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全身发作35例,部分发作20例,多种发作类型5例。45例2周内(早发型)癫痫发作中全身发作30例,部分发作12例,多种发作类型3例;15例2周后(迟发型)癫痫发作中,部分发作8例,全身发作5例,多种发作类型2例。结论抗癫痫药物应用注意根据发作类型用药,目前多主张单一药物治疗,从小剂量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稳态有效血浓度,忌突然停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急性脑出血后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脉压的分析,研究脉压增大与脑出血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病例组选急诊入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8例,同期来我院体检人员110例为对照组,记录血压各个参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脉压高于对照组;脉压与收缩压相关性更为密切。②急性脑出血后,脉压明显增大,并且脉压越大,死亡率越高。结论脉压增大与脑出血的发生和预后有关,脉压是脑出血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8月至2009年9月81例老年DHF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1例中,显效42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81例患者随诊1年,因再次心衰住院16例。60例E/A比值增大,12例E/A比值无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及冠心病为主要透因,治疗中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以延缓舒张性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我院门诊药房2009~2011年抗组胺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搜集我院2009~2011年门诊药房抗组胺药物使用情况,对每年使用的药物名称、规格、使用量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抗组胺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结果 按照药物的使用频度进行排序,我院抗组胺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并且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呈每年增高的趋势.结论 抗组胺药市临床上的常用药物,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但也可引起副作用,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健康教育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1年02月期间,我院实施的白内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每组各30例。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术后视力(0.65±0.16vs0.50±0.13)明显提高,住院天数(3.0±1.4vs6.8±1.1)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2.0%vs9.1%)大大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7.
428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的心内科护理措施的改进与改进后的效果。方法:心内科2009年1~6月收治的428例患者采用新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428例患者中,417例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表示满意,11例患者对新设备操作不熟练方面有异议。无一例差错和护理纠纷。结论: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转变护理思想,更新服务理念,加强业务培训,可提高护士的素质,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减少护理差错和护患摩擦.有效防范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石根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09-2110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112例STE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均经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静脉滴注,24 h后改为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急性期并发症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再通率(87.5% vs 83.9%)、血管再通率(76.8% vs 75.0%)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9% vs 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STEAMI再灌注治疗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CHF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心率、血压、运动耐量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心功能、LVEF及6-MW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比索洛尔靶剂量治疗CH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0.
缬沙坦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志慧 《中外医疗》2010,29(16):117-117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经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5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缬沙坦治疗。结果缬沙坦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缬沙坦组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19%(23/27)和70.83%(17/2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