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26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9篇
  1篇
中国医学   9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重度窒息新生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以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两组患儿均在第2~3天、12~14天、26~28天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对比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的结果,同时对比患儿第2~3天以及26~28天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超过35分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第2~3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为(33.06±7.46)分,12~14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为(37.36±5.17)分,26~28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为(39.81±3.06)分,两组患儿第2~3天、12~14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26~28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26~28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35分的比例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纠正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状态,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新生儿重度窒息病情的判断和疗效的评估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蓝莓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催化亚基(GCLC)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蓝莓汁低剂量预防组(蓝低组,10.0g/kg)、蓝莓汁高剂量预防组(蓝高组,20.0g/kg)、联苯双酯预防组(联苯双酯组,0.15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7d,1次/天,其后用CCl4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力及含量,分别采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GCLC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蓝低组、蓝高组和联苯双酯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程度显著轻于模型组(P<0.05),血清ALT、AST及肝匀浆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肝匀浆CAT、SOD、GSH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肝组织GCLC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3组相比,蓝高组与联苯双酯组效果相似,略优于蓝低组。结论蓝莓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预防作用,可能与上调大鼠肝脏GCLC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性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葡萄胎诊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2010~2013年诊治的42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清宫、二次刮宫、预防性化疗,42例患者均获临床治愈。结论:葡萄胎应早诊断、早治疗,对高危患者行预防性化疗,同时应强调随访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4.
采用灵敏的免疫放射法筛查了9 251例新生儿滤纸血斑TSH水平,以监测贵州省的碘缺乏病。结果在贵阳、都匀和凯里三地区分别有39.22%、36.04%和38.80%的新生儿TSH水平升高(≥5mIU/L),但绝大多数为轻度升高(5~19.9%mlU/L。)。对TSH≥25mlU/L者追踪发现其可在2~30周中恢复正常(<5mlU/L)。新生儿暂时性高TSH血症者增多的状况,表明该地区仍有轻度碘缺乏存在。新生儿TSH筛查是监测碘缺乏病的更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针刺董氏奇穴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董氏奇穴(妇科穴、还巢穴)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浆Ig G、Ig M、Ig A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董氏奇穴可增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所占比例与有效所占比例之和)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 H值、Pa O2、Pa C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呼吸窘迫相关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7.
赵敏 《吉林医学》2015,(6):1170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液体复苏后患儿p H值,P/F显著提高,PT和APTT显著缩短,收缩压显著升高,乳酸降低。结论:尽早在短期达到液体复苏目标,可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氧的运输、组织灌注,改善凝血功能和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估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在甲基苯丙胺(METH)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组设计方法,将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分为不同组别:未沉默组、沉默阴性组和沉默组,不同浓度的METH诱导各组SH-SY5Y细胞24 h。利用Western blot检测Fis1蛋白表达水平,使用CCK-8细胞毒性增殖实验分析METH对SH-SY5Y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METH对SH-SY5Y细胞MMP水平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观察METH对SH-SY5Y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未沉默组、沉默阴性组和沉默组中,与对照组比较,各组组内随METH诱导SH-SY5Y细胞的浓度升高,Fis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增殖能力减弱(P<0.05)、MMP水平降低(P<0.05);与未沉默组和沉默阴性组相同浓度比较,沉默组SH-SY5Y细胞Fis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 05),增殖能力增强(P <0. 05),MMP水平升高(P <0. 05)。组内与对照组比较,2. 0mmol·L~(-1)METH诱导未沉默组、沉默阴性组和沉默组,透射电镜观察见线粒体小球状结构增多(P <0. 01)。结论 Fis1可能在METH诱导体外培养SH-SY5Y细胞损伤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honokial,HNK)对人源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厚朴酚对HCT116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和厚朴酚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凋亡指标Bcl-2的影响;Western blot及半定量PCR分析和厚朴酚对HCT116细胞中内源性骨形态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利用BMP7过表达腺病毒及抗体,通过结晶紫定量和Western blot,分析和厚朴酚联合应用BMP7腺病毒与抗体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和厚朴酚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_2期,并上调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厚朴酚可上调HCT116细胞中BMP7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外源性BMP7过表达腺病毒可促进和厚朴酚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而BMP7抗体可抑制此作用。结论和厚朴酚能够抑制HCT116的增殖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MP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虞梅  徐华  陆玉洁  朱致辉  石碧珍 《安徽医药》2018,22(10):1949-1952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因素、手术疗效与预后。 方法 以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6例低出生体质量NEC患儿为病例组,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住院治疗的146例非NEC低出生体质量儿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NEC的影响因素,并分析NEC患儿中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疗效的差异。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与喂服益生菌为NEC的保护性因素,先天性心脏病、败血症与输血是NEC的危险因素。手术组的好转率(95.45%)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85.00%)(P<0.05)。 结论 低出生体质量儿NEC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适合的手术疗法能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