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3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23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385例腹股沟疝行患者中行经腹腔疝囊高位结扎术108例,经腹腔腹膜前铺网固定疝修补175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102例.结果:385例平均手术时间68 min,中转切开手术1例,术后并发阴囊肿胀3例,术区疼痛5例.随访1~60个月,复发1例.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恢复时间短,切口美观,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385例腹股沟疝行患者中行经腹腔疝囊高位结扎术108例,经腹腔腹膜前铺网固定疝修补175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102例.结果:385例平均手术时间68 min,中转切开手术1例,术后并发阴囊肿胀3例,术区疼痛5例.随访1~60个月,复发1例.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恢复时间短,切口美观,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评估局部阴茎背浅静脉麻醉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阴茎背浅静脉麻醉组(试验组,60例)及阴茎根部阻滞麻醉组(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评价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顺利.试验组术中无痛感、缝合时局部疼痛感、术后出血及术后系带水肿发生率[100.00%(60/60)、16.67%(10/60)、5.00%(3/60)、20.00%(12/60)]与对照组[90.00%(18/20)、30.00% (6/20)、20.00%(4/20)、70.00%(14/20)]比较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麻醉药用量平均40mg,麻醉持续时间为(6.84±0.39) min,对照组分别为125 mg、( 43.67±9.25) 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茎背浅静脉麻醉下行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具有麻醉药用量小、痛苦少、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使用方便、易于掌握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4.
护理部通过QQ群平台,方便快捷地进行护理事务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增强了护理部与各病区护士长、护士的交流,实现了科学、精确的护理管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RCA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个案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跌倒率由3.12‰下降到了0.92‰。结论:RCA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管理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保证环境设施安全是预防跌倒的前提;强化系统安全建立是预防跌倒的根本;指导训练老年患者良好的健康行为是预防跌倒的关键;合理配置夜班护理人力资源是预防跌倒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在输液中途和封管后经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血糖和电解质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输液中途经静脉留置针采血为A组,在封管期间经静脉留置针采血为B组,并同时用负压采血管在A、B两组患者对侧肢体采集血标本做自身对照,对比检测血糖和电解质结果有无差异。结果应用静脉留置针在输液中途和封管后采血与其自身对照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在输液中途和封管后经静脉留置针采血检验血糖和电解质,不影响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7.
感染性休克在重症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率,也是重症病房主要死亡的原因。因此感染性休克是重症医学研究的焦点和难点。临床工作中发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Serum albumin Alb)降低,作者试图用二者之间的差值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及病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调查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远高于非产酶菌株;产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88.0%;而非产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68.0%、70.0%、22.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有较高的敏感率(>73.1%),而非产ESBLs菌株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84.0%;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出率为34.2%;产酶菌株对大多数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包括β-内酰胺类和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结论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在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已较为普遍,且产酶菌株多为多药耐药菌株,临床应重视此类菌株的出现,加强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病毒、护肝、利尿和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2次/d,连用4周.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X^2=5.54,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0.
笔者所在医院十五年来共治疗短肠综合征12例,除1例术后12天发生肠瘘后死亡外,其余11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安全度过短肠综合征之第一、二期,顺利进入第三期(适应期)。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年龄性别最小9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