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患者,女,32岁,第2胎,妊娠27~+W。因阵发性下腹痛5小时,阴道流水两小时入院。肛查:宫口近开全,臀位,胎心132次/分,胎心音弱。消毒内诊:宫口开大9 cm,单臀先化。行臀牵引术,四肢及躯干娩出顺利,牵拉胎头时发现一金属节育环套于胎儿颈部,其活动度较大,无变形,为22号节育环,牵拉胎头因难,致胎儿颈部断裂,胎头已基本入阴道,取出一死女婴,体重1100 g,身长38 cm。胎儿面部肿  相似文献   
102.
周美英  谢立香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991-1993
目的:探讨P21C IP1/WAF1基因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42例子宫内膜癌和18例增生期子宫内膜中P21C IP1/WAF1和PCNA的表达及二者与子宫内膜癌一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①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2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增生期子宫内膜,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CNA过表达率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21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s=0.345,P=0.025);④未发现PCNA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论:P21为一细胞周期负性调节因子,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正确评价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有一定指导价值。PCNA有助于了解内膜病变的生物学行为。二者均有可能成为判定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3.
宫颈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p53和Ki-6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IF-1α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及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宫颈癌组织中HIF-1α、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61例宫颈癌标本中有40例(65.57%)不同程度表达HIF-1α;HIF-1α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HIF-1α的表达与p53和Ki-67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存在HIF-1α的过表达,使肿瘤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同时HIF-1α通过野生型p53介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有限。从而使凋亡/增生进一步失衡,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预防因产科急症而行急诊子宫切除术的措施.方法分析了1989年以来28例因产科急症而行急诊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因素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剖宫产切宫是阴道产切宫的8倍.结论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多次妊娠与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Shrew-1和CD147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联合检测对早期宫颈癌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存档的石蜡包埋宫颈癌术后标本95例(全部为鳞癌)。宫颈癌组织标本为初治时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所有入组宫颈癌患者随访时间均多于5年。对照组为15例正常宫颈上皮。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Shrew-1与CD147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宫颈鳞癌表达Shrew-1,正常宫颈上皮组织无该蛋白的阳性表达。鳞癌复发组Shrew-1的表达阳性率(85.7%)显著高于非复发组(20.0%)(P<0.01)。Shrew-1的阳性率在病理分级G3组患者中显著高于G1组(χ2=5.569,P=0.018),且在深肌层浸润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Shrew-1阳性率也显著高于浅肌层浸润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χ2=4.702,P=0.034;χ2=16.792,P=0.000)。Shrew-1、CD147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复发的阳性预测值为65.6%,阴性预测值为77.8%,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1.7%。结论宫颈鳞癌表达Shrew-1,其表达阳性率与肿瘤转移因素有关,CD147与Shrew-1联合检测有利于发现早期癌的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 建立人宫颈癌HeLa细胞在裸小鼠的体表肿瘤模型,并研究其成瘤性及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人宫颈癌HeLa细胞悬液在裸小鼠皮下接种建立人宫颈癌裸小鼠模型,观察荷瘤鼠的成瘤率及肿瘤的一般特性,病理检查其组织学特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生长、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和JAK-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瘤率为100%,肿瘤生长以局部浸润为主,未见转移瘤,所有新生肿瘤组织符合人宫颈癌细胞组织特点,绝大多数肿瘤细胞处在增殖分化期,标本宫颈癌组织中有Survivin,Caspase-3和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了裸小鼠人宫颈癌组织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宫颈癌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针对诱导细胞凋亡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初步观察了不同浓度HeLa细胞悬液接种生长的肿瘤组织在生长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8.
米索前列腺醇作为一种新型口服前列腺素E1(PGE1)衍生物,近几年来在妇产科领域应用广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以目前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为依据,自1999-02以来,在人工流产手术前应用米索软化扩张宫颈,明显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以月经周期正常、停经40~50d、未产型妇女为条件,选择1999-02~1999-08来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一般情况见表1。1.2 方法:实验组于人工流产术前10h舌下含化米索前列腺醇100μg,按指定时间手术;对…  相似文献   
109.
郑军霞  欧靖华 《临床荟萃》2021,36(12):1102-1105
目的分析尿液肾损伤分子(urinary kidney injury molecules,uKIM-1)、尿液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urine hepatic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uL-FABP)水平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PIH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损伤组(60 ml/min≤eGFR<90 ml/min,42例)和非肾功能损伤组(eGFR≥90 ml/min,58例)。于入院时测定uKIM-1、uL-FABP水平,借助ROC曲线分析uKIM-1、uL-FABP水平对PI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通过一致性分析,评估uKIM-1联合uL-FABP对PI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肾功能损伤组uKIM-1、uL-FABP水平显著高于非肾功能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uKIM-1、uL-FABP水平预测PI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0.894,均P<0.05。经一致性分析,100例联合检查阳性39例,敏感度为0.929,特异度为0.931,准确率为0.930,Kappa为0.857。结论uKIM-1、uL-FABP水平均可用于PI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且联合检查可获得更好的敏感度、特异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0.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的宫旁组织及阴道的大范围切除可导致盆腔自主神经结构的损伤,引起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近年来多项研究对盆腔自主神经结构进行重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该术式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但该术式开展时间短,缺乏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基于此,需进行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对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进行完善,对其根治性、远期复发率、生存率等方面进行更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