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2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0例手术标本Survivin的表达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NSCLC石蜡标本中Survivin阳性率为63%,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多因素COX回归显示:Survivin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Survivin阳性患者手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Survivin阴性患者的1.86倍;(似然比检验,P〈0.05)。结论 Survivin表达状态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Survivin阳性表达的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2.
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伴惊恐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报道,在冠心病人群中,惊恐障碍的共病发生率为6.5%~53%[1],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同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的药物,而帕罗西汀是第一个经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惊恐障碍的SSRI。目前有学者报道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有效,而且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2]。为了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伴惊恐障碍的疗效,我们将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冠心病伴惊恐障碍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在洛阳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或心理科住院部就诊的冠心…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2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术后持续口服阿司匹林6个月,观察组术后持续口服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D-二聚体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64%(92/110)、93.64%(103/11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可有效提高PCI术后ACS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4.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炎症反应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纤维帽变薄、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说明炎症因子在冠心病的过程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测定ACS患者来探讨炎症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葛根汤合天麻钩藤饮联合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汤合天麻钩藤饮联合硝普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级治疗2 h、6 h、12 h、24 h后血压情况。结果:治疗48 h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6 h、12 h及24 h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合天麻钩藤饮联合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危象效果显著,可以降低血压,改善症状及体征,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2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治疗手段,大大降低了ACS患者的病死率;然而在PCI术后的近期或远期仍然会发生各种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降低了PCI的疗效。已有研究显示,加强医护人员院外随访可以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ACS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差及不良生活方式未得到改善是影响PCI术后MACE的因素。如何加强患者PCI术后危险因素的控制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是今后医护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并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浆Ω-3脂肪酸、hs-CR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并心衰患者43例(A组),同时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5例(B组),随机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C组)。对比检测健康体检者、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并心衰患者的血浆Ω-3脂肪酸、hs-CRP水平,并分析冠心病并心衰患者血浆Ω-3脂肪酸、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浆Ω-3脂肪酸水平低于B、C组,B组血浆Ω-3脂肪酸水平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hs-CRP高于B、C组,B组hs-CRP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患者及冠心病并心衰患者的血浆Ω-3脂肪酸、hs-CRP水平等指标的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hs-CRP与血浆Ω-3脂肪酸水平呈负相关,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976,P <0.05)。结论  血浆Ω-3脂肪酸、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8.
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9例患者通过严密观察,及时进行急救处理.结果均抢救成功,病情得到满意控制.提示在心脏介入术中,全面协助医生早期诊断,积极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是急性心脏压塞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对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9例患者通过严密观察,及时进行急救处理。结果均抢救成功,病情得到满意控制。提示在心脏介入术中,全面协助医生早期诊断,积极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是急性心脏压塞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