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空心钉板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骨科以股骨近端空心钉板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29例(A组),传统三根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23例(B组).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采用Harvis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其中A组优21例(72%),良4例(14%),可3例(10%),差1例(3%);B组优13例(56%),良1例(4%),可4例(17%),差5例(占21%).A组并发骨不愈合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术后内固定松动1例;B组并发骨不愈合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术后退钉3例.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S). A、B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空心钉板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优于传统三根钉治疗.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吞咽训练的治疗效果以及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结合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结合组给予针刺结合吞咽训练治疗,参照组仅采用吞咽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 显示结合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8.00%优于参照组66.00%,且结合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和藤岛一郎吞咽评价标准评分优于参照组,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吞咽训练治疗比单独的吞咽训练疗效更好,可提升患者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则应用传统艾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腰腿痛均缓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的65.00% (P<0.05).VAS、FMA、BI、SS-QOL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背景:趋化因子广泛存在于炎症反应组织当中,起诱导炎症细胞趋向炎症组织参与免疫应答的作用,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骨关节炎致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目的:分析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表达改变情况,为阐述其在骨关节炎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切除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于造模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采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软骨下骨全基因表达,利用差异基因分析、信号通路分析的方法分析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变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发现一系列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造模后1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造模后2,4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极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软骨下骨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大鼠移植肾早期病理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以F344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依照标准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模型要求行左肾原位移植,制作CAN模型(移植组).术后7d切除受者的右肾.以切除一侧肾脏的雄性F344大鼠和Lewis 大鼠为对照(F344对照组和LEW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8、12、16及24周时收集24 h尿液,采集血液,测定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取移植肾组织,观察组织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磷酸化GSK-3β表达.结果 移植组术后早期(4、8和12周)移植肾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单个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移行增殖,在后期(16和24周)尿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移植肾病理改变表现为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增加及严重的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移植组术后各时间点移植肾组织中磷酸化GSK-3β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LEW对照组和F344对照组相同时点的表达水平(P<0.05),并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进一步降低.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与早期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程度、SMC移行增殖及后期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血管硬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磷酸化GSK-3β表达下调在大鼠移植肾早期的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SMC移行增殖及后期的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血管硬化病变的发生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皮层中突触素(SYN)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按时间点每组又分为3个亚组:3天组、7天组、14天组,每亚组10只大鼠。模型组和电针组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各组于术后2 h及处死前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电针组予电针患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1次/天,每次30 min,至动物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左侧皮质SYN、BDNF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经电针治疗后,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SY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电针组SYN蛋白表达比模型组显著提升(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BDNF蛋白表达显著上升,电针组BDNF蛋白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RT-PCR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SYN mRNA表达显著下降,电针组SYN mRNA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BDNF mRNA表达显著升高,电针组BDNF mRNA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皮质BDNF的合成和分泌,上调SYN的表达,可能在调控脑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眼科收治的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压,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应用可以明显的改善控制眼压,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后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护理Ⅰ组采取下肢骨折的基础护理措施30例,护理Ⅱ组采取特殊护理干预措施40例。结果:护理Ⅱ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康复率均明显优于护理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洪美旋  郭燕鸿  杨淑珠 《吉林医学》2015,(10):2162-2163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49例,在结合临床治疗基础上,通过早期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综合护理等措施,配合医疗并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者治疗10 d后听力有显著提高。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以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2~43岁,病因主要以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工作劳累和病毒感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