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26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9篇
  1篇
中国医学   9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贵州省291名布依族儿童智力及个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布依族儿童的智力及心理状况。方法:本研究采用绘人智能筛查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O)对贵州省布依族聚居点的安顺地区6个乡镇小学的291名布依族儿童进行了测查。结果:绘人测绘布依族儿童智商高于汉族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布依族儿童的P量表分高于汉族儿童,而E、L量表分低于汉族儿童,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提示布依族儿童智力发展及个性发展与汉族儿童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泪囊炎是婴儿常见眼病,生后数天或更长时间发现流泪、眼分泌物增多,因此常被误诊为结膜炎[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眼保健意识的增强,泪囊炎受到了患儿家长的重视。我院于1995~1998年治疗婴儿泪囊炎285例337眼,追踪观察3个月~1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胎盘病理改变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方法:对ICP患治疗组、未治疗组各12例及正常妊娠孕妇12例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ICP胎盘组织病理观察可见绒毛水肿,绒毛间隙狭窄,合体细胞结节增多,血管合体膜增厚;正常组、治疗组上述病理改变发生率减少或减轻。结论:ICP患血胆汁酸升高,绒毛间隙狭窄是引起ICP的主要病理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密切监护,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妊娠妇女服药率较高,用药不当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引起畸形.本文根据抗微生物药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分析妊娠妇女用药较安全的抗微生物药及有不安全因素而需禁用、慎用的抗微生物药,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亚云  李惠  熊涛  仝铁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74-976
目的:探讨消瘢方对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瘢方高、低剂量预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腹腔注射猪血清(1次/3d,共12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收取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透明质酸(HA),利用HE及Masson染色对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并观察肝组织胶原的分布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结果:消瘢方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PCⅢ及HA水平,减少肝组织胶原的分布及α—SMA的表达,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程度。结论:消瘢方能有效预防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可能与保护肝细胞,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及HSC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10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指征的变化.方法对1991~2000年10年间7 618例剖宫产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29.99%,剖宫产率逐年增加,1991年为22.19%,到2000年达47.24%,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以社会因素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1991年为5.58%,2000年为13.48%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率上升,围产儿死亡率无明显下降.结论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的增加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10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指征的变化。方法 :对 1991~ 2 0 0 0年 10年间 7618例剖宫产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剖宫产率 2 9.99% ,剖宫产率逐年增加 ,1991年为 2 2 .19% ,到 2 0 0 0年达 47.2 4% ,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0 5)。以社会因素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 ,1991年为 5.58% ,2 0 0 0年为 13 .48%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剖宫产率上升 ,围产儿死亡率无明显下降。结论 :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 ,剖宫产率的增加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3.2   妊高征孕妇血清 VEGF水平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妊高征是孕妇特有而常见的疾病 ,对围产儿的影响极大。许多研究表明 ,妊高征孕妇滋养细胞浸润母体子宫仅限于子宫蜕膜层 ,子宫肌层仅有少量滋养细胞 ,加之母体血管转变不充分及螺旋小动脉痉挛 ,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 ,造成胎盘血供减少 ,使绒毛间隙氧含量减少 ,引起胎盘缺氧 ,导致羊水过少、胎儿生长迟缓、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等不良围产儿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 ,妊高征孕妇血清 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且 VEGF水平的高低与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成正相关 ,提示妊高征孕妇血清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HBV-DNA含量对预测胎儿宫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 测10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HBV-DNA含量,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3例HBsAg阳性孕妇 的HBV-DNA检出阳性率为56%,胎儿宫内感染率为12.6%,且胎儿宫内感染率随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HBV-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率呈正相关(r=0.572,P<0.01)。结论:孕妇血清HBV-DNA含量可间接预测胎儿宫内感染 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HBV-DNA含量对预测胎儿宫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10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HBV-DNA含量,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3例HBsAg阳性孕妇的HBV-DNA检出阳性率为56%,胎儿宫内感染率为12.6%,且胎儿宫内感染率随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HBV-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率呈正相关(r=0.572,P<0.01).结论孕妇血清HBV-DNA含量可间接预测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