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恢复期患者家庭成员的辅助干预对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及改善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将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70例根据是否有家属陪护进行分组(收治时间为2018.8-2019.8),将无家属陪护的患者35例纳入对照组,将有家属陪护并实施家庭成员辅助干预的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同对照组干预后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家庭支持评分(90.58±7.44)分、FIM评分(80.89±12.78)分更高,SAS评分(37.39±2.84)分、SDS评分(36.81±2.62)分更低,P<0.05。结论:家庭成员的辅助干预有助于家庭支持度的提升,能够促进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功能恢复以及调整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脊髓损伤后髋关节严重异位骨化的临床效果以及预防措施,为提高患者的预后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脊髓损伤后髋关节严重异位骨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髋关节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与髋关节功能相比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脊髓损伤后髋关节严重异位骨化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减少了对患者的护理强度,可在临床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4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3):2201-2202
<正>自徐林教授1990年5月在我国首先开展了脑瘫SPR(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肯定的解痉效果,为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提供保障[1],但SPR手术的早期并发症有10余种,其中术后颅内出血国内未见文献报道。本院近两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行腰骶段SPR手术共129例,其中术后出现颅内出血2例,现对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术后预防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病例1住院天数:46 d,患儿,曾××,男,6岁,因"运动发育落后伴步态异常6年余"入院。专科检查: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三七花总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三七花总皂苷大、小剂量组(200、100 m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MCAO),造模结束后,神经缺损评分(NDS)法评价行为学的改变、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价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含量水平,探讨三七花总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TNF-α、IL-1β、NSE、Bax、Bcl-2、Caspase-3含量水平显著升高,IL-1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三七花总皂苷大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缓神经功能损伤(P0.05);三七花总皂苷大剂量组、尼莫地平片组能显著降低TNF-α、IL-1β、NSE、Bax、Caspase-3含量水平(P0.05),提升IL-10、Bcl-2含量水平(P0.05)。结论三七花总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β、NSE、Bax、Caspase-3含量水平、提高IL-10、Bcl-2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水下牵伸、关节松动对下肢损伤并发膝关节僵硬患者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8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水下组各49例,2组患者物理因子、肌力训练等治疗方法相同,常规组在陆地上行牵伸、关节松动治疗,水下组的牵伸、关节松动治疗在水下完成。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ROM)、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膝关节Lyshlom评分的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ROM和Lyshlo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1),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水下组患者ROM和Lyshlom膝关节评分均大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水下牵伸、松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膝关节僵硬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能够更大程度地减少治疗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46.
汪鑫  徐珑 《中国康复》2020,35(8):409-412
目的:观察静态渐进性牵伸技术(SPS)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疗法,包括运动治疗、关节松动术、物理因子治疗、中药熏洗、作业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SPS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SPS技术和MET联合治疗。2组治疗前后进行肘关节ARO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改良Bathel指数(MB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ROM、VAS、HHS、MBI及GSE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肘关节AROM和HH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肘关节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G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ET联合SPS治疗能更好的改善肘关节的功能障碍,尤其是在缓解疼痛和改善肘关节主动活动度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7.
患者男性,50岁,因“双下肢进行性感觉障碍、无力4年,加重2年余(拄双拐行走)”,在外院行胸9~10神经鞘瘤切除术。术后20 d 转来湘雅博爱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查体:BP 130/78 mmHg,神清语利,胸背部可见一长约10 cm 的手术疤痕,愈合良好。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肉轻度萎缩,肌力0级,双侧感觉消失平面为 T10,双侧膝反射活跃,双侧踝反射减弱,肛门指检无自主收缩,肛周黏膜感觉及肛门深感觉均消失,双侧巴氏征未引出。既往糖尿病病史8年余,血糖控制良好。外院病理检查:神经鞘瘤。术后 MRI:脊髓影像在 T10中断(低信号)。入院时 ASIA 评价:A 级,感觉消失平面 T10,球海绵体反射(+)、肛门黏膜反射(+);肌力(MMT):双下肢各关键肌肌群肌力0级;肌痉挛(改良 Ashworth):双侧髋内收、屈膝肌群肌张力2级;腱反射:双侧膝反射活跃,双侧踝反射减弱;平衡功能:Berg量表0/56分;Barthel指数:0/100分。临床治疗:甲泼尼龙500 mg 连续1周,再改为40 mg 静脉滴注3 d。人血白蛋白10 g 静脉滴注1次/d 及呋塞米20 mg 静脉推注1次/d,连续1周;纳洛酮12 mg 静滴,3 d 后改为8 mg 连续1周。并注意护胃、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在用甲泼尼龙过程中曾出现一过性高血糖,予以胰岛素对症处理,停药后血糖恢复正常。并结合双下肢被动关节运动、牵伸训练、电动起立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中医针灸、高压氧等综合康复治疗。按脊髓损伤制定饮水计划,并行膀胱及肠道功能训练,定期清洁导尿,定期辅助排便。20 d 后因故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出院时ASIA 评价:A 级,感觉消失平面下降至 T12;球海绵体反射(+)、肛门黏膜反射(+);肌力(MMT):双下肢屈髋肌力3级,伸膝肌力2级,踝背屈肌群肌力左/右1/2级,髋内收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常见的斜视、视神经萎缩等视觉障碍情况,及其与脑瘫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65例确诊为脑瘫的患儿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眼位及眼球运动、眼球震颤、裂隙灯眼前节、散瞳后眼底情况检查。结果:脑瘫儿童265例中,女95例,男170例;痉挛型173例,不随意运动型28例,肌张力低下43例,混合型18例,共济失调3例。纳入本研究的脑瘫患儿视觉障碍包括斜视、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或其他眼底病变。有视觉障碍的脑瘫患儿127例(47.9%),男79例,女48例;其中斜视110例(41.5%):内斜46例(41.8%),外斜54例(49.1%),垂直斜视10例(9.1%);眼球震颤者18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3例6眼;视神经萎缩者42例76眼(15.8%),单眼8例,男25例46眼,女17例30眼。结论:脑瘫患儿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由于患儿的表达受限,造成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眼部疾患,影响其视功能恢复和全身康复,重视脑瘫患儿早期眼部检查和治疗,可很大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2月~2012年2月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湖南黄兴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而治疗组患者进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效果优秀率(60.47%)明显高于对照组(46.51%)。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华佗磁疗贴压耳穴对改善脑瘫儿童体质,提高康复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体质虚弱、易惊的脑瘫儿童200例,用华佗磁疗贴压耳穴连续治疗3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及康复疗效。结果:显效125例,有效5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90.0%。对出汗过多、易感冒者显效17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7.5%;而易惊、睡眠差者显效125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华佗磁疗贴压耳穴治疗脑瘫儿童体质虚弱、易惊的效果值得肯定,适宜应用于改善脑瘫儿童体质,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