):右侧额叶见囊实性混杂信号影,实性肿块呈稍低 T1,稍等 T2,等 FLAIR 信号,T2 WI 见略低信号类包膜;周围见多发囊状长 T1,长 T2,低 FLAIR 信号影;病灶周围见留空血管影及轻度水肿,病灶大小约72 mm×58 mm×46 mm,邻近额骨受侵、增厚。MRI 增强示(图3):肿块明显强化,周围囊变未见强化,邻近额骨部分可见强化影。影像诊断:右额叶占位,囊性脑膜瘤可能。  相似文献   
38.
慢性疼痛是大多数疾病常见的机制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并且伴随焦虑及抑郁,目前已成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一类单胺类神经递质,对疼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多年来许多医学研究者对5-HT及其受体对疼痛所起作用进行了研究。5-HT3与慢性疼痛关系密切,下行易化系统通过作用于脊髓背角的5-HT3(5-hydroxytryptamine3,5-HT3)受体从而促进中枢敏化,并参与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但其受体的作用机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慢性疼痛中5-HT3在中枢转导的调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9.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阴阳失衡"和"正虚外侵"与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关系.该病亚临床期多以肝郁脾虚或兼肾虚为其病机关键,临床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周身乏力、情绪不宁或兼有腰膝酸软等症状.围绕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中医针对桥本病亚临床期进行药物干预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根据患者亚临床期的症状及病情转归,予疏肝健脾、补肾软坚功效的中药复方软坚消瘿汤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0.
环状RNA(circ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多种哺乳动物组织或细胞中广泛表达,且与传统线性RNA相比,circRNA为闭环结构,对RNA外切酶和终止子核酸外切酶降解无效,稳定性好,能在血清、尿液、唾液等体液中检测到。大量文献报道circRNA通过circRNA-microRNA(miRNA)-mRNA网络参与生物的胚胎发育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且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近年研究证实,甲状腺癌组织中存在circRNA的表达失调,表达失调的circRNA通过充当miRNA的“分子海绵”,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笔者通过收集circRNA的研究进展,对circ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