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王晓峰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86-3687
目的分析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1例腹腔干起始部动脉瘤患者,患者进行常规血管造影后,对相应目标血管进行旋转DSA及三维图像重建技术。结果常规DSA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检出动脉瘤10例,(其中1例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解剖关系不清),1例不能作出准确诊断,4例未检出。左髂内动脉造影检出假性动脉瘤1例,腹腔干造影检出腹腔干起始部动脉瘤1例,经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后,明确了10例动脉瘤诊断,新检出动脉瘤1例,此11例动脉瘤其中7例进行介入栓塞,3例栓塞90%以上,4例栓塞80%以上,另外4例手术夹闭。左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腹腔干起始部动脉瘤行外科手术。结论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是针对要显示的部位对病变可进行任意角度观察,可提供血管及病变的三维关系,为介入诊断及治疗提供精确的图像和数据。  相似文献   
73.
患者因从3米高露台摔下右腰部剧痛7小时入院.伤后行腹部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平扫见右肾增大,包膜下可见新月形血肿;增强延迟期右侧肾盂旁可见线状高密度影,等同于肾盂内的密度,并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相连.多层螺旋CT(MSCT)目前已成为肾脏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增强扫描有助于检出肾脏细小的损伤,延迟扫描则可以通过造影...  相似文献   
7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右侧腰部胀痛1个月,发现右肾囊性病变1周"于2009年3月26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背运东西时右侧腰部扭伤,后出现夜尿增加至2~3次/d,右侧腰部胀痛,活动时明显,无腹胀、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和肉眼血尿。  相似文献   
75.
阿洪病(ainhum)在我国并不常见,导致双侧手指严重缺失者则更为罕见。该病的治疗方式取决于临床分期,其中是否存在骨骼改变与治疗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X线检查能够准确判断阿洪病引起的骨骼形态改变和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本研究报告1例发生于双侧手指的阿洪病患者,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的应急处理方法,达到规范抢救流程,提高护士、技师的急救意识、技能、综合配合能力和专科业务知识等目的。方法针对急性心梗术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的特点,设计抢救流程,制订演练方案,从岗位结构人员配备进行角色分工,定期组织介入中心的护士和技师进行模拟急救演练,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结果介入中心护士、技师的急救意识、技能、综合配合能力均较演练前明显提高,确保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突发事件的急救演练是全面提高护士、技师整体急救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在腹部胰胆管水成像中优势及其应用。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4月进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50例,采用西门子Verio3.0T磁共振,8通道相阵控腹部线圈,haste序列,spair序列及MRCP胰胆管成像序列进行轴位相扫描。结果采用3.0T磁共振的haste序列能够在自由呼吸的状态下,缩短扫描时间同时获得高质量的图像;spair序列具有很好的脂肪抑制效果,能极大的提高对病变的显示;与haste技术结合的MRCP序列能对胰管、肝内胆管、胆囊、胆总管的病变显示的更加清楚。结论西门子3.0T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及haste、spair序列在腹部扫描中,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MSCT)和X线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例均行腹部平片、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胃肠道造影检查。结果肿瘤位于空肠3例;结肠4例,其中乙状结肠3例,肝曲1例。MSCT均显示肠套叠及其顶端的肿瘤,套叠长度8~69 cm(平均31.43 cm);肿瘤长径2.74~9.89cm(平均5.81 cm),6例呈卵圆形或圆形,1例呈分叶状;肿瘤CT值为-43~-93 HU(平均-73.14 HU),4例呈均匀脂肪密度,3例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均无强化。腹部平片4例显示不全性肠梗阻,3例无阳性发现。2例胃肠道造影均发现肠套叠及其顶端的充盈缺损。结论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可充分展现肠套叠及其顶端肿瘤的全貌,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9.
患者男,24岁。因"反复头晕1年"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不定时发作),偶感头部肿痛,无恶心、呕吐、行走不稳、视物旋转、肢体活动障碍等,近日患者头晕加重。体检:无特殊。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各种CT征象与患者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并为其预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早期影像学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及预后情况,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GCS运动评分、血肿的位置及侧别、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结构的偏移及程度、基底池的受压情况、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各征象与伤情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9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2±18.7)岁。GCS的中位数是10,43.2%的严重脑外伤患者在复苏后GCS评分≤9。根据入院患者死亡率,老年人明显高于年轻人,为20%∶2%,年龄在住院后死亡和存活患者的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入院后死亡患者的GCS运动评分为1.4±0.7,入院后存活的患者GCS运动评分为3.9±1.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CT直接征象上,入院后死亡患者较存活患者有较高比例的硬膜下血肿、双侧血肿、颞叶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Logistic回归得出,颞叶血肿在入院死亡和入院存活患者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在CT间接征象上,基底池受压和中线结构移位情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颅脑损伤患者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在预后较差组有较高比例的双侧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和颞叶血肿,颞叶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两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值=0.043,P值=0.027。结论 CT是急性脑外伤后判断颅内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的首选检查方法,双侧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颞叶血肿对患者入院死亡率和预后情况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可为临床治疗和患者后期恢复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