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花爱辉  刘春燕  梁芸  李秀芳  祁洁 《临床荟萃》2011,26(17):1515-1516
脑梗死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二位死亡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主要原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作为多种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于一体的一组综合征,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的危害极大。当脑梗死合并MS时,发生脑梗死的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差。本研究通过对急性脑梗死合并MS和不合并MS患者C反应蛋白(CRP)、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检测,并对其异常改变进行分析,以期及早了解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2.
目的本实验观察脑缺血预处理(CIP)对损伤性缺血所致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观察抑制一氧化氮(NO)生成后这一影响的改变,进一步验证NO在脑缺血耐受(BIT)诱导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6只永久凝闭椎动脉的Wistar大鼠,分为6组(每组n=6):①假手术组,只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不阻断血流;②损伤性缺血组,挟闭双颈总动脉10min,恢复再灌注;③缺血预处理+损伤性缺血组,预先挟闭双颈总动脉3min,再灌注3d后再挾闭10min;④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组,于CIP前1h腹腔注射L-NAME(5mg.kg-1),其它步骤同缺血预处理+损伤性缺血组;⑤L-NAME+左旋精氨酸(L-Arg)组,于CIP前1h腹腔注射L-NAME(5mg.kg-1)和L-Arg(300mg.kg-1),其它步骤同CIP+损伤性缺血组;⑥L-NAME+损伤性缺血组,于腹腔注射L-NAME(5mg.kg-1)72h后挟闭双颈总动脉10min,恢复再灌注。各组大鼠于术后或末次缺血后3d断头取脑,分离海马CA1区脑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①全脑缺血10min使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损伤性缺血组的细胞凋亡百分率为17.66±2.17,与假手术组(4.18±0.72)相比,明显增加(P<0.01);②缺血预处理+损伤性缺血组,细胞凋亡百分率(5.94±1.63)比损伤性缺血组明显减少(P<0.01);③L-NAME组,细胞凋亡百分率(16.53±2.31)明显增加,和缺血预处理+损伤性缺血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1);④L-NAME+L-Arg组细胞凋亡百分率(8.96±1.85)比L-NAME组减少(P<0.01),但仍然高于假手术组和缺血预处理+损伤性缺血组(P<0.01);⑤L-NAME+损伤性缺血组细胞凋亡百分率(17.34±2.73)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与损伤性缺血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①减少海马CA1区细胞的凋亡是CIP诱导BIT的重要机制;②L-NAME抑制NO生成的同时,显著抑制CIP的抗凋亡作用,表明NO参与CIP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信度及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00例,由2名评测人员用MMADD、抑郁状态问卷(D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对患者进行评定;3d后,再次用MMADD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MMADD的重测信度及检查者之间的信度好;第一、二部分的克郎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45、0.803,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标准效度和结构效度。结论多模式方法诊断脑卒中后抑郁的信度和效度良好,评测量表与临床诊断标准融为一体,值得在PSD诊断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可解脱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的疗效,评价该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所选2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在DSA监视下,载瘤动脉放置LEO支架封堵动脉瘤口,然后经支架网眼在微导丝引导下,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腔,直到瘤腔致密填塞为止.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支架置入后造影显示支架位于载瘤动脉内并跨越动脉瘤颈.其中100%栓塞21例,95%栓塞2例,死亡1例.23例患者电话随访1个月后恢复良好,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支架半释放技术联合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刘颖  刘业松  李聪慧  叶建娅 《河北医药》2014,(13):1934-1936
目的: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 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TNF-α和NF-кB的表达变化。方法56只中国白兔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 n =8):不做枕大池穿刺注血,处死;SAH组( n =24):在第0天和第2天分二次枕大池注射自体动脉血,分别在第1次注血后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分三批处死,每组8只;假手术组( n=24):只做枕大池穿刺不注血,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处死,每组8只。通过计算动脉口径比判断基底动脉痉挛程度,使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TNF-α和NF-кB的表达变化。结果枕大池注血方法可以造成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 NF-κB 和 TNF-α在注血后第4天表达开始增加( P <0.01),在第7天达到最高值( P <0.01),第14天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NF-κB及 TNF-α表达增加,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行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观察组,接受药物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于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10 d后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血管再通评分,FIB和HCY水平,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 结果2组NIHSS评分、FIB和HCY水平呈降低趋势,血管再通评分、GOS评分呈升高趋势,观察组NIHSS评分、FIB和HCY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血管再通评分、GOS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血管再通率,降低FIB、HCY水平,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血清Adropin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为卒中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NIHSS评分分为3个亚组:轻度亚组(NIHSS<4分)44例、中度亚组(NIHSS 415分)40例和重度亚组(NIHSS>15分)3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Adropin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L-C、HDL-C、TG及TC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方法进行血清Adropin水平与NIHSS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dropin、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5.976,8.845,P<0.01),血清TC、TG及LDL-C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10.195,15.331,10.296,P<0.01)。随着NIHSS评分的升高血清Adropin水平逐渐降低(F=518.547,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dropin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958,P=0.000)。结论血清Adropin变化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可以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8.
王聪杰  李虹  郑丽  刘珊  卢海丽  陈娜  张斌  周衡 《中国卒中杂志》2021,16(10):1044-1049
目的 观察rt-PA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以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连续住院治疗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 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对照组不进行静脉溶栓,长期口服阿 司匹林(100 mg/d)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单抗组在rt-PA静脉溶栓(0.9 mg/kg,最大剂量90 mg)基 础上长期单用阿司匹林(100 mg/d)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双抗组在溶栓后单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 (75 mg/d)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双抗治疗21 d后改为阿司匹林长期单抗治疗。随访3个月,有效性指标 为3个月时NIHSS 0~1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95~100分和mRS 0~1分的比例,3个月时缺 血性卒中的复发率;安全性指标为治疗24 h出血转化和症状性出血转化的发生率。另外比较三组间 基线和3个月时血清hs-CRP和IL-6的水平差异。 结果 研究共纳入85例患者,对照组28例,溶栓+单抗组28例,溶栓+双抗组29例,全部患者均完 成3个月随访,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3个月随访时NIHSS 0~1分比例分 别为46.43%、78.57%和93.10%,BI 95~100分比例分别为53.57%、82.14%和89.66%,mRS 0~1分 的比例分别为50.00%、82.14%和93.10%,三组上述有效性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 示,溶栓+双抗组高于溶栓+单抗组和对照组,溶栓+单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 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3个月时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分别为32.14%、7.14%和3.4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指标方面,三组均无出血转化事件。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3 个月时的hs-CRP水平分别为11.92±3.58 mg/L、9.04±2.85 mg/L和6.04±2.65 mg/L,IL-6水平分别为 26.18±4.65 ng/L、16.11±6.93 ng/L和12.84±2.57 ng/L,三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其中溶栓+双抗组低于溶栓+单抗组和对照组,溶栓+单抗组低于对照组。 结论 对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短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改善患 者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9.
69例正常人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也称为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是人对外界或环境刺激的心理反应。它是当人对某客体进行认知加工(如注意、记忆、思维)时,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大脑电位。反应大脑皮层认知功能状况,亦即探讨大脑思维的轨迹。狭义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是了解大脑认知功能的一种较理想的客观方法。由于刺激方式及各实验室仪器的不同,  相似文献   
70.
周贵福  王彦敏 《临床荟萃》1997,12(14):646-647
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有屈颈试验、Kernig征、Brudzinski颈征、Brudzinski腿征、Brudzinski颊征、Brudzinski耻骨联合征和Guillain征。临床上经常用前4种检查方法,而后3种常被忽视。我们在临床上对比观察发现Brudzinski耻骨联合征和Guillain征较其它诸征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